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蒙古人民自治軍是1946年1月東蒙古人民自治政府組建的蒙古族軍隊。1946年《四三協定》簽署後,改稱內蒙古人民自衛軍,逐漸過渡到接受中國共產黨與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東蒙總分會的領導指揮。
歷史
1946年1月16日,東蒙古人民代表大會在葛根廟召開,會議決定成立東蒙古人民自治政府。大會通過了《東蒙古人民自治政府施政綱領》、《東蒙古人民自治法》和《東蒙古人民自治政府成立宣言》。
按照《東蒙古人民自治法》規定:「為保護東蒙古人民自治權,組織東蒙古人民自治軍」。設東蒙古人民自治政府內防部,阿思根任內防部長。統轄東蒙古所有武裝,組建東蒙古人民自治軍。
1946年4月3日,內蒙古自治運動統一會議(四三會議)在承德舉行。從形式上統一了東、西蒙古的自治運動。根據「四三會議」的決議,1946年5月26日至28日,東蒙古人民第二次臨時代表會議在王爺廟(今烏蘭浩特)舉行。會議通過並發佈《東蒙古人民臨時代表大會宣言》[1],提出:為全內蒙古自治運動的統一,執行「四三」會議決議,取消東蒙古人民自治政府,撤銷各省建制,成立興安省政府,建立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東蒙總分會,哈豐阿為主任。會議決定興安省政府受東北行政委員會和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雙重領導。大會選舉特木爾巴根為興安省政府主席,張策為副主席。會議宣佈撤銷東蒙古人民自治軍,所屬各部隊統一編制,改稱內蒙古人民自衛軍[2];成立興安軍區,由內蒙古人民自衛軍副司令員阿思根兼任興安軍區司令員,哈豐阿任政委。成立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興安盟分會,烏雲達賚任主任(後由特布信接任)。興安省政府接受東北行政委員會與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東蒙總分會雙重領導。內蒙古人民自衛軍興安省軍區接受東北民主聯軍西滿軍區的領導指揮。
1946年6月1日,哲里木省建制撤銷,哲里木盟行政委員會、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哲里木盟分會在通遼成立。6月5日,昭烏達省建制撤銷,昭烏達盟行政委員會成立。6月7日,納文慕仁省建制撤銷,改組為納文慕仁盟行政委員會。
建制組成
- 東蒙古人民自治軍受東蒙古人民自治政府內防部部長阿思根的統帥。1946年5月28日後改為受內蒙古人民自衛軍興安軍區司令員阿思根(兼),政委哈豐阿,副政委張策的統帥。
- 騎兵第一師:前身是1945年8月10日,莫德爾圖在阿爾山率130餘人舉行起義;8月11日,都固爾扎布、王海山等率600餘興安陸軍軍官學校師生在葛根廟舉行起義,擊斃軍校生徒隊長吉川中校、大岩少校等20餘名日本軍官。哈豐阿和特木爾巴根等人組織了東蒙古人民民族解放委員會,成立了興安總省。1945年10月2日,在興安總省的領導下和蘇軍的支持下,在王爺廟(今烏蘭浩特市)以參加「八一一起義」隊伍為骨幹,興安學院、育成學院、興安醫學院等校學生、部分偽滿國兵參加的民警大隊,都固爾扎布任大隊長,下設4個中隊。不久改稱警備大隊。