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觀應成派梵語Prāsaṅgika Madhyamaka),又稱隨應破派必過性空派大乘佛教中觀學派之下的支派之一,由佛護月稱建立。這個派別的學說未傳入漢傳佛教,但在藏傳佛教傳承下來。後世的格魯派主要採取他們的見解,並將此認定為中觀派的主流。[1]

名稱

此派得名於他們使用的辯論技巧。他們採用隨應破(prasaṅga)的方式來闡述空性。清辯採用自立量來作為辯論技巧,與他們形成對立,被稱為中觀自續派(svātantrika)。

隨應破,又譯為墮過,最早起源於龍樹中論》。本意為「墮於過失」,這種辯論技巧認為對方的主張中必有過失,尋找出其過失,就可破斥其主張。當對方最後所有的立論都失敗之後,就可以確認一切法都沒有實體,亦即是空性的。

月稱解釋這種方法,為自無宗故。宗(pratijñā)是因明學術語,指主張命題;自無宗,也就是自身不需要先提出自己的意見與見解。這派的見解,同於嘉祥吉藏所說「破邪即是顯正」的見解。

歷史

隨應破派的名稱,最早起於佛護、月稱。佛護為《中論》作註,提出隨應破方法,被清辯認為此法不合理,主張應採自立量。其徒月稱反駁清辯的見解,之後形成一個宗派,在那爛陀寺中傳承。

月稱的見解,之後為寂天繼承。經阿底峽傳入西藏,在噶當派中傳承。經宗喀巴,成為格魯派的中心宗義。

註釋

參考文獻

延伸閲讀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