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體或哥特體(英語:Blackletter,德語:Gebrochene Schrift)是約1150年起至17世紀在西歐廣泛使用的字體[1],特點是非常誇張華麗。在德國,哥特體沿用至二戰結束。德文尖角體為哥特體的典型字體,在西方有時指代全部哥特體;有時也稱為「老英文字體(Old English)」。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17年8月) |
起源
卡洛林小草書體是哥特體的直接祖先。12世紀的歐洲識字率逐漸升高,人們對不同領域書籍的需求量增大。與此同時,新的大學紛紛成立。與以往書法通過經書等宗教作品發展不同的是,每個大學還會在商業、法律、語法、歷史等領域製作書籍。
這些書需要快速印刷以滿足需求。卡洛林書體(Carolingian)雖效果清晰可辨,但因不適合密集勞動,效率低下。在那個書寫材料昂貴的時代,卡洛林體龐大的體積也會消耗大量的手稿空間。早在11世紀,卡洛林體的變種就已經出現。到12世紀中葉,一種既明顯可辨又能快速書寫的字體在法國東北部和低地國家孕育而生,這就是哥特體。
Unicode
數學用的哥特體(Fraktur)字母在Unicode的數學字母數字符號區段,分為U+1D504-1D537和U+1D56C-1D59F(粗體)兩個區間。字母長s則收錄於字母式符號區段(在 U+017F)。
這些字母通常僅用於數學,用來與其他字體的字母形成比對。一般用途的文字選擇哥特類字體即可。
- 𝔄 𝔅 ℭ 𝔇 𝔈 𝔉 𝔊 ℌ ℑ 𝔍 𝔎 𝔏 𝔐 𝔑 𝔒 𝔓 𝔔 ℜ 𝔖 𝔗 𝔘 𝔙 𝔚 𝔛 𝔜 ℨ
𝔞 𝔟 𝔠 𝔡 𝔢 𝔣 𝔤 𝔥 𝔦 𝔧 𝔨 𝔩 𝔪 𝔫 𝔬 𝔭 𝔮 𝔯 𝔰 𝔱 𝔲 𝔳 𝔴 𝔵 𝔶 𝔷 - 𝕬 𝕭 𝕮 𝕯 𝕰 𝕱 𝕲 𝕳 𝕴 𝕵 𝕶 𝕷 𝕸 𝕹 𝕺 𝕻 𝕼 𝕽 𝕾 𝕿 𝖀 𝖁 𝖂 𝖃 𝖄 𝖅
𝖆 𝖇 𝖈 𝖉 𝖊 𝖋 𝖌 𝖍 𝖎 𝖏 𝖐 𝖑 𝖒 𝖓 𝖔 𝖕 𝖖 𝖗 𝖘 𝖙 𝖚 𝖛 𝖜 𝖝 𝖞 𝖟
註:並非所有瀏覽器可以正常顯示以上字母
參見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