1945年12月1日,警備大隊擴編為警備總隊,都固爾扎布任總隊長,王海山任第一大隊大隊長,雙寶為第二大隊大隊長,單福祥為第三大隊大隊長,活躍於王爺廟(今烏蘭浩特)地區。1946年1月16日,在王爺廟成立了東蒙古人民自治政府,組織了東蒙古人民自治軍。1月末,東蒙古人民自治政府決定將民警總隊擴編為東蒙古人民自治軍騎兵第一師。莫德勒圖(莫德勒圖、莫得爾圖,郭東部、郭東布)任師長[3]、都固爾扎布任參謀長兼政治部主任。下設4個團1500餘人,原民警總隊第一大隊、第二大隊、第三大隊分別擴編為第一團、第二團、第三團,西科中旗民警大隊擴編為第四團。「四·三」會議之後,胡秉權任騎兵第一師政委,都固爾扎布任副師長兼政治部主任。1946年5月25日成立了內蒙古人民自治運動聯合會東蒙古總分會,成立了興安軍區,東蒙古人民自治軍改編為內蒙古人民自衛軍。接受中共領導與西滿軍區的指揮。騎兵第一師改稱為內蒙古人民自衛軍騎兵第一師。1946年8月10日,中共興安省委、興安軍區調整了騎兵第一師的師、團領導,王海山任師長、雙寶任副師長,胡秉權任政委、都固爾扎布任副政委(後任政委),額博爾圖任參謀長,旺丹任政治部主任。1947年6月底,騎兵第一師與遼吉一分區成立蒙漢聯軍司令部。1948年3月部隊整編,王海山任師長、副師長張光迪(1906年12月25日-1986年11月11日,河北廣宗人,東北抗聯出身,開國大校,歷任黑龍江軍區第二軍分區旅長、第三軍分區旅長、副司令員、司令員、合江軍事部副部長。建國後歷任天津軍分區、邢臺軍分區、邯鄲軍分區司令員),胡昭衡任政委,旺丹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額博爾圖任參謀長。1948年7月26日,騎兵第1師第3團奉命在副政委旺丹率領下從烏蘭浩特乘火車出發到保康下車,然後乘馬行軍到長春外圍,受東北人民解放軍獨立第10師指揮,與其他兄弟部隊一起圍困長春。1948年10月20日,配屬東北野戰軍第十縱隊由新立屯東北地區後撤至黑山、大虎山以北地區,依託醫巫閭山構築工事,阻擊廖耀湘兵團,遲滯其前進,以爭取時間待野戰軍主力回師,然後配合主力聚而殲之。10月22日下午2時,敵騎兵200餘人進入大小民圈、田家窩棚我方陣地一帶。師令第1團接替第2團的胡家窩棚陣地,繼續構築工事;第2團當夜出發尋機殲敵。10月23日凌晨2時許,第2團由頭道鏡子經康家窩棚隱蔽迂迴到田家窩棚,與敵騎兵第1旅第5團前哨遭遇。第2團團長富金山當機立斷,組織拉木扎布連長率領第3連迅猛地乘馬衝擊,遠用炮轟槍射,近用刀劈槍掃,僅用1小時就擊潰敵人主力,砍死砍傷敵人數十名,俘敵連長以下27人,繳獲六零炮2門、步馬槍23支、軍馬24匹,我軍無一傷亡。10月23日凌晨3時許,黑山阻擊戰的序幕——胡家窩棚阻擊戰打響了。敵第207師第3旅(轄3個團),在重炮和飛機掩護下,向騎兵第1師約300人的第1團的2km寬的胡家窩棚陣地發起猛烈進攻。第1團頑強地堅守陣地7個小時以上,斃、傷敵人151人,犧牲布和吉雅連長等65名幹部戰士。[4]1949年5月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內蒙古軍區騎兵第一師,編為第一團、第二團、第三團、第十六團4個團,王海山任師長,張光迪任副師長,都固爾扎布任政委,李天宇任參謀長,墨志清任政治部主任,鮑音扎布(1921-2001.8,又名包音扎布,朝陽縣賈家店鄉德力吉村人。1945年加入內蒙古人民革命青年團被選為執行委員、宣傳部長。1946年參軍任騎1師第2團政治處主任、副政委、政委。