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汴,是臺灣臺中市太平區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區西北部。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新坪里、新城里、新吉里、宜昌里、宜佳里北部、宜欣里北大半部、光華里、光明里、大興里西部、中山里、坪林里西大半部、勤益里西北半部、豐年里。[1][2]

Quick Facts 漢字, 白話字 ...
三汴
漢字 三汴
白話字 Saⁿ-pān
台語羅馬字Sann-pān
閩南拼音Snābân
Close

歷史

台灣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三汴地區為一街庄,稱為「三汴庄」,隸屬於藍興堡。該庄北與廍仔庄為鄰,東及東南與頭汴坑庄為鄰,南邊為太平庄,西邊為旱溪庄番仔路庄[1]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全台廢縣廳改設二十廳,該庄隸屬於臺中廳。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6月,該庄編入「大平區」,隸屬於臺中廳。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合併二十廳為十二廳,大平區隸屬不變。1920年(大正九年),全台地方制度大改正,廢十二廳改設五州二廳,該庄改制為「三汴」大字,隸屬於臺中州大屯郡大平庄[3]

戰後大平庄改制並改名為「太平鄉」,隸屬於臺中縣,大字亦改制為村。1996年,太平鄉因人口達15萬人,升格成為太平市,村亦改制為里。2010年12月,臺中縣市合併為直轄臺中市,太平市改制為太平區

聚落

本地區發展較早的聚落為合興廍、平林仔,在日治期初期的官方地圖上已有記載[1]。此外,本地區尚有大地城國社區聚落[2]

交通

省道台74線原稱「中彰快速道路」,現稱「快官霧峰線」,是彰化縣快官繞行臺中市區外圍至霧峰的快速道路,大致以北北東—南南西走向蜿蜒經過本地區西部邊界地帶。由該道路向北北東轉北繞大彎轉西可經潭子前往北屯西北部、西屯、南屯、烏日等地,向南南西可前往太平與台中市區交界地帶、大里、霧峰等地。[1][4]

市道129號(長安路248巷、大興路、中山路二段~一段)是石岡區土牛至大里區塗城的道路,大致以北向南蜿蜒經過本地區中部偏東地帶。由該道路向北可前往廍子、大坑、馬力埔、大湳、新社、土牛並止於省道台3線路口,向南可前往太平東北部、頭汴坑西端、車籠埔、番子寮(部分路段與塗城交界)、草湖並止於省道台3線另一路口。[1][4][5][6]

區道中89-2線(宜昌路)是十甲至太平的道路,其北側端點位於本地區西部近邊界地帶的區道中89-3線路口。由此向南南西蜿蜒而行,出境後繞大彎轉東南東至新平路二段路口,轉南南東可前往太平市區中部並止於區道中102-1線路口。[1][2][7]

區道中89-3線(中山路四段~二段)是宜欣至坪林的道路,其東側端點位於本地區中部市道129號路口。由此向西南西過廍子溪橋後續行,後轉西北西經區道中89-2線起點路口、省道台74線高架橋下後隨即出境後,轉西南西可前往番子路南部偏東邊界處的區道中128-1線終點路口。續行可接區道中128線[1][2][8]

學校

醫療機構

廟宇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