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亞琴冰川衝突是印度和巴基斯坦雙方於1984年起在克什米爾錫亞琴冰川進行的軍事衝突,2003年11月25日雙方停火,現仍處於軍事對峙狀態。[1][2]在多年的衝突和對峙中,冰川嚴酷環境帶來的嚴寒、高原病和雪崩造成印巴雙方大量人員傷亡。[3][4][5]
2015年,印度政府官方披露1984年-2015年間共有869名軍人在錫亞琴冰川死亡。[6]巴基斯坦方總傷亡人數的官方數據不明。
背景
錫亞琴冰川位於中國、印控克什米爾和巴控克什米爾三地之間的交界地帶,總長約72公里,面積3000多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500多米,氣溫常年在零下50~零下30攝氏度。[7]
錫亞琴冰川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實際控制線上的制高點,具有居高臨下的戰略優勢。此外,巴基斯坦主要河流印度河重要的匯入水系來自以錫亞琴冰川為源頭的努布拉河。在1949年簽署的《卡拉奇協議》中,未明確錫亞琴冰川的歸屬。[7][2]
主要衝突
1983年,印巴軍隊都在該地區進行了小規模的巡邏或調動,兩國軍方都擔心對方會占領錫亞琴冰川。
1984年4月,印度軍隊先發制人,發動梅夫道戰役以占領錫亞琴。4月13日,印軍以直升機機降占領比拉封山口,4月17日以直升機機降占領錫亞山口。巴基斯坦發現後嘗試奪回,於4月25日在比拉方德山口與印軍首次交火。巴軍在行動受阻後,轉而占領另一個重要山口格揚山口。[8][9]
通過此次行動,印度占據了錫亞琴冰川三分之二的地區。巴基斯坦則占據剩下的地區,巴控地區海拔大多遠低於印控地區。[2] 印度占領了三個具有戰略意義山口中的兩個。[10]
之後,印巴雙方在該地增加兵力,新建哨所,並圍繞一些關鍵性哨所進行戰鬥,包括1987年Quaid哨所爭奪[11]、1989年Chumik哨所爭奪[12]等。
停火與後續
印巴雙方於2003年停火,並開始進行撤軍談判。[7][13]
2005年,時任印度總理曼莫漢·辛格視察錫亞琴冰川,表達和平意願。[14]
2012年,錫亞琴冰川發生雪崩,導致巴基斯坦140人全部遇難。[15]在雪崩後,巴基斯坦陸軍參謀長阿什法克·帕爾韋茲·卡亞尼表示希望和印度一起解決錫亞琴問題。[16]
印巴雙方至今仍未達成協議,並繼續保持數千名士兵駐紮的軍事存在。[17]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