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托·法蘭克(荷蘭語:Otto Frank,1889年5月12日—1980年8月19日),全名奧托·海因里希·「皮姆」·法蘭克(Otto Heinrich "Pim" Frank),生於德國法蘭克福,猶太人,瑞士商人。他是安妮·弗蘭克和瑪戈·法蘭克的父親。作為他家在大屠殺之後唯一倖存的成員,他繼承了安妮的日記手稿,並安排了該日記的出版。
奧托·弗蘭克 Otto Frank | |
---|---|
出生 | 奧托·海因里希·法蘭克 1889年5月12日 德意志帝國普魯士王國法蘭克福 |
逝世 | 1980年8月19日 瑞士巴塞爾鄉村州比爾斯費爾登 | (91歲)
死因 | 肺癌 |
國籍 | 德國(後撤銷)、瑞士、荷蘭 |
職業 | 銀行家,香料商[1] |
信仰 | 猶太教 |
配偶 | 埃迪特·霍倫德(Edith Holländer,1925年—1945年) 埃爾弗里德·蓋林格(Elfriede Geiringer,1953年—1980年) |
兒女 | 瑪戈·法蘭克(Margot Frank) 安妮·弗蘭克(Anne Frank) |
父母 | 米夏埃爾·弗蘭克(Michael Frank) 阿莉塞·施特恩·弗蘭克(Alice Stern Frank) |
軍事生涯 | |
效命 | 德意志帝國 |
軍種 | 德意志帝國陸軍 |
服役年份 | 1915–1918 |
軍銜 | 中尉 |
參與戰爭 |
生平
奧托·弗蘭克出生在一個富有的猶太人家庭。在家裡身為次子[2]。哥哥是羅伯特·弗蘭克(Robert Frank),弟妹分別是赫伯特·弗蘭克(Herbert Frank)、海倫妮·(萊尼)·弗蘭克(Helene (Leni) Frank)[3]。奧托·弗蘭克是知名的家具設計師讓-米歇爾·弗蘭克)的侄子。奧托·弗蘭克也是扎哈里亞斯·弗蘭克(Zacharias Frank)的孫子之一。1908年到1909年,奧托·弗蘭克在德國海德堡學習經濟學,並曾在美國紐約市梅西百貨公司工作[4]。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奧托·弗蘭克在德意志帝國軍隊服役。1915年8月,他在美因茨一個補給站接受訓練後,在西線戰場的一個炮兵部隊服兵役,該部隊中的大多數士兵是數學家和測量師。1916年,作為測距員在索姆河戰役中配屬於步兵,1917年在前線被提升為中尉,隨後參加康布雷戰役[4][5]。
戰爭結束後,他在其家族的銀行工作,直到該銀行在1930年代初倒閉。1925年5月12日在生日當天,在法蘭克福和埃迪特·霍倫德(Edith Holländer)結婚,埃迪特·霍倫德是廢金屬及工業品供應業務的繼承人。他們的長女瑪戈·弗蘭克在1926年2月16日出生,其後是他們的次女安妮·弗蘭克在1929年6月12日出生[6]。
隨着納粹主義思潮在德國的興起,反猶太法令鼓勵對猶太人和家庭的攻擊,奧托決定將家人疏散到更安全的西歐。1933年8月,他攜家人遷居德國亞琛,妻子的母親住在那裡,這次遷居是為最終搬遷到荷蘭阿姆斯特丹做準備。1938年,弗蘭克一家從德國逃往荷蘭。奧托在阿姆斯特丹開設一家「Opekta」公司,出售香料和果膠用於製造果醬。1940年5月德國入侵荷蘭後,奧托通過將控制權轉移給非猶太人而使他的業務看起來「雅利安化」。
