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大屠殺
1770年3月5日事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波士頓大屠殺(英語:Boston Massacre)[1],英國稱之國王街事件(英語:Incident on King Street)是1770年發生在北美殖民地波士頓的國王街(King Street)的一個事件。美國則習慣稱之為波士頓大屠殺(英文:Boston Massacre)。英軍士兵和平民之間發生衝突,有5名平民被槍殺身亡,6人受傷。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3年5月23日) |

簡介
英國與北美殖民地在稅收上爆發了爭議,英國政府的經濟壓迫導致了殖民地人士的反感。一開始英國向北美課徵印花稅,被迫廢除後,又向輸入北美的商品如茶葉、砂糖、蘭姆酒、鉛、鐵、油漆、棉花等課徵了巨額稅金,這使得北美更是充滿不滿,許多人表示「無代表,不納稅」,要求英國國會必須賦予殖民地議員席位。1774年, 英國頒佈《不可容忍法案》 ,關閉波士頓港區,增派駐軍,撤銷麻薩諸塞區自治權,確立對殖民地的司法權。英國政府大量駐軍,以武力恫嚇殖民地人民,如波士頓就英軍四千人,但人民不過只有一萬六千人。
1770年3月5日,一名英軍軍官購買假髮後回營,但假髮店的店員愛德華‧加里克(Edward Garrick)卻誤會軍官沒付錢,於是向軍官喊叫,軍官解釋之後就打算離去,誰知道他部下的士兵休‧懷特(Hugh White)為軍官抱不平,與加里克發生口角,懷特最後打傷加里克,加里克血流如注,哀號痛哭,憤怒的圍觀民眾立刻包圍懷特。另外一名英軍軍官湯瑪士‧普雷斯頓(Thomas Preston)率領幾個士兵來解救懷特,卻遭到民眾丟擲石塊與毆打,英軍情急之下向羣眾開火,殺死了5名平民,並導致6人受傷。
約翰·亞當斯和羅伯特·崔特·潘恩在當時參與了該案的審判、辯論,約翰‧亞當斯認為士兵們並不是惡意傷人,不過,這一事件激發了英國北美殖民地的反抗,並最終導致了美國革命。[2]
前任: 老州議會大廈 |
在波士頓自由之路中的位置 波士頓大屠殺遺址 |
繼任: 法納爾廳 |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