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5/5f/Disambig_gray.svg/25px-Disambig_gray.svg.png)
此條目的主題是
白堊紀的暹羅鱷(
Siamosuchus)。關於現代的暹羅鱷(
Crocodylus siamensis),請見「
暹羅鱷」。
暹羅鱷(學名:Siamosuchus)是種已滅絕鱷類,屬於鱷形超目的稜角鱗鱷科,化石發現於泰國東部的Sao Khua地層,年代為白堊紀早期(阿普第階之前)。
事实速览 暹羅鱷屬 化石時期:白堊紀早期, 科學分類 ...
暹羅鱷屬![](//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5/Infobox_info_icon2.svg/18px-Infobox_info_icon2.svg.png)
|
科學分類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爬蟲綱 Reptilia
|
科:
|
†稜角鱗鱷科 Goniopholididae
|
屬:
|
†暹羅鱷屬 Siamosuchus Lauprasert et al., 2007
|
種
|
- 暹羅鱷 S. phuphokensis Lauprasert et al., 2007 (模式種)
|
关闭
暹羅鱷的化石是一個部分頭骨、右半部身體的大部分、以及部分皮內成骨。暹羅鱷是由K. Lauprasert等人在2007年命名,模式種是S. phuphokensis。暹羅鱷的最近親可能是歐洲的稜角鱗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