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石山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赤石山脈

赤石山脈(日語:赤石山脈あかいしさんみゃく、あかしさんみゃく akaishi sanmyaku, akashi sanmyaku */?)是日本的一座山脈,橫跨長野縣山梨縣靜岡縣三縣。通稱南阿爾卑斯南アルプスみなみアルプス minami arupusu),與飛驒山脈(北阿爾卑斯)、木曾山脈(中央阿爾卑斯)共同組成日本阿爾卑斯山。最高峰是北嶽,海拔3,193米,為日本第二高峰,僅次於富士山

事实速览 赤石山脈 赤石山脈, 別名 ...
赤石山脈
赤石山脈
別名南阿爾卑斯
最高點
山峰北嶽
海拔3,193公尺(10,476英尺)
座標35°40′30″N 138°14′19″E
規模
長度120公里(75英里)
寬度40公里(25英里)
地理
赤石山脈在日本的位置
赤石山脈
赤石山脈
赤石山脈在日本的位置
國家 日本
州或邦長野縣山梨縣靜岡縣
关闭

主稜線的鋸岳日語鋸岳 (赤石山脈)光岳區間有整備登山道、山小屋露營指定地[1]。其東邊的山梨縣側是南阿爾卑斯巨摩縣立自然公園日語南アルプス巨摩県立自然公園指定範圍,大井川安倍川流域的部分河流沿岸與山脊是指定為奧大井縣立自然公園日語奥大井県立自然公園。而鋸岳西側幕岩往下的戶台川則劃入三峰川水系縣立公園日語三峰川水系県立公園

赤石山脈有日本第二高峰北嶽、山脈名稱由來的赤石岳等九座3,000公尺高峰,並有10座入選日本百名山[2]。2008年12月,長野縣富士見町至飯田市區域被日本地質公園協議會認定為南阿爾卑斯(中央構造線區域)地質公園日語南アルプス(中央構造線エリア)ジオパーク[3]。2014年6月獲得南阿爾卑斯生物圈保護區認定[4]

範圍

Thumb
赤石山脈白峰三山日語白峰三山

赤石山脈一般是指以諏訪湖為頂點,東至釜無川富士川,西至天龍川的山區。此時的赤石山脈是由多座山脈組成,因此又稱「赤石山系」[5]。赤石山系在地形上還延伸到西南方靜岡縣與愛知縣交界的弓張山地日語弓張山地天龍川對岸),這也是廣義的赤石山脈範圍。

不過,赤石山系西端的南北向伊那山地日語伊那山地(標高1,600 - 1,800公尺)與東端的南北向巨摩山地(標高1,600 - 2,000公尺)及身延山地日語身延山地(標高1,000 - 2,000公尺),地勢明顯低於山系中心,因此有時也被排除在赤石山脈之外[6]弓張山地日語弓張山地也是相同情形。剩餘的赤石山系主要部分多直稱赤石山脈。一般的「南阿爾卑斯」所指的就是此定義下的赤石山脈標高較高區域。

上述的南阿爾卑斯,可再細分三座山脈,包含了仙丈岳三峰岳日語三峰岳鹽見岳荒川岳日語荒川岳赤石岳聖岳的狹義「赤石山脈」,以及白峰山脈與甲斐駒山脈[5]

地形

Thumb
從北方上空所見的赤石山脈

從北端鋸岳日語鋸岳 (赤石山脈)甲斐駒岳、早川尾根、鳳凰三山日語鳳凰山的西北—東南向連峰為甲斐駒山脈,該山脈的野呂川日語早川 (山梨県)北澤峠日語北沢峠南側是兩列南北向山脈。東側的稱白峰山脈,包含白峰三山(北嶽間之岳日語間ノ岳農鳥岳日語農鳥岳)與白峰南嶺日語白峰南嶺廣河內岳日語広河内岳黑河內岳日語黒河内岳笊岳日語笊ヶ岳等)。西側是狹義的赤石山脈,北起仙丈岳,經鹽見岳(兩山之間相連的山脊稱仙鹽尾根)、荒川三山日語荒川岳赤石岳聖岳上河內岳日語上河内岳茶臼岳日語茶臼岳 (赤石山脈)至南阿爾卑斯最南端的光岳。光岳以南的山群稱作深南部(大無間山日語大無間山黑法師岳日語黒法師岳等)。

飛驒山脈山容急峻,但赤石山脈除了北部的甲斐駒岳至鋸岳一帶與北嶽部分區域以外,大致平緩。這是由於赤石山脈較為年輕,侵蝕作用較不顯著所導致。大部分山嶽的以中生代白堊紀砂岩頁岩板岩地層為主,地表顏色較深。不過北端的甲斐駒岳至鳳凰三山一帶是以花崗岩為主,地表顏色明顯較白。此外,仙丈岳、間之岳、荒川岳等可見末次冰期冰河遺留下的圈谷

赤石山脈現在以平均每年四公厘的速度抬升間。若維持此速度,間之岳在數百年後將成為日本第三高峰,甲斐駒岳在未來也有機會成為3000公尺級高峰。

狹義的赤石山脈西側是平行的伊那山地,兩者之間是中央構造線通過的谷地。

植被

由於侵蝕作用不比飛驒山脈,土壤較為發達,因此擁有豐富的森林高山植物。也因為在飛驒山脈南側(太平洋側),冬季降雪量較少。因此植被與森林界線都比飛驒山脈往上提升200 - 300公尺左右。特別是此地有發達的亞高山帶針葉林。不過,依賴殘雪的濕性高山植物較少。一般而言,海拔1,700 - 1,800公尺左右屬於落葉闊葉林,海拔2,600 - 2,700公尺左右屬亞高山帶針葉林,在此以上是高山帶

