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卡庫伊王朝(Kakuyids,波斯語:آل کاکویه,也可拼成Kakwayhids、Kakuwayhids、或Kakuyah)是個信奉伊斯蘭教什葉派德萊木人所建立的王朝,統治區域包括波斯西部、吉巴爾、以及庫爾德斯坦(統治期間約公元1008年到1051年)。王朝後來在約公元1051年到1141年間開始成為亞茲德,伊斯法罕、和阿巴爾古的阿德貝格(總督)。他們與白益王朝有聯姻關係。[1]
許多學者認為卡庫伊王朝是德萊木人,與賽義德·席林[2][3][4]有親戚關係,賽義德·席林出身於德萊木人[4][5]的巴文德王朝。[4][6][7]
卡庫伊王朝在1008年,或更早時就從賽義德·席林取得控制伊斯法罕的權利,賽義德·席林在白益王朝的兩個年幼兒子 - 在雷伊的馬茲德· 道萊和在哈馬丹的薩馬德·道萊在位時,實施攝政(等同實際統治者)。負責控制伊斯法罕的是位名為穆罕默德·伊本·魯斯塔姆·杜什曼齊亞爾的軍事將領。隨著時間流轉,這位軍事將領實質上變得獨立,不受白益王朝的節制。
穆罕默德·伊本·魯斯塔姆·杜什曼齊亞爾有時是白益王朝的盟友;例如,當沙姆斯·道萊在哈馬丹碰到叛亂時,他向卡庫伊人尋求幫助。沙姆斯·道萊去世後不久,由兒子沙馬爾·道萊繼位,而卡庫伊人入侵,於1023或1024年拿下哈馬丹。他們隨後繼續前進,並從安納茲德王朝手中奪取哈爾萬。統治法爾斯和伊拉克的白益王朝君王穆沙拉夫·道萊,迫使卡庫伊人從哈爾萬撤離,但卡庫伊人保住哈馬丹。雙方之間諦和,最終還建立婚姻同盟。
穆罕默德·伊本·魯斯塔姆·杜什曼齊亞爾的長子法拉穆茲於1041年繼位,法拉穆茲的統治被塞爾柱人所打斷,塞爾柱人對伊斯法罕進行長達一年的圍攻後,於1051年或1052年攻克這座城市,但塞爾柱人仍把亞茲德及阿巴爾古兩地留給法拉穆茲,當作他的領地。穆罕默德·伊本·魯斯塔姆·杜什曼齊亞爾最小的兒子伽薩斯普一世取得哈馬丹的統治權,作為法拉穆茲的附庸,他卒於1051/52年。伽薩斯普二世(阿里·伊本·法拉穆茲之子)在1095年成為卡庫伊王朝的新埃米爾,他後來在卡特萬之戰中被殺。[8]。
卡庫伊王朝在他們的統治期間,以建造清真寺,運河,還有構築防禦工事而聞名。
卡庫伊王朝之後的亞茲德由與其有聯姻關係的亞茲德的阿德貝格小王朝繼續統治,到1319年為止。
夏溫 (夏溫三世Sharwin III?) | |||||||||||||||||||||||||||||||||||||||||||||||||||||||
賽義德·席林 | 穆罕默德·伊本·魯斯塔姆·杜什曼齊亞爾 | ||||||||||||||||||||||||||||||||||||||||||||||||||||||
穆罕默德·杜什齊亞爾 | |||||||||||||||||||||||||||||||||||||||||||||||||||||||
法拉穆茲 | 伽薩斯普一世 | Abu Harb | |||||||||||||||||||||||||||||||||||||||||||||||||||||
阿里·伊本·法拉穆茲 | |||||||||||||||||||||||||||||||||||||||||||||||||||||||
伽薩斯普二世 |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