1946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開國上校)任政治部副主任。1950年11月,騎兵第一師師部改編為錫林郭勒軍分區和察哈爾軍分區,第一師第一團改編為第一獨立騎兵團,歸屬錫林郭勒軍分區;第一師第二團和第三團合編為第二騎兵獨立團,歸屬察哈爾軍分區。都固爾扎布任錫林郭勒軍分區司令員兼政委,富金山任參謀長,政治部主任高萬寶扎布(1923年6月18日-2015年5月1日。前郭哈拉毛都站鎮王府屯,1943年考入偽滿建國大學。抗戰勝利前夕,在地下黨員劉健民的引導幫助下,與拉西道爾吉等組建抗日組織「郭前旗大同會」。1946年1月組建了東北民主聯軍郭前旗蒙古騎兵獨立團任政委。作為區外四旗代表團代團長、支部書記參加五一大會。1947年7月整訓擴編,設司令部、政治處、供給處、衛生隊,組建機炮連,共800多人。1948年8月出席了內蒙古軍區慶功會,被東北軍區授予「戰鬥英雄」稱號。1950年10月任錫林郭勒軍分區政治部主任,1952年任昭烏達軍分區副政委,1954年任錫林郭勒軍分區第一副政委兼盟委第一副書記,1958年任錫盟第一書記、軍分區第一政委。1967年平反任錫盟革命委員會主任。1982年任內蒙古基本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呼市第二書記,自治區計經委副主任。1984年副軍級職務離休)。王海山任察哈爾軍分區司令員,韓惠如任政委,田積忠任副司令員,陳時雨任參謀長,孫殿忠任政治部主任。
- 騎兵第二師:1946年1月成立興安南地區警備司令部。司令員烏力圖,參謀長白音布魯格,政治部主任李鴻範。轄騎兵第五團(團長格日樂圖500餘人)、騎兵六團(團長特古斯,400餘人)、騎兵七團(團長溫都蘇,政委蔡柏信,約300人)、騎兵八團(團長莊子,政委王成美, 360多人)、騎兵九團(團長旺哈爾,政委陳玉良,全團500多人)。1946年4月改稱東蒙古人民自治軍騎兵第二師,師長烏力圖,政委趙石,參謀長白音布魯格,政治部主任李鴻範,轄騎兵十一團(團長格日樂圖/1946.5那仁,政委耿青)、騎兵十二團(團長特古斯/1946.5好斯巴雅爾,政委賴其正)、騎兵十三團(團長溫都蘇,政委王景義)、騎兵十四團(團長莊子,政委王成美)、騎兵十五團(團長旺哈爾,政委陳玉良)。1946年6月改稱內蒙古人民自衛軍騎兵第二師,師長那欽雙和爾/1946.11白音布魯格,政委趙石,參謀長白音布魯格/1946.6丹森寧布,政治部主任李鴻範/1946.10好斯巴雅爾,轄騎兵十一團(團長那仁,政委耿青)、騎兵十二團(團長好斯巴雅爾/1946.6特古斯巴雅爾,政委賴其正/1946.10/關布扎布)、騎兵十三團(團長協日巴拉,政委溫都蘇)、騎兵十四團(1946年7月撤銷建制)、騎兵十五團(團長旺哈爾,政委 陳玉良/1946.6特古斯)。1947年7月改稱哲里木盟軍分區,司令員那欽雙和爾,副司令員譚剛、白音布魯格,政委趙石,第二政委胡秉權,副政委孫興華 燕薔,參謀長譚剛(兼),副參謀長丹森寧布,轄騎兵十一團(團長那仁,政委陳時雨)、騎兵十二團(團長烏力吉達賚,政委王景義),警衛團(團長特古斯巴雅爾(兼),政委陳朱雲)。1948年3月改稱內蒙古人民解放軍騎兵二師,師長白音布魯格,政委胡秉權,第二政委都古爾扎布,參謀長丹森寧布,政治部主任巴圖,後勤部長孟慶群,轄騎兵二十一團(團長那仁,政委陳時雨)、騎兵二十二團(團長烏力吉達賚/圖克斯巴雅爾/羅旺扎布,政委賽勝阿),騎兵二十三團(團長趙福林/駱長勝,副政委布)、騎兵二十四團(團長那達那,政委高萬寶扎布)。