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印度數學在公元前1200年[1] 於印度次大陸[2]出現,到18世紀結束。在印度數學的古典時期(公元400年至1200年),阿耶波多、婆羅摩笈多、婆什迦羅第二和伐羅訶密希羅等學者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印度數學首先記錄了今天使用的十進制[3]。[4]印度數學家早期的貢獻包括對0作為數字的概念的研究[5],負數,[6]算數,以及代數。[7]另外,三角學[8] 在印度更加先進,特別是發展出了正弦和餘弦的現代定義。[9]這些數學概念被傳播到中東,中國和歐洲[7],從而導致了進一步的發展,形成了現在許多數學領域的基礎。
此條目目前正依照其他維基百科上的內容進行翻譯。 (2019年8月11日) |
古代和中世紀的印度數學作品,都是用梵語寫成,通常由稱作契經的一部分組成,在其中為了幫助學生記憶,用極少的字詞陳述了一些規則和問題。在這之後是第二部分,包括一篇散文評論(有時是來自不同學者的多篇評論),其更詳細地解釋了問題並為解決方案提供了更多的理由。在散文部分,形式(和記憶)比起其涉及的思想來說並不是很重要。[2][10]在公元前500年之前,所有的數學作品都是由口頭傳播,之後同時以口頭和手稿的形式傳播。現存的印度次大陸上最古老的數學文獻是寫在樺樹皮上的巴赫沙利手稿,它在1881年於巴赫沙利村被發現,靠近白沙瓦(現位於巴基斯坦)並可能來自公元7世紀。[11][12]
印度數學的後期里程碑是公元15世紀喀拉拉邦學派的數學家對三角函數(正弦,餘弦和反正切)的級數展開的發展。 他們的卓越工作,在歐洲發明微積分之前兩個世紀完成,提供了現在被稱為冪級數的第一個例子(除了等比數列)[13] 。 然而,他們沒有制定出系統的微分和積分理論,也沒有任何直接證據證明他們的結果是在喀拉拉邦以外傳播的[14][15][16][17]。
在摩亨佐-達羅、哈拉帕與其他幾個印度河流域文明的遺址中,都發現了使用"實用數學"的證據。他們使用4:2:1的比例製造磚頭,此作法被認為有利於磚頭結構的穩定性。他們使用了標準化的砝碼,以比例:1/20, 1/10, 1/5, 1/2, 1, 2, 5, 10, 20, 50, 100, 200與500進行製作,其中的一單位的重量約等於28克。他們大量生產有規則形狀的砝碼,有六面體、桶形、錐形與柱形,從而展示出對於基本幾何的理解。[18]
印度文明的居民曾試圖對於長度量測進行高精準度的標準化。他們設計出了摩亨佐達羅尺,尺上的單位長度約為3.4公分,並且再分割成十等分。古代摩亨若達羅的磚頭尺寸通常是此單位長度的整數倍。[19][20]
在洛沙爾(Lothal,2200 BCE)與卓拉維拉(Dholavira)發現的貝殼製中空柱狀物體上面有8個裂縫,被認為可用來製作羅盤,證明了能在平面上測量角度的能力,並可藉此確定星星的位置進行導航。[21]
吠陀時期的宗教文本提供了使用大數的證據。在《夜柔吠陀》(公元前1200-900年)文本中,包含的數字高達1012。[1]
耆那學者認為世界是永恆的,只有形式上的變化,與婆羅門教創造萬物的理論不同。耆那教由筏陀摩那在前6世紀創立,但耆那數學著作大部分是在前6世紀後撰寫的。耆那學者將數字分為三類。
耆那重要數學家包括賢臂(英語:Bhadrabahu)(Bhadrabahu,卒於公元前298年),他是兩部天文著作的作者。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