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海翼龍屬(屬名:Thalassodromeus)是種大型翼龍類,化石在巴西東北部發現。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19年7月17日) |
掠海翼龍屬 化石時期:白堊紀前期,
| |
---|---|
飛行中的掠海翼龍的想像圖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蜥形綱 Sauropsida |
目: | †翼龍目 Pterosauria |
科: | †掠海翼龍科 Thalassodromidae |
屬: | †掠海翼龍屬 Thalassodromeus Kellner & Campos, 2002 |
模式種 | |
塞氏掠海翼龍 Thalassodromeus sethi Kellner & Campos, 2002
| |
種 | |
|
在2002年,亞歷山大·克爾納(Alexander Kellner)等人將化石進行敘述、命名,模式種是塞氏掠海翼龍(T. sethi)。屬名在古希臘文意為「海上奔跑者」,意指牠們可能在海面上捕食魚類,類似現代剪嘴鷗;種名則是以古埃及戰神賽特為名,因為掠海翼龍有類似的頭部形狀。但在2006年,其他研究人員提出克爾納可能把賽特、阿蒙這兩神的外型搞錯[1]。
正模標本(編號DGM 1476-R)是一個嚴重損壞的頭顱骨,發現於巴西東北部的桑塔納組(Santana Formation)。牠們生存於約1億800萬年前的白堊紀早期。掠海翼龍與牠們的大型近親古神翼龍共同生存於同一領空。掠海翼龍因為牠們的巨大頭部冠飾而著名,頭冠從吻突尖端延伸到頭顱骨後方,頭顱骨的長度為1.42公尺,而頭冠佔了75%的表面。吻突尖、缺乏牙齒。牠們翼展長4.5公尺[2]。目前並不清楚冠飾的功能,它能用來吸引異性、鑑定物種身分、或是調節體溫。
另一個下頜碎片(編號DGM 1476-M)被歸類於掠海翼龍,體型較大,翼展估計約5.3公尺。另一個頜部骨頭(編號SAO 251093)曾被非正式命名為新種,"T. oberli",但之後被編入於塞氏掠海翼龍[3]。
亞歷山大·克爾納認為,掠海翼龍會以類似現代剪嘴鷗(Skimmer)的方式獵食;飛行時將下頜拖曳到水裡,捕抓水面的魚類。之後研究根據掠海翼龍與其他大型翼龍類的頭部與頸部結構,提出牠們的頭部、嘴部要經過水面時,必須消耗大量的動力,因此牠們能以作出這種動作[4]。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