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爾德斯海姆的聖瑪利亞主教座堂和聖米迦勒教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希爾德斯海姆的聖瑪利亞主教座堂和聖米迦勒教堂指位於希爾德斯海姆的聖瑪利亞主教座堂(德語:Hildesheimer Dom St. Mariä Himmelfahrt)與聖米迦勒教堂(德語:Michaeliskirche),於198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遺產。
聖瑪利亞主教座堂
西元872年主教阿爾特夫依德(Altfrid)奠基,西元1010年到1022年由主教聖本華(Bernward von Hildesheim)建築聖彌額爾教堂,並於1046年擴建聖瑪利亞主教座堂。至今由貝爾瓦德所建的主教座堂村(Domhof),仍可看到「本華式」規劃,清晰的村落結構。
二次大戰時整個主教座堂全部損毀,直至1950年到1960年再重建,此中去掉巴洛克式的裝潢,以早期羅馬式為重建重點。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1/HildesheimDom.jpg/640px-HildesheimDom.jpg)
聖米迦勒教堂
聖米迦勒教堂建於1010至20年間,遵循對稱設計,有兩個半圓拱後殿,這是老薩克森的奧圖羅馬式建築,它的內裝,特色是其木造天花板與油漆泥灰粉刷裝飾,還有其著名的青銅門片與本華青桐柱,連同聖瑪利亞主教座堂的文物,是神聖羅馬帝國羅馬式教堂建築典範中的瑰寶[1]。
該世界遺產被認為滿足世界遺產登錄基準中的以下基準而予以登錄:
- (i)表現人類創造力的經典之作。
- (ii)在某期間或某種文化圈裡對建築、技術、紀念性藝術、城鎮規劃、景觀設計之發展有巨大影響,促進人類價值的交流。
- (iii)呈現有關現存或者已經消失的文化傳統、文明的獨特或稀有之證據。
參考資料
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