1948年3月中旬,騎兵第二師挺進到鐵嶺、法庫、彰武一帶,對瀋陽之敵進行監視,隨後參與圍困新民、封鎖瀋陽,防止敵軍突襲,打擊敵人的騷擾和搶糧。1948年4月,騎兵第2師第21團接受圍困瀋陽外圍新民縣的任務。騎兵第2師部隊於9月初從葛根廟出發,乘火車到保康至臥龍屯之間各站下車,9月中旬到達指定地點黑林子鎮,向東北野戰軍第1兵團報到。根據所擔負的任務,騎兵第2師以黑林子鎮為中心組織防禦地帶。從右至左排列部署:騎兵第23團、第21團、第22團為第一防禦梯隊;第24團和配屬的內蒙古騎兵第1師第3團為第二防禦梯隊,師指揮所設在黑林鎮。若長春守敵從黑林鎮一帶突圍,騎兵第2師可採取打、拉、阻緊密結合的阻擊、側擊戰術,遲滯敵人的行動,堵截敵人退路,嚴防敵人逃跑,並爭取時間,配合主力部隊殲滅敵人。1949年5月稱中國人民解放軍內蒙古騎兵二師,師長白音布魯格,政委胡秉權/1949.8慕汝瑞,參謀長丹森寧布,政治部主任巴圖,供給部長孟慶洋,轄騎兵四團(團長那仁/1949.12包喜,政委陳時雨)、騎兵五團(團長圖古斯白乙爾/羅旺扎布,政委賽勝阿)、騎兵六團(團長那達那,政委阿古達目)。[5]
- 第二十四團:根據吉黑縱隊司令員曹里懷、遼北二地委書記郭峰的指示,1946年1月收編了郭前旗治安隊,組建了東北民主聯軍郭前旗蒙古騎兵獨立團。約1500人左右。政委高萬寶扎布、副政委兼副團長黎曉初是八路軍太岳幹部,團長陳達力(舊軍官)、參謀長是高士哲,一營由蒙古進步青年組成,二營是陳達力的偽滿治安隊,三營是包青俊的偽滿治安隊。經過鬥爭、分化、整編,1946年7月該團成為剿匪、維持社會治安、保衛勝利果實的革命武裝,轄3個騎兵連、1個警通排。郭峰、黎曉初介紹高萬寶扎布入黨。參加三下江南、圍困長春、攻打四平、遼瀋戰役,先後經歷大小戰鬥100餘次,在乾安、安廣、肇源、阜新、遼陽、瀋陽、懷德、德惠、長春、四平等十幾個市縣地區共殲敵1180餘人,斃500人,傷100人,俘敵600餘人。作為區外四旗代表團代團長、支部書記參加五一大會。1947年7月整訓擴編,設司令部、政治處、供給處、衛生隊,組建機炮連,共800多人。1948年9月,遼吉二分區第19團(郭前旗蒙古騎兵團)編入內蒙古軍區序列,為騎兵第二師第二十四團。
- 騎兵第四師(蒙騎四師):昭烏達盟的蒙古族武裝,1946年1月由東蒙古人民自治政府組建。1945年10月至1946年2月多次與熱北軍分區部隊發生武裝衝突。師長和子章/1947年9月起阿民布和,政委烏力吉那仁,參謀長仁欽寧布/阿民布和(和子章四弟)/1947年9月起郎布仁欽;政治部主任蒙和舞樂極(1947年3月劉昌繼任);供給部部長圖門思。轄6個團3000餘人。四三會議後,熱北軍分區部隊進駐林東。1947年2月,在昭烏達盟組建了蒙漢聯軍,對蒙騎四師做了初步整編。1947年9月,全師排除叛變的與洗刷掉的,所剩790人,縮編為2個團:原34團與36團一部編為31團,團長確吉敖斯爾,政委斯布吉德道爾吉;原32團與35團餘部(額勒登格叛變後該團剩一個連另一個排)編為33團,團長包英昌,政委張華廷,37團已劃歸遼西軍區的哲里木盟軍分區。1948年10月23日,蒙騎四師編為內蒙古人民解放軍騎兵第10師第31團,共4個連562人,團長唐巴圖平安,政委張華廷。1949年6月1日,在突泉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內蒙古軍區騎兵第3師第7團。1950年10月,蒙騎3師編散,第7團劃歸興安盟軍分區編入各旗縣人民武裝部。
