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藤博文遇刺案,是發生在1909年10月26日、大清國吉林省濱江廳哈爾濱市(現中華人民共和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道裏區)哈爾濱站,時任日本樞密院議長伊藤博文遭槍擊身亡的暗殺事件。兇手是大韓帝國的安重根。
經過
1909年6月14日,伊藤博文完成日本吞併朝鮮的步驟後,為了避風險辭去了朝鮮統監一職,後轉任日本樞密院議長。為謀求俄羅斯對日本吞併朝鮮的支持,共商瓜分中國東北的權益,明治天皇準備派伊藤博文到哈爾濱與俄國使臣進行會談。同年10月,安重根得知伊藤博文要來哈爾濱的消息。在與海參崴《大東公報》主編李剛確認此消息後,他認為這是剷除伊藤博文的大好機會。次日,安重根召集有關志士商討行動計劃。為確保萬無一失,他們決定分頭把守伊藤博文可能經過的路段,趁機下手。安重根去哈爾濱,禹德淳、曹道先、劉東夏去蔡家溝(哈爾濱南的一個小站),嚴仁燮在海參崴,姜甲山到雙城子(烏蘇里斯克)。[1]:42-43[2]:11-12[3]:28-30
1909年10月21日,安重根與禹德淳從海參崴出發,10月22日晚上到達哈爾濱,住在「韓民會」會長金成白的家裡。由於是第一次來哈爾濱,安重根先第二天熟悉下哈爾濱的街道[3]:32-33[2]:16。10月24日,安重根與禹德淳、曹道先去了蔡家溝。伊藤博文的火車於10月26日早上6時會經過此站。不過安重根認為,早上6時時間過早,很難說伊藤博文是否下火車,而且即使他下火車,早晨天色黑暗,也很難辨別。於是他讓禹德淳、曹道先留在蔡家溝見機行事,自己當天乘火車返回了哈爾濱[3]:34[4]:42-43。
1909年10月26日清晨,安重根身穿一套黑色西服,攜帶八連發布朗寧式手槍來到哈爾濱火車站。上午9點左右,伊藤博文的火車達到哈爾濱站。俄羅斯士兵和當地日僑排隊歡迎伊藤博文。安重根站在俄軍儀仗隊的後面,見一黃面白鬚小翁走在來賓隊伍的最前面,後面跟隨着俄羅斯官員和日本領事。在伊藤博文從他面前走過兩三步後,安重根迅速掏出手槍,向他連擊三槍。為了防止打錯人,他又向旁邊的4名日本人開了4槍。伊藤博文胸、肋、腹三處要害部位中彈,當場死亡。現場一片混亂,只有安重根毫無懼色地站在原地以俄語高呼「大韓萬歲!」 [3]:34-35[1]:43-45 [5]
動機
影響
伊藤博文去世後,在日比谷公園舉行國葬。但此事件刺激下,影響了伊藤博文等溫和派勢力,而另一方面也被主張立刻日韓合併的那一派的聲量壓過,成為日本對韓政策的主導者,使日本不久後便吞併了朝鮮[7],這種擴張並為近代一系列衝突埋下伏筆[8]。
紀念
2014年1月19日,位於哈爾濱火車站的安重根義士紀念館舉辦開館儀式,紀念此一歷史事件。
參考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