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狂熱的追求》(What Mad Pursuit: A Personal View of Scientific Discovery)[1]是英國科學家弗朗西斯·克里克於1988年出版的一本科普讀物,克里克是1953年DNA結構的共同發現者。在該書中,克里克對他在DNA結構方面的工作、分子生物學的中心法則與遺傳密碼,以及他後來在神經科學方面的工作,給出了重要的見解。
What Mad Pursuit | |
---|---|
副標題 | A Personal View of Scientific Discovery |
中文名 | 狂熱的追求 |
作者 | 弗朗西斯·克里克 |
譯者 | 傅賀 |
類型 | 科普 |
語言 | 英語 |
主題 | 生物學 |
發行資訊 | |
出版機構 | Basic Books |
出版時間 | 1988年 |
出版地點 | 美國 |
中譯本出版機構 |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
媒介 | 印刷書籍 |
克里克這本書的主要目的是,講述他在分子生物學「古典時期」之前和期間的一些經歷,從1953年發現DNA雙螺旋結構到1966年闡明遺傳密碼。「序曲」概述了克里克在磁力和聲學地雷方面的成長、教育和戰爭工作,以及二戰後他使用「閒聊測試」來決定研究哪個科學分支。(你的閒聊會暴露你的興趣。)還有一個「尾聲」概述了克里克1966年之後的工作,他轉到了索爾克研究所,轉行從事神經科學,專注於靈長類動物的視覺意識,以及他關於理論生物學研究的一些結論,特別是關於腦科學的。
克里克談論了發現DNA雙螺旋結構的各個方面,並對1987年的電視電影《生命的故事》給予了認可,劇中傑夫·高布倫扮演了詹姆斯·杜威·沃森,蒂姆·皮戈特-史密斯扮演了弗朗西斯·克里克。附錄「經典分子生物學的基本概念」和「遺傳密碼」清晰地介紹了分子生物學的基本思想。克里克講了一些軼事,並解釋了一些重要的想法和見解,但沒有使用過多的技術術語。
根據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菲利普·安德森的說法,實驗科學的基本目標是「了解我們周圍世界的真相。依我之見,克里克的話是實現這一目標的良好指南。」[2]
「這本書可以多看幾遍;其優美的文體浸潤了許多高深的科學和晦澀的思想。儘管從其他人那裡也聽過很多次DNA的故事,但克里克所講的仍然值得一讀。這本書給人的感覺是,思路清晰,同時非常投入,並且他的思想貫穿全書,具有深刻的力量。人們看到,克里克掌握了至關重要、但令人驚愕又難以捉摸的訣竅,來區分重要與不重要。結構化學擁有揭示生物分子功能的力量,他對此堅信不疑。同時又時刻警醒,進化可能存在任意性。」[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