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密森協定(英語:Smithsonian Agreement)指1971年12月,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西方十國集團所達成的新的國際貨幣制度的協定。由於會議在史密森尼學會召開而得名[1]。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關主題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 (2017年1月21日) |
協定目的
企圖在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調整美元價格,在相對寬鬆的情況下重新建立一個新的準布雷頓森林體系。
協定出台背景
1971年8月15日,尼克森宣布實行新經濟政策,停止按照布雷頓森林體系規定的35美元兌換一盎司黃金,以及加征10%進口附加費等其他經濟政策調整。這引發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被稱作尼克森衝擊。 美國在新政策推行後,參加了與其發達國家盟友的談判,商談各發達國家的貨幣升值事宜,從而適應美元政策的變化。 1971年12月西方十國集團於史密森尼學會展開談判,簽署了史密森協定。協定中,西方各發達國家同意將自己的貨幣相對美元升值。[2]
協定的主要內容
協定的效果
- 並未消除對美元的信任危機
- 未能阻止美國國際收支繼續惡化
協定的結束
1973年第八次美元危機爆發後,美元對黃金再次貶值,協約各國先後放棄該協定,採用浮動匯率制,該協定挽救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嘗試徹底失敗。
尼克松總統推行的史密森協定,僅僅具有短期的效果,黃金資產開始升值,1971年達到每盎司$44.20,1972達到每盎司$70.30,並且還在繼續升值。1972年,嚴重貶值的黃金官價也被拋棄了。1973年美元相對黃金的官價再次貶值,每盎司黃金官價由$38.02提升到$42.22[1]。與此同時,美元對歐洲各主要貨幣也發生了進一步的貶值。「史密森協定體系」於1973年3月走向盡頭,最後關頭美元相對黃金的官價跌到每盎司$44,之後美元掛鉤黃金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就此壽終正寢。各主要貨幣互相之間開始採取浮動匯率制度,當時各國政府控制匯率在史密森協定規定匯率值的上下2%區間內浮動的努力遇到很大困難,最終導致建立在市場供求關係基礎上的浮動匯率制度的出台。少量貨幣在1973年3月前就採取了浮動匯率制度,如英鎊。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