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靈頓兵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威靈頓兵房map

威靈頓兵房(英語:Wellington Barracks)曾經是香港金鐘花園道以東的一個軍營。由於金鐘一帶有許多駐港英軍軍營,故此威靈頓兵房於1970年代交還予港英政府作民用。軍營於該時停用,1980年代中期拆除,並在原址興建夏慤花園

事实速览 威靈頓兵房 Wellington Barracks, 座標 ...
威靈頓兵房
Wellington Barracks
香港
Thumb
威靈頓兵房 Wellington Barracks
威靈頓兵房
Wellington Barracks
威靈頓兵房在香港的位置
座標22.278°N 114.166°E / 22.278; 114.166
類型軍營
歷史
建於約1850年
用途英國陸軍部
使用時期1850年-1990年
关闭

歷史

原初醫院(1841年)

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英國於1841年佔領香港,並於一年後以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當時的港英政府在政府山腳和灣仔之間選擇土地作軍事用途[1][2]駐港英軍於1841年1月(或4月)利用竹棚搭建了皇家海軍醫院[3]。然而,六個月後一個颱風襲擊香港,以竹棚搭建的醫院即毀於風暴之中[4]

威靈頓炮台

於1842年,「五槍炮台」在地台上出現,位置是現時的夏慤花園。自1854年起,該位置被列為「威靈頓炮台」,以第一代威靈頓公爵阿瑟·韋爾斯利命名。自1900年代起,炮台不再在地圖上顯示[5]

Thumb
威靈頓軍營1910年代

軍營

新的軍營是駐港英軍在金鐘興建的若干軍營之一,這些軍營包括美利兵房域多利軍營添馬艦金鐘船塢[6][7]。威靈頓兵房位於花園道以東[8],曾經位於香港島北面維多利亞港海濱,並設有直達軍營以北的海堤[5](然而,現時該地位置已經因多次填海而位於內陸)。威靈頓兵房與域多利軍營以一系列跨過金鐘道的纜索連接,用途在兩個軍營之間運送彈藥[9]

1890年,威靈頓兵房大樓頂端正中央設立了一個金色大鐘,以便在軍營內校正時間。該金色大鐘後來成為地名金鐘的來源[8][10]

1910年,威靈頓兵房首次有電力供應[11]

1945年9月7日,佔領日軍投降後,英國皇家海軍重新興建海軍基地,並在威靈頓兵房設立添馬艦,該土地由駐港英軍騰出[12]

隨著香港逐步發展,威靈頓兵房所在地日漸出現更大問題。威靈頓兵房將中環灣仔分割[1],由於在軍營範圍發展並不可行[2],迫使發展商只在軍營以東的皇后大道東興建住宅和商業設施[1]。因此,港英政府多次向駐港英軍嘗試取得土地以連接兩地,但不得要領[7]

1959年,港英政府向英國陸軍部支付2400萬港元以釋出威靈頓兵房的土地[5]

駐港英軍在1970年代末軟化,將土地交還予港英政府[1][7][來源請求]。威靈頓兵房與域多利軍營都在1980年代中拆除,並在域多利軍營原址的部分土地上興建了新的太古廣場,1990年開放[13]。而威靈頓兵房原址拆除,1970年代成為興建地鐵金鐘站的地盤,剩餘部分重建為夏慤花園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