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公六(Mu Boötis,拉丁化為μ Boötis),由一對聯星組成,位於星座牧夫座的北部,距離太陽120光年
觀測數據 曆元 J2000 分點 J2000 | |
---|---|
星座 | 牧夫座 |
A | |
赤經 | 15h 24m 29.43147s[1] |
赤緯 | +37° 22′ 37.7613″[1] |
星等 (V) | 4.31[2] |
B or Ba | |
赤經 | 15h 24m 30.86726s[3] |
赤緯 | +37° 20′ 50.2761″[3] |
星等 (V) | 6.98[4] |
C or Bb | |
赤經 | 15h 24m 30.89704s[5] |
赤緯 | +37° 20′ 52.555″[5] |
星等 (V) | 7.63[4] |
特性 | |
光譜分類 | F2IV[6] |
U−B 色指數 | +0.06[7] |
B−V 色指數 | +0.31[7] |
R−I 色指數 | 0.15 |
天體測定 | |
A | |
徑向速度 (Rv) | ±0.3 −8.60[8] km/s |
自行 (μ) | 赤經:−149.928[1] mas/yr 赤緯:+89.573[1] mas/yr |
視差 (π) | 26.5759 ± 0.7871[1] mas |
距離 | 123 ± 4 ly (38 ± 1 pc) |
絕對星等 (MV) | 1.47[9] |
天體測定 | |
B或Ba | |
自行 (μ) | 赤經:−139.142[3] mas/yr 赤緯:+90.281[3] mas/yr |
視差 (π) | 27.2223 ± 0.0168[3] mas |
距離 | 119.81 ± 0.07 ly (36.73 ± 0.02 pc) |
天體測定 | |
C或Bb | |
自行 (μ) | 赤經:−152.149[5] mas/yr 赤緯:+89.593[5] mas/yr |
視差 (π) | 27.2126 ± 0.0181[5] mas |
距離 | 119.85 ± 0.08 ly (36.75 ± 0.02 pc) |
軌道[6] | |
主星 | Aa |
伴星 | Ab |
繞行週期 (P) | 3.75 yr |
半長軸 (a) | 0.099" |
偏心率 (e) | 0.270 |
傾斜角 (i) | 129.7° |
升交點黃經 (Ω) | 129.4° |
近心點 曆元 (T) | 1006.33 |
近心點幅角 (ω) (secondary) | 43.5° |
軌道[6] | |
主星 | B |
伴星 | C |
繞行週期 (P) | 265 yr |
半長軸 (a) | 1.46" |
偏心率 (e) | 0.585 |
傾斜角 (i) | 135.5° |
升交點黃經 (Ω) | 174° |
近心點 曆元 (T) | 1864.9 |
近心點幅角 (ω) (secondary) | 338° |
詳細資料 | |
Aa | |
質量 | 1.6[6] M☉ |
半徑 | 1.9[2] R☉ |
表面重力 (log g) | 3.4[6] |
亮度 | 20[10] L☉ |
溫度 | 7,000[6] K |
自轉速度 (v sin i) | 89[6] km/s |
Ab | |
質量 | 1.5[6] M☉ |
表面重力 (log g) | 3.6[6] |
溫度 | 7,000[6] K |
自轉速度 (v sin i) | 40[6] km/s |
B or Ba | |
質量 | 1.24[6] M☉ |
半徑 | 1.23[3] R☉ |
表面重力 (log g) | 4.3[6] |
亮度 | 1.75[3] L☉ |
溫度 | 6,000[6] K |
自轉速度 (v sin i) | 5[6] km/s |
年齡 | 5.6[3] Gyr |
C or Bb | |
質量 | 1.05[6] M☉ |
半徑 | 1.09[5] R☉ |
表面重力 (log g) | 4.4[6] |
亮度 | 1.06[5] L☉ |
溫度 | 5,900[6] K |
自轉速度 (v sin i) | 9[6] km/s |
年齡 | 11.3[5] Gyr |
其他命名 | |
參考資料庫 | |
SIMBAD | μ1 Boo |
μ2 Boo |
七公六的西方傳統名字為Alkalurops /ælkəˈljʊərɒps/,然而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現在規定這個名字只使用在主星牧夫座 μ1[11]。
系統
七公六是一個多星系統,主星是成員A,被指定為牧夫座μ1,和其兩個成員的角距離為0.08" [來源請求]。
伴星是成員B與C,被指定為牧夫座μ2,兩星的角距離為2.2"。μ1和μ2這兩對恆星系統相隔107",具有匹配的視差和自行,表明它們形成了一個系統。然而,與A相比,B和C對具有不同的化學成分,這表明可能是兩個聯星系統之間沒有密切接觸[6]。
命名法
牧夫座μ的名稱源自恆星的拜耳命名法,它也有佛蘭斯蒂德命名法的名稱:牧夫座51。
該系統的傳統名稱「Alkalurops」來自希臘語的καλαύροψ(kalaurops),意思是「牧民的騙子或成員」,並附有阿拉伯語的前綴語[12]。它也被稱為「Inkalunis」(來自阿方索星曆表), Clava(拉丁語的俱樂部)和Venabulum(拉丁語的狩獵矛)[13]。在201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組織了IAU恆星名稱工作組(WGSN)[14]對恆星的專有名稱進行編目和標準化。WGSN核定了「Alkalurops」的名稱專屬於「牧夫座μ¹」,並在2016年8月21日列入IAU恆星名稱目錄[11]。
在中文,它稱為七公六(Qī Gōng liù,七位公卿中的第六位)[15]。
性質
在天空中與其較亮的伴星相隔108角秒的是聯星牧夫座μ2,它的組合光譜類型為G1V,合成亮度的星等為+6.51。它的兩顆成員是星等分別為+7.2和+7.8,分離的角距離為2.2"[來源請求]。 它們圍繞其共同質心每260年完成一次軌道。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