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十八星旗,簡稱十八星旗,又稱鐵血旗、九角旗、九角十八星旗,是武昌起義後中華民國湖北軍政府宣告成立時所採用的旗幟。[1]原是湖北革命團體共進會的會旗。1907年8月間,焦達峰、劉公、孫武等一批在日本的同盟會會員籌組共進會,任務是謀劃準備在長江中游的反清武裝起義,議定以十八星旗為會旗。1911年9月,在同盟會推動下策劃武昌起義。文學社和共進會召開聯席會議,組成領導起義的總指揮部,定十八星旗為旗幟。並將原型稿交由李白貞、趙師梅、趙學詩、陳磊,命四人依圖樣放大裁剪,製作20面起義用旗。[2][3]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2年10月27日) |
武昌起義在1911年10月10日晚7時左右爆發,起義軍成功占領武昌全城。 10月11日,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俗稱湖北軍政府)宣告成立,十八星旗為其旗幟。1912年1月10日,中華民國臨時參議院通過專門決議,以五族共和旗(簡稱五色旗)為中國國旗、以十八星旗為陸軍旗及空軍旗、以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海軍旗;北洋政府不久後旋即將十八星旗改版為十九星旗。1928年(民國十七年)12月17日,中國政府立法通過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中國官方正式國旗,頒行全中國使用,同時陸軍軍旗亦改版,十九星旗被廢。雖然今日十八星旗、十九星旗已無法律地位,不過目前仍有民間團體使用十八星旗[4][5],亦有部分支持中華聯邦主義人士使用這兩面旗幟。
十八星旗意義
鐵血十八星旗,由紅黃黑三色組成:紅底與黑九角象徵「血」與「鐵」,即革命須抱鐵血主義;黑九角代表《禹貢》中記載的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九州;黑九角內外兩圈各九顆共十八顆圓星,代表關內漢族的十八行省;星呈金黃色,表示與清朝對立之漢族炎黃子孫。[6][7]
十九星旗
十九星旗是十八星旗的變體。由於東三省的議會代表提出原有十八星旗沒有包含東三省。1912年(民國元年)1月10日,中華民國臨時參議院通過專門決議,以十八星旗為陸軍旗。1912年(民國元年)5月,中華民國臨時參議院在北京提出「國旗統一案」,仍然以五色旗為國旗,而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海軍旗。
但是否繼續以十八星旗為陸軍旗則受到多數東三省籍的臨時參議院議員反對,因為十八星旗並不包括東三省,也不能代表全中國。於是議員們提出意見修改十八星旗,先是有提議在旗中央加上一顆較大的黃星,以表示中國的統一;後又認為中央黃星大有側重中央、忽視地方之意,中央黃星又改成與其他黃星一般大小,成為十九星旗。十九星旗的提案被議會表決通過,取代十八星旗成為陸軍旗。[8]1912年6月11日,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袁世凱公布此次國旗議案結果,成為中華民國第一個具有法律意義的國旗方案。1928年12月17日國民革命軍北伐成功後,國民政府全面廢除鐵血旗。[9][1]
參考文獻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