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劉偉仁(1963年3月23日—2011年6月23日),桃園市人。歌手,也是詞曲創作人與製作人,知名作品有薛岳《如果還有明天》、彭佳慧《敲敲我的頭》等。
劉偉仁小學開始學習古典鋼琴,初中學習古典吉他,奠定他日後的音樂基礎。多才多藝的劉偉仁就讀國立師大附中時,便組成「激蕩合唱團」(合唱團即今日所謂樂團)在校內外表演,是校園裡的風雲人物;此外也是擊劍好手,曾代表母校參賽,奪得全國擊劍比賽高中組個人組冠軍。
1982年,劉偉仁以19歲之齡獲邀擔任李亞明《透明人》專輯的製作人,並帶領「藍天使合唱團」隨著李亞明巡迴演出;也因為李亞明的關係,劉偉仁認識了「幻眼合唱團」主唱薛岳,結為好友,曾為薛岳的專輯創作多首詞曲。薛岳過世後,劉偉仁也一度接手擔任「幻眼合唱團」主唱。
劉偉仁的才華獲得劉文正賞識,曾邀請他擔任飛鷹唱片音樂總監,也是旗下藝人「飛鷹三姝」(裘海正、方文琳、伊能靜)的音樂老師,隨著飛鷹三姝巡迴演出。[1]
1989年,薛岳得知自己罹患肝癌,來日無多,加緊策劃最後一張個人專輯《生老病死》。專輯概念分為生、老、病、死四個部分,劉偉仁分配到「死」的部分,他以貼近薛岳當時的身心狀態,為好友寫下《如果還有明天》一曲,傳達對生命的珍惜與熱愛,成為華語流行樂壇的經典作品。
《如果還有明天》後來也收入劉偉仁的個人專輯與其他合輯,譚詠麟曾翻唱為粵語歌《過活》,信樂團、賴銘偉等歌手陸續翻唱過此曲,盛行不衰。
劉偉仁長年有眼角膜病變、氣胸等宿疾纏身,又染上酗酒、嗑藥等惡習,加上對音樂未來感到無望,思想越發偏激。解嚴後,劉偉仁無故被台北市警察硬逼剪去長髮,這起剪髮風波讓他更加憤世,多次以上吊、跳樓等方式尋死不成,徒增身體折磨。在女友的陪伴與宗教的力量下,才逐漸走出這段低潮歲月,持續在音樂路上奮鬥[2]。他重返EZ5駐唱十餘年,駐店年資僅次於黃小琥。[3]
2006年,劉偉仁實現多年的理想,開辦「劉偉仁聲音藝術學校」,希望透過教育傳承,廣布音樂的種子,讓優良的音樂觀念得以向下一代紮根,因此也被尊稱為「劉校長」。
2011年4月,劉偉仁惡性腫瘤病發送醫,腫瘤壓迫脊椎神經,導致下半身癱瘓;經診斷肝臟、肺部也出現腫瘤[4]。因無力負擔龐大醫藥費,演藝圈友人舉辦了「向劉偉仁致敬」聯合演唱會[5]、「因愛活著」演唱會[6],為他募款祈福。演唱會結束不過數日,劉偉仁於6月23日病逝[7],享年48歲,7月2日舉辦追思會,遺體火化葬於金山基督教平安園。
劉偉仁生前未發表過的作品《ㄚ巴巴》,改編版本先在2012年被選為同名電影的主題曲《陣頭》而廣受歡迎,原曲在2021年3月23日劉偉仁58歲冥誕時由豐華唱片發行,並在KKBOX、friDay、MyMusic、Spotify、Apple Music、YouTube Music等數位平台上架。
劉偉仁家中共4個兄弟姊妹,從小學習鋼琴,長大後只有劉偉仁繼續走上音樂路。1988年,父親過世,劉偉仁曾創作《蜘蛛網》一曲紀念父親。[8]
劉偉仁與女友「娃娃」交往多年,一度論及婚嫁,但自覺經濟狀況不穩,最終仍未娶她入門。[9]
發行日期 | 專輯名稱 | 發行公司 | 曲目 |
---|---|---|---|
1991年 | 《其實我真的想》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麥羅唱片 |
曲目
|
2002年 | 《如果還有明天》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常喜音樂 |
曲目
|
2011年11月 | 《劉偉仁創作集》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iCD銀河愛音樂 |
曲目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