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孔(Foramen spinosum)是人類顱底的一對孔洞,位於蝶骨棘的前方、卵圓孔的側邊,兩側各一。通過棘孔的構造有中腦膜動脈、中腦膜靜脈和下頷神經腦膜支。
棘孔常在神經外科手術中作為定位點,可藉由相對位置協助辨識其他顱底孔洞。18世紀時,賈柯柏·貝尼格納斯·溫斯洛首先描述了棘孔。
結構
棘孔位於中顱窩內,是一個貫穿蝶骨的孔洞,[1][2]:771,和卵圓孔並列為蝶骨大翼上唯二的兩對孔洞,卵圓孔則位於棘孔的前內側[2]:776。棘孔的後內側為蝶骨棘,外側為下頷窩[2]:873,後方為耳咽管[1]。
棘孔的大小和位置因人而異。沒有棘孔的人非常罕見,且通常只有單側缺失,在此情形下,中腦膜動脈由卵圓孔進入顱腔[3]。棘孔也可能邊緣不完整,估計半數的人有此現象;相反地,只有很少數的人(小於1%)有兩對棘孔,這種些人也常有兩對中腦膜動脈[1][3]。棘孔通常從蝶骨棘尖端或內側表面(靠體軸中心處)穿過蝶骨[1]。
新生兒的棘孔長約2.25公釐,寬1.05公釐;成人棘孔則長約2.56公釐,寬2.1公釐[4],平均半徑2.63公釐[5]。在一份研究棘孔、圓孔和卵圓孔發育的研究中,棘孔最早在出生後八個月、最遲在七歲前形成完整的環狀構造,多數人最終會發育成圓形[5]。蝶顎韌帶由咽弓發育而來,通常附著在蝶骨棘上,因此可能在棘孔邊緣發現這條韌帶[1][6]。
功能
臨床重要性
棘孔常因為其特殊的位置而在神經外科手術中作為定位點,用來判斷其他顱底孔洞(包括圓孔和卵圓孔)、下頜神經和三叉神經節的位置。顱內創傷手術的止血也可能涉及棘孔。[1]
歷史
18世紀時,丹麥解剖學家賈克柏·溫斯洛首次描述了棘孔,由於這個孔洞和蝶骨大翼的棘突位置相近,因此被命名為棘孔。然而,棘孔的拉丁文「foramen spinosum」在命名時使用了錯誤的詞形變化,因此字面上的意思變成了「有很多棘的孔洞」;正確的詞形變化應為「foramen spinae」,但反而比較少用[1]。
參見
本條目使用了部分解剖術語。
- 顱骨孔洞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