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台灣原住民族群之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凱達格蘭族(凱達格蘭語:Ketagalan),為臺灣原住民族的一支,分佈區域東起新北市貢寮區,經基隆北海岸、大屯火山群、臺北盆地與淡水河,及於桃園市北部,可細分為巴賽族與雷朗族兩個支系,被認為屬於薩那賽傳說(Sanasai)一部分[1]:13[2]。凱達格蘭族曾存在淡水國及雞籠國等邦聯制聯合政權。
在三百多年前,臺北盆地是「凱達格蘭族」人的領域,大約有三十多社,原本散居在各地以漁獵和簡易農耕為生,後經西班牙人、荷蘭人、漢人、日本人入侵、開墾,生活和族群發生重大變化。這些重大的改變,逐漸讓凱達格蘭族人,甚至全臺灣平埔族走向消失的命運。現今如果要找尋凱達格蘭族人的過去生活面貌,除了透過文獻外,就是依據「考古」發現。目前最大的考古發現是新北市八里區的「十三行遺址」,由這個遺址的遺物推定凱達格蘭族人,可能在相當於中國歷史漢朝的時間就已經進入臺灣。他們的聚落和附近地區,成為後來漢人移民、開墾、建立村莊的地點。
相傳凱達格蘭族的祖先是從台灣島最東境的岬角—三貂角登陸,1694年康熙大地震前,文獻指出仍為台北一帶最主要住民結構。如詳加細分,該族分佈範圍約為現今臺北市、基隆市、新北市的瑞芳、貢寮、新店、板橋及桃園北區。部分學者則以淡水河、基隆河、新店溪為界,分為南北兩支系,再加上16世紀前遷移至宜蘭的一支「社頭社」(哆囉美遠社/Torobiawan),可再將該族區分成巴賽族(Basay)與雷朗族(Luilang)。
傳統的平埔族社會,對於信仰,其實大多還停留在祖靈崇祀以及圖騰膜拜的階段,各族的祭典不盡相同,其中北部的凱達格蘭族的祭典有農曆六月十八日和農曆八月十六日。六月的祭典是在祈求魚獲豐收,八月的則是感謝祖靈庇祐農作收成,他們會以其神聖的植物山橄欖當作祭品。
另外,該族以及其他平埔各族一樣為母系社會,從婚姻與財產制度中可顯而易見:男性必須入贅,家產也由女性繼承,這與漢人文化有極大的差異。17世紀-18世紀,福建泉漳一帶的閩南人移民大量進入台灣,平埔各族因處平地,與漢人的接觸機會較多,除了被清政府歸類為「熟番」外,原有文化制度也迅速滅失。
19世紀末期伊能嘉矩在淡北和噶瑪蘭各社調查與採集,見到的一些舊有服飾裝飾如下:
日治時學者伊能嘉矩在1898年提出北台灣的平埔族屬於凱達格蘭族,1900年伊能嘉矩、粟野傳之丞出版《台灣蕃人事情》分出了北部的凱達格蘭族和宜蘭的噶瑪蘭族,並被後來的台灣史學界所沿用。但今日許多學者提出異議,台灣史學者翁佳音指出,伊能嘉矩並沒有提出證據顯示當地哪些平埔族自稱凱達格蘭,且同時期的另一語言學學者淺井惠倫卻說當地平埔族自稱巴賽族,未聞有「凱達格蘭」,相反地巴賽一詞一方面是北部平埔族的自稱,並且不斷出現在西班牙、荷蘭與清代文獻中。翁佳音更指出當時伊能嘉矩用凱達格蘭一名來猜測「雞籠」一名來源的推想,今日卻被許多書籍認為定論。 陸傳傑推想清、日期間是以台語「大嘉臘」、「大佳蠟」、「大加蚋」譯稱台北盆地中的凱達格蘭(Ketagalan 依當時北部平埔語普遍慣例,Ke-音節省略不譯)[3]:54-59,84-93。
