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淮洲(1912年8月29日—1934年12月15日),又名尋波中國湖南瀏陽人,中國工農紅軍將領,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

Quick Facts 尋淮洲, 出生 ...
Close

生平

尋淮洲1927年參加秋收起義,並加入中國共青團,1928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29年升任紅四軍排長,因作戰英勇,1930年即升任團長,12月30日,尋淮洲在第一次反圍剿戰爭龍岡戰鬥中生擒國民革命軍第十八師師長、前線總指揮張輝瓚

1932年3月,尋淮洲升任紅一軍團紅十五軍45師師長,12月任紅二十一軍軍長。1933年6月紅軍改編後,任紅三軍團第五師師長,同年10月調任紅七軍團軍團長。

1934年7月,紅7軍團受命組成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從中央蘇區的東部出發,向閩、浙、贛、皖諸省國民黨後方挺進,並曾一度攻占羅源、穆陽、慶元、清湖、常山等城鎮。

1934年11月,與紅十軍會師後,兩軍整編為紅十軍團,因為與原紅七軍團政治委員樂少華頗有矛盾,尋被降職為第十九師師長。12月6日,尋淮洲所部綁架牧師師達能夫婦(John Cornelius Stam),勒索2萬元未果,7日將師達能夫婦斬首,二月大的嬰兒為當地教友所救。[1][2][3]12月14日,尋淮洲在安徽黃山譚家橋戰鬥中,尋親率敢死隊奪占制高點,中彈負重傷,次日身亡。

紀念

1938年5月新四軍第一支隊司令陳毅途經茂林時為尋淮洲所寫碑文如下,現刻於涇縣茂林鎮尋淮洲烈士紀念碑上:[4]

尋淮洲同志,湖南瀏陽人,農家子,參加民十五年到十七年中國大革命,由農民自衛軍追隨毛澤東同志轉入紅軍第四軍,任戰鬥員排連營長之職,屢功晉升至紅七軍軍團長。民國二十三年冬,隨方志敏同志率抗日先遣隊轉戰皖南譚家橋戰役負傷,至茂林鎮傷重不救身死。尋同志為紅軍青年將校,以游擊戰鬥稱著。畢生為革命利益、民族利益犧牲到底,在足為抗日戰士之楷模。民二十七年夏,新四軍出發東線殺敵,道經茂林,為修治墓道立碑以示不忘,且為完成其遺志而奮鬥。目前抗日鬥爭已成為全國人民之神聖事業,國共兩黨由過去對立變為親密合作一致對外,前線戰局日益開展,全部勝利可期,中華民族獨立解放之基礎已奠,謹以此告慰尋同志。新四軍全體指戰員應更進一步以東線勝利、驅逐日寇回答先烈,庶幾無愧。


陳毅謹志
新四軍第一支隊全體指戰員敬立
中華民國二十七年五月十五日

注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