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威號驅逐艦,原名「」(日語:かし kashi ?),是日本帝國海軍和滿洲國海上警察隊的一艘驅逐艦,為桃級驅逐艦日語桃型駆逐艦(日方正式名稱為「桃型驅逐艦」)的2號艦。本艦在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前夕,由大日本帝國轉讓給滿洲國海上警察隊日語海上警察隊 (満州国),改名為海威號,成為了滿洲國海警裝備過的噸位最大的艦艇。在太平洋戰爭期間,又由滿洲國以無償租借的方式重新交給日本海軍使用,此時依舊維持海威一名。最終本艦在美軍空襲沖繩時受到攻擊沉沒。海威也因此成為了滿洲國第一艘被擊沉的軍艦[13]

事实速览 概觀, 艦種 ...
かし
海威
海威 かいい
Thumb
一艘桃級驅逐艦,有可能就是樫號
概觀
艦種驅逐艦
艦級桃級驅逐艦日語桃型駆逐艦
製造廠日本舞鶴海軍工廠
動工1916年3月15日
下水1916年12月1日
服役:1917年3月31日建成服役
海威(滿洲國):1937年5月1日接收
海威(日本):1942年6月29日獲得
結局:1937年5月1日交予滿洲國海上警察隊日語海上警察隊 (満州国)
海威(滿洲國):1942年6月29日無償借予日本海軍[1]
海威(日本):1944年10月10日受美軍空襲沉沒[1]
除籍:1937年5月1日
技術數據
標準排水量755長噸(767公噸)[2]
滿載排水量800長噸(813公噸)[3]
全長艦體全長:290英尺(88.39公尺)
全寬25英尺(7.62公尺)
型深16英尺(4.88公尺)
吃水7英尺9英寸(2.36米)
燃料重油213長噸(216公噸)
燃煤98長噸(100公噸)[4]
鍋爐ロ號艦本式鍋爐日語艦本式ボイラー4座(重油專燒2座、煤油混燒2座)[5]
動力艦本式單式直連透平機日語艦本式タービン2座,帶減速齒輪組及巡航渦輪機
2軸推進[6]
功率16,700匹指示馬力(12,453千瓦特)[7],一說16,000匹指示馬力(11,931千瓦特)[8]
最高速度理論:31.5(58公里每小時)
續航距離2,500海里(4,630公里)/15(28公里每小時)
乘員建成時:109人[9]
1928年公表值:110人[10]
武器裝備
40倍徑4.7英寸(119公釐)炮3門[11]
四一式40倍徑80毫米炮2門[12]
6.5mm單裝機槍2挺
3聯裝18英寸(457公釐)魚雷發射管2座計6具
四四式18英寸(457公釐)魚雷10枚
艦載機海威
九〇式一號水上偵察機日語九〇式一号水上偵察機1架
关闭

本艦為日本海軍第一艘以「」為名的軍艦。其名由1944年建造的松級驅逐艦的10號艦樫號日語樫 (松型駆逐艦)所繼承。

設計和概述

本艦作為桃級驅逐艦其中之一,基本上是同時期日本海軍所設計建造的磯風級驅逐艦日語磯風型駆逐艦的縮小版[14]。為了彌補日本國產二等驅逐艦一直以來抗浪性不佳的問題,本艦採用了比較高的乾舷,增大了側舷夾角英語Flare (ship)[14],並設有龜背甲板[15]。由於船艏樓比較長,艦橋也因此延後[14];一層為駕駛室,二層為露天羅經甲板,羅經甲板後方設有1座探照燈[15]。前桅緊貼在艦橋後面,接着是兩座前尖後寬的煙囪,艉部則是第二根桅杆[15]。後部主甲板靠近艦艉則有一座小型甲板室[15]。動力部分為艦本式直連透平機,水管鍋爐4座,重油專燒2座、煤油混燒2座,功率16700馬力[6],213噸油、98噸煤。

火力方面,本艦配備了3門120毫米40倍徑單裝炮,其中前艏樓1門,兩座煙囪之間1門,最後一門布置在甲板室後方[15]。副炮為40倍徑80毫米炮2門,以及6.5毫米機槍2挺[6]。魚雷武器則為兩座三聯裝18英寸(457公釐),安裝在前煙囪前面。

本艦在移交給滿洲國海警後,進行了一系列改裝,包括將原魚雷發射管拆除,在原位置安裝了一個水上飛機平台,又在前桅杆加裝吊放水上飛機的吊杆[16]。由於本艦空間有限,平台較小,也無法安裝水上飛機彈射器[17],因此搭載機採用了較小型的九〇式一號水上偵察機日語九〇式一号水上偵察機。同時又加裝了兩座八一式深水炸彈投放裝置和投放軌道[18]。由於滿洲國海警經費有限,編制人數從109人縮編至50多人[18]