北嶽仙丈岳、北荒川岳、三伏峠日語三伏峠、中嶽(荒川中嶽)等有非常大規模高山植物生長的高山寒原。北嶽山頂下可見特有種北嶽草日語キタダケソウ

Thumb
仙丈岳登山道(北澤峠日語北沢峠附近)
標高約2000公尺的亞高山帶林
Thumb
鹽見岳西側本谷山(標高2658公尺)
覆蓋至山頂的亞高山帶針葉林
Thumb
北嶽高山寒原
Thumb
北嶽特有種北嶽草

主要山嶽

Thumb
雨乞岳
鋸岳
鳳凰山
間之岳
農鳥岳
廣河內岳
白河內岳
荒川岳
上河內岳
大無間山
笊岳
大澤岳
奧茶臼山
小河內岳
池口岳
茶臼岳
山伏
三峰岳
櫛形山
北澤峠
轉付峠
赤石山脈地形圖

北部(北澤峠、野呂川以北,甲斐駒山脈)

東側稜線(大井川以東,白根山脈)

  • 小太郎山 2,725公尺
  • 北嶽 3,193公尺 - 最高峰、日本百名山
  • 中白根山日語中白根山 3,055公尺
  • 間之岳日語間ノ岳 3,189公尺 - 日本百名山
  • 西農鳥岳日語農鳥岳 3,051公尺
  • 農鳥岳日語農鳥岳 3,025公尺 - 日本二百名山
  • 廣河內岳日語広河内岳 2,895公尺
  • 大籠岳 2,767公尺
  • 白河內岳日語白河内岳 2,813公尺
  • 黑河內岳日語黒河内岳 2,718公尺
  • 白剝山 2,238公尺
  • 笊岳日語笊ヶ岳 2,629公尺 - 日本二百名山
  • 布引山日語布引山 2,584公尺
  • 稻又山 2,406公尺
  • 青薙山 2,406公尺
  • 青笹山 2,209公尺
  • 山伏日語山伏 (赤石山脈) 2,014公尺 - 日本三百名山
  • 笹山 1,763公尺

西側稜線(大井川以西,狹義的赤石山脈)

  • 仙丈岳 3,033公尺 - 日本百名山
  • 伊那荒倉岳日語伊那荒倉岳 2,517公尺
  • 三峰岳日語三峰岳 2,999公尺
  • 安部荒倉岳 2,693公尺
  • 新蛇拔山 2,667公尺
  • 北荒川岳 2,698公尺
  • 鹽見岳 3,052公尺 - 日本百名山
  • 本谷山 2,658公尺
  • 小河內岳日語小河内岳 2,802公尺
  • 板屋岳 2,646公尺
  • 荒川岳日語荒川岳 3,141公尺 - 日本百名山(惡澤岳日語悪沢岳
  • 赤石岳 3,120公尺- 日本百名山
  • 大澤岳日語大沢岳 2,819公尺
  • 中盛丸山 2,807公尺
  • 兔岳日語兎岳 (長野県) 2,799公尺
  • 聖岳 3,013公尺 - 日本百名山
  • 上河內岳日語上河内岳 2,803公尺 - 日本二百名山
  • 茶臼岳日語茶臼岳 (赤石山脈) 2,604公尺 - 日本三百名山
  • 光岳 2,591公尺 - 日本百名山
  • 加加森山 2,419公尺
  • 池口岳日語池口岳 2,392公尺 - 日本二百名山
  • 信濃俁 2,332公尺
  • 大根澤山 2,240公尺
  • 大無間山日語大無間山 2,329公尺 - 日本二百名山
  • 朝日岳 1,827公尺
  • 中之尾根山日語中ノ尾根山 2,296公尺
  • 黑澤山日語黒沢山 2,123公尺
  • 不動岳 2,171公尺
  • 丸盆岳 2,066公尺
  • 黑法師岳日語黒法師岳 2,067公尺 - 日本三百名山
  • 高塚山日語高塚山 1,621公尺 - 日本三百名山
  • 奧茶臼山日語奥茶臼山 2,474公尺 - 日本三百名山

主要河川

以下主要河川皆流入太平洋[7] [8]

主要峠

Thumb
夜叉神峠日語夜叉神峠]]]眺望白峰三山日語白峰三山

以下是赤石山脈主要的[7][8]

  • 井川越 - 三峰岳與安倍荒倉岳日語安倍荒倉岳之間的鞍部
  • 三伏峠日語三伏峠 - 三伏山與烏帽子岳日語烏帽子岳 (赤石山脈)之間的鞍部
  • 奈良田越 - 白剝山與長碎石坡(長ガレ)之間的鞍部
  • 轉付峠日語転付峠 - 保利澤山北鞍部

赤石山脈風景

Thumb
毛無山日語毛無山 (山梨県・静岡県)遠眺赤石山脈
a 上河內岳日語上河内岳, b 聖岳, c 赤石岳, d 惡澤岳日語悪沢岳, e 鹽見岳, f 農鳥岳日語農鳥岳, g 間之岳日語間ノ岳, h 北嶽, i 淺夜峰日語アサヨ峰, j 甲斐駒岳, k 鳳凰山 (日本)日語鳳凰山
Thumb
木曾山脈空木岳日語空木岳所見的八岳連峰與赤石山脈

註釋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