- 32團(巴林左旗):團長恩和圖布新/博拉哈/包英昌、政委斯布吉德道爾吉/張華廷。
- 33團(巴林左旗):團長恩和圖布新,後編入32團。
- 34團團長仲乃/確吉敖斯爾,政委額爾恆巴圖/斯布吉德道爾吉。
- 35團團長額勒登格,政委道布欽巴拉珠爾。
- 36團(克什克騰旗)團長包英昌,政委查干楚侖。
- 37團(扎魯特旗)團長洪富升格/布仁巴雅爾,政委賽音巴雅爾。
- 騎兵第五師:1946年3月,扎蘭屯地區(興安東省後改稱納文慕仁盟)的民族武裝整編,師長鄂嫩日圖,政委朱子休(西滿軍區幹部)、克力更、夏輔仁(西滿分局幹部),下轄5個團2000餘人。1948年2月整編為內蒙古人民解放軍獨立騎兵第三團。
- 第四十三團:1945年10月20日在莫力達瓦旗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青年組建了莫旗阿爾拉大隊。1945年11月4日開始在莫旗杜拉爾屯清剿光復軍。在嫩江軍區指揮下,參加解放尼爾基、保衛訥河、解放嫩江縣城等戰鬥。1946年1月編為東蒙古人民自治軍騎兵第八旅第一團、1946年6月編為內蒙古人民自衛軍騎兵第五師第四十三團、1948年2月編為內蒙古人民解放軍獨立第三團、中國人民解放軍內蒙古軍區警衛團。在內蒙古莫旗、阿榮旗、布特哈旗(現扎蘭屯市)和黑龍江省甘南、訥河、嫩江等廣大地區與光復軍和土匪作戰上百次,敵我雙方人員傷亡比例大體28比1,在開闢納文慕仁盟工作和建立西滿軍區後方根據地鬥爭中做出貢獻。向地方輸送了100多名民族幹部戰士。部隊發展了300多名中共黨員和100多名共青團員,培養提拔了250多名班長、110多名排長、66名連級幹部、29名營級和團級幹部。[6]
- 教導團:副團長佟拉格
- 騎兵第六師:1945年10月呼倫貝爾地方自治政府組建了幾十人的保安隊。1946年3月編入了偽滿第十軍管區的投誠官兵(1945年8月11日,駐海拉爾的偽滿第十軍管區的司令官郭文林、參謀長正珠爾扎布在鄂溫克旗錫尼河地區打死部隊中的日籍軍官,率領2000多官兵向蘇軍投誠,被羈押於外蒙古境內。1945年10月移到海拉爾俘虜營,修建海拉爾的蘇軍烈士紀念碑。1946年1月全部被蘇軍就地釋放),擴編為保安總隊,200多人。1946年5月16日嫩江軍區派王化一旅長率領第一旅部分部隊乘火車和平進駐海拉爾,但濱洲鐵路西段沿途的社情敵情非常複雜,大批地方警察為潛赴的地下軍、先遣軍、光復軍。1946年5月呼倫貝爾治安縱隊改編為東蒙古人民自治軍騎兵第六師,師長貢格爾扎布,師政委王化一(嫩江軍區旅長)。1946年6月下旬改稱內蒙古人民自衛軍騎兵第六師。1946年8月改稱呼倫貝爾地方自衛軍,司令員登登泰(偽滿少校軍官),下設2個團,共325人,其中軍官46人大都為民族幹部。由於呼倫貝爾地方政權財力不足,在呼盟工委書記蘇林的請求下,由嫩江省主席於毅夫撥款50萬元解決了這支部隊的夏裝和部分經費。東北民主聯軍總部從佳木斯撥給300支槍運到海拉爾。該部組成人員背景複雜,1948年2月整編為內蒙古人民解放軍獨立騎兵第九團時,復員部分官兵,部分送東北軍政大學,留下政治與個人歷史上無大問題、軍事素質較好的部分年輕官兵,並調入佟拉格和吳忠瑞帶來的騎兵第五師教導團第一連。
- 興安支隊:包啟文
- 第6支隊:那欽雙合爾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