1938年和1941年,奧托·弗蘭克試圖使家人獲得移民到美國或古巴的簽證。但由於美國對歐洲移民簽證的極為嚴苛的規定,弗蘭克一家和千千萬萬遭受納粹迫害的歐洲猶太人都未能獲得美國簽證(後來他們大部分死在納粹集中營)。1941年12月1日,古巴給予奧托本人單程簽證,但不知道他是否真的拿到了該簽證。僅僅十天後,納粹德國和法西斯意大利對美國宣戰,該簽證被取消[7][8][9]。
1942年7月6日,53歲的奧托·弗蘭克將家人藏在Opekta房屋的後方房間(現為安妮·弗蘭克之家博物館)。不久又有幾位猶太人也來躲藏。他們的故事被奧托·弗蘭克的女兒安妮·弗蘭克記錄在日記里(即《安妮日記》)。他們在此躲藏兩年,直到1944年8月被發現遭到逮捕,這也許是一個匿名叛徒告密者向當局舉報,或者是因為當局在調查另一件事時偶然發現[10][11]。奧托·弗蘭克及家人,以及他藏匿的四個人,還有協助藏匿的庫格勒(Kugler)、克萊曼(Kleiman)被黨衛軍官員卡爾·西爾貝鮑爾遭到逮捕被監禁在阿姆斯特丹後,這些猶太人囚犯被送往荷蘭的過境集中營韋斯特博克中轉營,最後被送往奧斯威辛集中營。在奧斯威辛集中營期間,奧托·弗蘭克寫信給他在瑞士的母親,她於1933年在希特勒上台後逃到瑞士[2][12]。在奧斯威辛集中營,1944年9月奧托·弗蘭克與他的妻子和女兒永遠分離。妻子埃迪特·霍倫德在奧斯威辛集中營中去世。兩個女兒瑪戈和安妮被轉移到伯根-貝爾森集中營,瑪戈與安妮在營地被盟軍解放前因罹患斑疹傷寒不幸病逝。當奧托·弗蘭克於1945年1月27日被蘇聯紅軍解放時,他被送到男收留所,發現自己在病房裡。他在此後六個月返回荷蘭開始尋找他被捕的親朋好友。到1945年底,他得知妻子與女兒們的命運,也知道自己是那些藏在Opekta房屋內藏身處的人中唯一的倖存者。
次女安妮·弗蘭克的過世在1945年夏季被確認後,她遺留的日記和文件被梅普·吉斯交給奧托,這些日記和文件是梅普·吉斯從被搜查過的Opekta房屋內藏身處找到並保護起來。奧托收到之後在一段時間內並沒有閱讀它們,但最終開始為他在瑞士的親戚謄寫這些文件將它們從荷蘭語譯出。別人說服他相信安妮的寫作揭示許多在納粹統治下遭受迫害的人的經歷敦促他考慮出版。他把日記的文章打印成一部手稿並刪改他認為過多涉及家人隱私的部分或太平常以至引不起一般讀者興趣的部分。該手稿交由荷蘭歷史學家揚·羅梅恩(Jan Romein)閱讀,他於1946年4月3日在《Het Parool》報上發表了對該手稿的評論。這吸引阿姆斯特丹接觸出版社(Amsterdam's Contact Publishing)的興趣,並在1946年夏接受出版。奧托被視為該手稿的共同作者。 1947年6月25日,次女安妮的日記的第一個荷蘭文版以「Het Achterhuis」(意思是「後宅」)為標題出版。日記出版後大受歡迎。1952年英文譯本面世。隨後由其改編的戲劇和電影也相繼面世。
1953年11月10日在阿姆斯特丹,奧托與過去在阿姆斯特丹時的一位鄰居埃爾弗里德·蓋林格(Elfriede Geiringer,1905年—1998年)結婚[13]。埃爾弗里德也是奧斯威辛集中營的倖存者。婚後他們雙雙移居瑞士巴塞爾。在那裡奧托擁有家庭包括親戚的孩子。
為了回應貼在阿姆斯特丹Opekta房屋(也就是弗蘭克一家戰時的藏身處)上的拆除令,奧托·弗蘭克和約翰內斯·克萊曼於1957年5月3日幫助建立安妮·弗蘭克基金會,主要目的是保存和恢復該建築物,允許其向公眾開放。在公共捐贈的幫助下該建築(及其相鄰建築)由基金會購買下來。1960年5月3日該建築作為博物館「安妮·弗蘭克之家」開幕。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