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曾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夏曾佑(1863年—1924年)[1],字穗卿,號碎佛,筆名別士浙江杭州人。清末民初學者。夏鸞翔之子。

生平

清朝光緒十六年(1890年),夏曾佑中進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2],光緒十八年五月,散館,著以部屬用[3],授禮部主事。後與梁啓超譚嗣同等人來往密切,並參加了維新派的活動。1895年,居於上海,發表評論於《時務報》。1895年底,到天津,和嚴復等人創辦《國聞報》。戊戌變法失敗後,奉派赴安徽祁門縣任知縣,後因母親去世,轉而在家居喪。其間開始研究中國古代史,著《最新中學中國歷史教科書》,後改稱《中國古代史》,根據歷史進化將中國歷史分為三期,被稱為中國近代史學史中的「第一部有名的新式通史」。1905年,清朝為實行預備立憲載澤五大臣出洋考察,夏曾佑任隨員。考察完畢歸國後,歷任泗州知州、兩江總督署文案。[4]

辛亥革命後,1912年5月至1915年7月曾任北京政府教育部社會教育司司長,後改任京師圖書館館長。[4] 1924年,夏曾佑逝世。[4]

評價

夏曾佑與梁啟超譚嗣同嚴復等友好,梁啟超譽為「晚清思想界革命的先驅者」,視為「少年做學問最有力的一位導師」。夏氏在佛學研究,和歷史撰述,都有成就,五十以後,棄書不觀,謂天下無可讀之書,無可談之人,自謂「孫仲容吾敬之,章枚叔吾畏之,嚴幾道吾友之。」

著作

  • 中國古代史(原名《中國歷史教科書》)
  • 夏別士先生遺詩
    • 夏別士先生詩稿
    • 夏曾佑遺詩
    • 夏曾佑穗卿先生詩集
  • 夏曾佑集

家庭

動物學家「老蓋仙」夏元瑜即其子。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