1935年,小川尚義以採集到的單語,沿用伊能嘉矩的分類,在凱達格蘭族追加了16世紀以前即遷移到宜蘭海岸的哆囉美遠族(Trobiawan)。同年移川子之藏以噶瑪蘭族為中心,認為凱達格蘭、馬賽和哆囉美遠,都是噶瑪蘭的亞族系。經過1930–33年全島大調查後,1936年移川子之藏和馬淵東一開始描述哆囉美遠、里腦、猴猴、馬賽等族的關聯。1944年,小川尚義把凱達格蘭族,限定在台北、基隆的平地、宜蘭海岸;另提出「雷朗」為新的分類,指台北平原到桃園方面分佈的族群。此前馬賽族的分類尚未正式出現。1952年,馬淵東一以馬賽族描述三貂、基隆方面的凱達格蘭族,亦認為花蓮 Takili(塔次基里溪)河口靠北的狹小海岸地帶,為哆囉美遠族的原居地,其與北部的族群是相當近似的。1954年,馬淵東一沿用小川的凱達格蘭、雷朗大分類,在凱達格蘭又分出台北、基隆沿海、宜蘭海岸的哆囉美遠、里腦和系統不明的猴猴等族群。同年,馬淵東一開始反覆論述改以「Vasai(Basai)」為北海岸族群名稱:他依據中村孝志的《荷蘭戶口表》、伊能嘉矩的北投社口碑、1936–37年語言學者淺井惠倫的調查,認為「Basai(馬賽)」不但是地域名、村名,甚且是種族名,因為這是該等區域當地人普遍的自稱。馬淵定義的凱達格蘭,即小川尚義所定義的雷朗,而馬賽才是北海岸的凱達格蘭。同時,馬淵東一依17世紀西班牙、荷蘭文獻,聯結北海岸馬賽人和東海岸Takili地帶哆囉美遠人的語言、風俗,認為哆囉美遠人已於16世紀離開故地北上宜蘭,馬賽族「斷續的分佈於從Takili方面到宜蘭平原的海岸、基隆方面的台灣東北海岸……」,其分佈並具有邊緣(marginal)的特性。到了1956年,馬淵東一提出取消雷朗、恢復凱達格蘭;提出馬賽,包含北海岸狹義的馬賽,及廣義的宜蘭平原哆囉美遠、里腦、猴猴等馬賽在內。1985年,土田滋以馬淵東一的分類架構,再透過淺井惠倫採集的20世紀初期語料整理,發現「馬賽語」可以擴展到淡水河域的基隆河以北各社,基隆河域平埔諸社的語言屬於馬賽語,故土田滋將馬淵東一的馬賽族分類地域,由北海岸往南擴展到基隆河域北岸。[4]
考古證據與西班牙、荷蘭文獻顯示,和台灣北部、東北部主要定居在村社中從事農耕、農閒時在自己村社附近漁獵的其他原住民族群不同,巴賽族主要以操舟在沿海、沿河遷移從事以工藝、貿易與交換的生活方式,不事農耕(或短期從事小型農耕),主要以工藝器物和其他族群交換糧食,貿易對象擴及整個台灣北部、東北部沿海及河岸地區,而巴賽語隨其貿易的足跡成為當時北台灣不同族群間的通用語言,巴賽族亦成為後來前來此地區的外人與其他當地原住民的中介角色。記載中Quimaurri(金包里社)、Taparri(淡水社)等社群習俗相同,不像其他原住民那樣耕種、農閒時獵鹿、交易鹿皮,他們以手工和其他原住民交換稻米,他們也輕視其他農耕的原住民。可以推測其他農耕、漁獵的原住民也許與馬賽人為不同族群,而說馬賽語者不見得是馬賽族人。記錄中西班牙、荷蘭人拜訪基隆河、新店溪、大漢溪等流域的村社,當地平原肥沃的農田有豐富的農產、家禽、家畜、稻米,與馬賽族不事農耕的特徵不符。[5]:287-295[6]
於北台灣的七星山山頂附近有類似金字塔形狀一樣的小山丘,以及附近散落的一些奇岩怪石,曾被文史工作者林勝義誤認為是文明的遺跡,可能是凱達格蘭族的祭壇,被臺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列入凱達格蘭遺址的傳說。[8]但在2004年,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進行研究,結果認為該「遺跡」並非過去人類行為的遺留,相關考古發掘亦未發現早期人類遺留。[9]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