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莫里森(Philip Morrison,1915年11月7日—2005年4月22日)是麻省理工學院的物理學教授。他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參與曼哈頓計劃,後來又從事量子力學、原子核物理學、高能天體物理學和搜尋地外文明計劃方面的研究。
莫里森四歲時患上了脊髓灰質炎[1][2][3][4],由於患有脊髓灰質炎,莫里森直到三年級時才開始上學。莫里森畢業於卡內基·梅隆大學,他對物理學有濃厚興趣[5]。他後來前往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研究物理學,並且師從羅伯特·奧本海默。 1940年,莫里森在羅伯特·奧本海默[6]的指導下獲得理論物理學博士學位。 [7]他還加入了美國共產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加入了芝加哥大學冶金實驗室並參與曼哈頓計劃,他與尤金·維格納一起從事核反應堆設計工作。
1944年,他搬到位於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他與喬治·基斯佳科夫斯基合作開發了爆炸透鏡。莫里森將三位一體的彈芯放在一輛道奇汽車的後座上,然後把它運到核試驗現場。他還是阿爾伯塔計劃核彈裝載團隊的負責人,他協助將原子彈裝載到飛機上,然後載有核彈的飛機前往廣島和長崎丟下原子彈(廣島與長崎原子彈爆炸)。戰爭結束後,他前往廣島評估原子彈造成的損害。
戰後他反對核武器擴散。他為《原子科學家公報》撰稿,並協助創辦了美國科學家聯盟和國防和裁軍研究所。20世紀50年代,他是為數不多的保留教職並積極參與學術活動的前美國共產黨黨員,但他的研究方向從核物理轉向了天體物理學。他發表了關於宇宙線的論文,他1958年發表的一篇論文被外界視為伽馬射線天文學誕生的標誌。他還參與編寫大眾科學書籍、文章而且還會出現在電視節目中。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