艦歷

1916年3月15日本艦在舞鶴海軍工廠開始動工興建[19],同年12月1日14時下水[20]。1917年(大正6年)3月31日建成[21]

1917年(大正6年)至1919年(大正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樫號與同級各艦組成第15驅逐隊,前往地中海進行護航[1]

1932年(昭和7年),一·二八事變期間樫號奉命在長江流域進行作戰。[1]

1936年7月,若木元次接任滿洲國海上警察隊隊長,上任伊始即積極推動海警的艦船建設事宜。為此若木與日本海軍方面進行交涉[22],爭取到了一艘繫留狀態的驅逐艦[6]。當時已經有20多年艦齡的樫號主機已經老化,航速僅20(37公里每小時)[23],於是日本方面選擇了這艘老舊的驅逐艦。1937年(昭和12年)5月1日,日本方面將樫號從日本海軍中除籍,移交給滿洲國海上警察隊[1]。同年在營口進行了移交[16]。滿洲國隨即將本艦改名為「海威」。而這艘舊式二等驅逐艦立即成為了滿洲國海警最大型的艦艇[6]

1942年(昭和17年)6月29日(一說6月24日[24]太平洋戰爭期間,滿洲國以「無償租借」的名義將海威號重新轉交給日本海軍[1]。本艦重新返回日本海軍服役時依舊維持「海威」一名不變,艦種改為特設驅潛艇[24],任務是在東海一帶進行護航和巡邏。

1944年(昭和19年)10月10日,美軍對沖繩發起大規模空襲日語十・十空襲,海威在那霸附近遭受了多架美軍飛機襲擊。因為海威在當地算是比較大型的艦艇,吸引了美軍火力;自身又毫無防空手段[13],在作戰中被美軍炸沉[1]。海威也因此成為了滿洲國海上軍事艦艇中第一艘因為遭受攻擊而損失的艦艇[13]

歷任艦長

下表系根據《日本海軍史》第9、10卷《將官履歷》,以及《官報》進行整理。

舾裝員長

  • 北川保橘 海軍少佐:不詳-1917年2月5日
  • (兼)北川保橘 海軍少佐:1917年2月5日-4月1日

艦長

  • 北川保橘 海軍少佐:1917年2月5日-1918年1月26日[25]
  • 植松練磨 海軍少佐:1918年1月26日-1919年12月1日
  • 中島直熊 海軍少佐:1919年12月1日[26]-1920年8月23日[27]
  • 奧野晃 海軍大尉:1920年8月23日[27]-10月5日[28]
  • (暫代)齋藤二朗 海軍大尉:1920年10月5日-1920年12月1日
  • 齋藤二朗 海軍少佐:1920年12月1日-1921年3月9日
  • 本田源三 海軍少佐:1921年3月9日[29]-1922年4月8日[30]
  • 野口幸一 海軍少佐:1922年4月8日[30]-1922年11月20日[31]
  • (兼)高山忠三 海軍少佐:1922年11月20日[31]-12月1日[32]
  • 和田省三 海軍少佐:1922年12月1日-1923年5月10日
  • 白石邦夫 海軍少佐:1923年5月10日[33]-12月1日[34]
  • 古瀬倉藏 海軍少佐:1923年12月1日[34]-1925年12月1日[35]
  • 小住德三郎 海軍少佐:1925年12月1日-1927年12月1日
  • 溪口豪介 海軍少佐:1927年12月1日[36]-1929年2月20日[37]
  • 隈部勇 海軍少佐:1929年2月20日[37]-1929年5月10日[38]
  • 大藤正直 海軍少佐:1929年5月10日[38]-1929年11月1日[39]
  • 清水健 海軍大尉:1929年11月1日[39]-1930年5月1日[40]
  • (兼)森可久 海軍少佐:1930年5月1日[40]-1930年5月6日[41]
  • 石河淡 海軍少佐:1930年5月6日[41]-1930年12月1日[42]
  • 宮坂義登 海軍大尉:1930年12月1日[42]-1932年11月15日[43]
  • 近野信雄 海軍大尉:1932年11月15日-1934年2月20日
  • 赤澤次壽雄 海軍大尉:1934年2月20日-1934年7月25日
  • 小西要人 海軍少佐:1934年7月25日-1934年11月15日
  • 岡林子郎 海軍大尉:1934年11月15日[44]-12月15日[45]

注釋

參考文獻

相關條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