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火Tempering)是在冶金學當中,一種改善金屬材料性質的熱處理技術。

回火是將淬火加熱到奧氏體轉變溫度以下的適當溫度,保持高溫加熱1到2小時後冷卻。經過回火,鋼的結構趨於穩定,其脆性降低,韌性與塑性提高。回火往往與淬火相伴,並且是熱處理的最後一道工序,能消除或者減少淬火應力,穩定鋼的形狀與大小,防止淬火零件變形和開裂。高溫回火還可以改善切削加工性能。[1]

依據加熱的溫度不同,回火分為:

  • 低溫回火 加熱溫度為150-250℃。淬火產生的馬氏體保持不變,但是鋼的脆性降低,淬火應力降低。主要用於工具、滾動軸承、滲碳零件和表面淬火零件等要求高硬度高強度的零件。低溫回火後的硬度一般為55-64HRC。
  • 中溫回火 加熱溫度為350-500℃。回火組織為針狀鐵素體和細粒狀滲碳體(Fe3C)的混合物,稱為回火屈氏體。中溫回火能獲得較高的彈性極限和韌性,主要用於彈簧和熱作磨具回火。中溫回火後的硬度一般為35-45HRC。
  • 高溫回火 加熱溫度為500-650℃。高溫回火組織為多邊形的鐵素體(ferrite)和細粒狀滲碳體(Fe3C)的混合組織,稱為回火索氏體。高溫回火為了得到強度、硬度和塑性韌性等性能的均衡狀態,主要用於重要結構零件的熱處理,如軸、齒輪、曲軸等。也常作為氮化、表面淬火的預先熱處理。高溫回火後的硬度為25-35HRC。習慣上把淬火加高溫回火的連續工藝稱為調質處理[2]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