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綁定(英語:Data binding)是將「提供器」的數據源與「消費者」綁定並使其同步的一種通用技術。這通常用兩種不同語言的數據/信息源完成,如XML數據綁定。在UI數據綁定中,相同語言但不同邏輯功能的數據與信息對象被綁定在一起(例如Java UI元素到Java對象)。[1]
![]() |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關主題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 |
![]() | 此條目翻譯自其他語言維基百科,需要相關領域的編者協助校對翻譯。 |
在數據綁定過程中,每個數據更改會由綁定到數據的元素自動反射。術語「數據綁定」也指一個外部數據表示隨元素更改產生變化,並且底層數據自動更新以反映此更改。舉例來說,對一個文本框的更改可能修改其根源的數據值。[2]
數據綁定框架和工具
- DSharp第三方數據綁定工具
- OpenWire Visual Live Binding - 第三方可視數據綁定工具
- LiveBindings
- AngularJS
- Backbone.js
- BindingJS
- Datum.js[3]
- EmberJS
- 通用數據綁定器
- KnockoutJS
- React
- SAPUI5、OpenUI5
- Vue.js
- AKABeacon iOS數據綁定框架
參見
- 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
- XML數據綁定
- UI數據綁定
- 綁定屬性
參考資料
拓展閱讀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