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膠帶(英語:Duct tape),或稱鴨子膠帶導風管膠帶大力膠帶牛皮膠帶防水布膠帶,是一種含有布層的感壓黏性膠帶,通常在外層包有聚乙烯,使膠布具防水功效。一般綑成一卷,常用於大範圍場地作黏貼或定點標示作用。

Thumb
一捲灰色的防水布膠帶。

歷史

「Duct tape」(結尾是字母t)原稱「Duck tape」(結尾是字母k),源自於「Cotton duck」,duck為荷蘭語doek盎格魯化的變形,為一種比帆布更緊密編織的布料,材質多為,抗拉耐磨,當時多用於製作鞋子與衣物。長條形的Cotton duck布料就叫Cotton duck tape,也用來包裹纜或電導體來防止鏽蝕或磨損,例如1902年,支撐曼哈頓大橋的鋼纜是先塗上亞麻籽油,再用duck tape布條包覆,最後才裝設定位。[1] 以上都還未加上黏膠層,不是現代意義上的「膠」帶,只是單純的棉布帶,所以包不緊。

二戰期間的1943年,在軍械工廠工作的Vesta Stoudt寫給羅斯福總統一封信,說明她在工廠負責包裝彈藥箱,但她認為彈藥箱當時的密封方式,讓士兵們很難在匆忙中打開它們,所以她創造了一種織物膠帶並加以測試過,可以減少彈藥箱的開箱時間。[2]此信得到了羅斯福總統的認可,並轉交到了戰時生產委員會,委員會指派了Revolite公司來開發這項產品,.[3]最後開發出了一項可以用手撕而不需剪刀裁斷的產品。這個未命名的產品由Cotton duck布、聚乙烯、以及橡膠為基底的灰色黏著物所製成。[4][5][6][7][8][9]此膠帶很容易貼撕,很快地就用於修復載具與武器上。[5]這種膠帶當時製成消光橄欖綠色。

軍人們稱這種膠帶為「Duck tape」[10],這個稱呼的來源有多種說法,包括:是由duck布做的膠帶;或因為其防水的特性就像鴨子羽毛一樣;甚至也有來自1942年的兩棲軍用載具DUKW(發音為duck)的說法。[11]

二戰後,這種布膠帶在五金行販售,作為居家維修使用。1950年代,此膠帶製成銀灰色,因其耐用、防水且黏性穩定的特點,常用來纏繞通風管道(duct)這種一般膠帶無法勝任的高低溫管路,[10]因此又有了「Duct tape」的稱呼。

規格

當代的布膠帶由稀鬆布(scrim,由棉、聚酯、尼龍、人造絲或玻璃纖維網狀物織物製成,用以提供強度)、低密度聚乙烯、黏貼塗層製成。它的常見寬度為1.9英寸(48公釐)或2英寸(51公釐)。常見顏色有黑色、銀灰色或啡色,但其他顏色與寬度亦會製造。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