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啼笑因緣》為1974年無綫電視民初背景電視劇《啼笑因緣》的主題曲。由顧嘉煇負責作曲及編曲,葉紹德填詞,仙杜拉主唱。
此曲亦被改編為劇中插曲《想郎》[1],依舊由顧嘉煇編曲、葉紹德重新填詞,而主唱者還是仙杜拉。同年,《啼笑因緣》及《想郎》均收錄於仙杜拉首張粵語音樂專輯《啼笑因緣 / 好彩又到Sunday》內。
根據一個訪問,顧嘉煇最初建議填粵語詞,但由於當時粵語歌的流行度和地位不如國語歌,唱片公司對此有所疑慮,顧便與之攤分成本,自己負責製作對方負責發行;而選擇仙杜拉主唱的原因,則是她一向以演唱歐西流行曲為主,形象西化,希望能改變大眾對粵語歌「老土」的印象。[2]仙杜拉曾透露因不諳中文,灌唱此曲前要先把歌詞拼寫為英文[3]。
填詞方面,葉紹德的初稿文言成份很重,編導王天林想改得通俗點,經幾番修改,葉被逼出一句「為怕哥你變咗心」,王才收貨[4]。
《啼笑因緣》第三集,女主角沈鳳喜(李司棋飾)於杭州某城北帝廟賣唱,在二胡伴奏下一邊彈著月琴一邊唱出此曲[a]。男主角樊家樹(陳振華飾)信步至此駐足欣賞,雙方初遇。片段成為香港電視劇的經典場面[5]。
改編曲《想郎》的歌詞較後者古雅,呈現形式與《啼笑因緣》相似[6]。
《啼笑因緣》當年一出,隨即風靡一時,主流觀點視之為粵語流行曲振興的分水嶺(但有論者認為應是1973年面世的《分飛燕》[7]),社會大眾從此不再歧視粵語歌。[8]
樂評人黃志華認為顧嘉煇在1973年所寫的電視粵語主題曲《煙雨濛濛》,「曲調西化又轉調」,過於前衛而未能走紅;而《啼笑因緣》則「於中式小調之中悄悄加入一點西化元素」,所以搏得大眾青睞。[7]
有論者認為其曲風像民歌小調,繼承了一些國語時代曲(如《月圓花好》、《月兒彎彎照九州》等)的特色,即模仿或改編民歌小調;但相比下《啼笑因緣》的「地方色彩上較為接近嶺南粵樂」[9]。
音樂人黃霑指顧嘉煇採用了中西合壁的手法來寫曲,予聽眾既新鮮又親切的感覺。西洋風體現在曲式(AABA)、和聲處理及編曲手法上;中國風體現在主奏樂器(月琴和二胡),以及A1、A2兩段所用的傳統五聲音階上;而結句用上FA SHARP #4(升F),則「本來是一些西北民歌常有,但就隱約藏有西洋音樂轉調的味道」;而向來唱英語歌和廣告歌的仙杜拉,「咬字清楚,卻沒有一般戲曲唱家的刻意」,也顯得新鮮可喜;但他認為葉紹德的遣詞用句以文言為主,又用上「哥你」的稱謂,寫法與六、七十年代被歧視的粵語時代曲如出一轍。[10]
詞評人朱耀偉認為歌詞有幾處用典,風格優雅,具欣賞價值,但「以詞論詞……在粵語流行歌詞的發展來說尚未算有所突破」[8]。填詞人黎彼得則認為「為怕哥你變咗心」一句開了往後香港流行樂壇以粵語方言入詞的風氣[1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