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發射極[1](英語:dynode)是真空管中的一種電極,它利用二次發射英語Secondary emission的機制來達到電子倍增的效果。最早使用二次發射極的真空管是負電阻管振盪器英語Dynatron oscillator,它使用一個二次發射極,也是多腔磁控管的前身。 [2]光電倍增管(PMT)和攝像管則包含一系列的二次發射極。

Thumb
光電倍增管中有兩排圓弧狀的二次發射極。

光電倍增管

在光電倍增管中,施加的電位依照「光陰極英語Photocathode、第一個二次發射極、第二個二次發射極、⋯⋯、陽極」的順序逐級遞增,相鄰的電極之間通常保持 90 至 100 V 的電位差,使得發射出的電子在中間加速,擊中下一二次發射極,引發二次發射英語Secondary emission,而且電子數量倍增。對於傳統的材料,如氧化鈹氧化鎂,每個二次發射極通常可以將電子數量放大10倍。[3] 整體來說,每個入射光陰極的光子可以在陽極產生105到107個電子,具體的增益取決於二次發射極的數量。

命名

在英文中,dynode得名於dynatron(負電阻管振盪器英語Dynatron oscillator)。磁控管的發明者赫爾在 1918 年關於dynatron的論文中沒有使用dynode這個術語, [4]但在他在1922 年的論文中廣泛使用了dynode,並且dynode將定義成「dynatron的一部分」,即是「發射衝擊電子(impact electrons)的板子」。[2]

在中文裡,dynode又意譯為倍增電極[1]中間極[1],或音譯為代納電極[1]打拿電極[5]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