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前圓唇元音[1]是元音的一種,用於一些語言當中,國際音標以⟨ɶ⟩代表此音,而X-SAMPA音標則以⟨&⟩代表此音。⟨ɶ⟩是⟨Œ⟩的一個小體大寫字母。 事实速览 開前圓唇元音, ɶ ...開前圓唇元音ɶIPA編號312編碼HTML碼(十進制)ɶUnicode碼(十六進制)U+0276X-SAMPA音標&ASCII音標a.IPA盲文(英語:IPA Braille) 圖像 音頻範例 來源 · 幫助关闭 特徵 其元音高度為開,這意指舌頭的位置會盡量遠離齒齦。 其元音舌位是前,表示舌頭會盡可能地朝向嘴巴前面,但不至於阻礙氣流而被歸類為子音。通常圓唇前元音的實際位置會比參考點的位置還要更靠近中央(稱此過程為央化(英語:Relative articulation#Centralized))。因此,前元音事實上常常是次前元音。 其圓唇度為圓唇元音,這表示嘴唇向前突起並圓形的開口,且唇內側並不露出。 使用於 更多信息 語言, 詞彙 ... 語言 詞彙 IPA 意思 註釋 丹麥語 部分使用者[2] grøn [ˈɡ̊ʁɶ̽nˀ] 綠色 為次前次開元音;[3]為/œ/在/r/後的同位異音。[4]也有使用者直接將這個音發成[œ]。[2]參見丹麥語音系 林堡語 韋爾特方言(英語:Weert dialect)[5][5] bùj [bɶj] 淋浴 /œ/在/j/前的同位異音。[5] 瑞典語 斯德哥爾摩方言[6] 'öra(英語:Swedish alphabet) [²ɶːra̠] 耳朵 /øː/(有時還包括/œ/)在/r/前的同位異音,通常出現於年輕的使用者中。[6]其他的使用者發音為[œː]或[œ]。[6]參見瑞典語音系 关闭 註釋 [1]雖然國際語音學學會較偏好在描述元音高度時使用「開」和「閉」,但許多語言學家也會用「高」和「低」來描述舌頭相對於口腔上部的距離。 [2]Basbøll (2005:46頁) [3]Grønnum (1998:100頁) [4]Grønnum (2005:288頁) [5]Heijmans & Gussenhoven (1998:110頁) [6]Riad (2014:38頁) 參考文獻 Basbøll, Hans, The Phonology of Danish, 2005, ISBN 0-203-97876-5 Grønnum, Nina, Danish,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1998, 28 (1–2): 99–105, doi:10.1017/S0025100300006290 Grønnum, Nina, Fonetik og fonologi, Almen og Dansk 3rd, Copenhagen: Akademisk Forlag, 2005 [2018-02-14], ISBN 87-500-3865-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7) Heijmans, Linda; Gussenhoven, Carlos, The Dutch dialect of Weert (PDF),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1998, 28: 107–112 [2018-02-14], doi:10.1017/S00251003000063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3-04) Ladefoged, Peter; Maddieson, Ian. The Sounds of the World's Languages. Oxford: Blackwell. 1996. ISBN 0-631-19814-8 (英語). Riad, Tomas, The Phonology of Swedis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ISBN 978-0-19-954357-1 Traunmüller, Hartmut, Vokalismus in der westniederösterreichischen Mundart., Zeitschrift für Dialektologie und Linguistik, 1982, 2: 289–333 這是一篇語言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閱論編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