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終服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临终关怀

臨終關懷 (英語:End-of-life care,縮寫作 EOLC 或 EoLC) 是指提供給即將死亡個人醫療保健服務,服務內容的面向包括心智情緒需求、身體安適、靈性需求和實際任務的護理和支持。[1][2]

北京協和醫院腫瘤科醫師邵亞娟從事腫瘤專業已有20年。她一年面對數百個臨終患者。在接受培訓時,她學習如何幫助瀕死患者更和緩地面對自己即將到來的死亡。

EoLC 最常在家中、醫院或長期照護機構中被提供,由家庭成員、護理人員社工、醫師和其他支援人員提供照護。一些機構也可能有緩和照顧安寧病房團隊,提供臨終關懷服務。[2] 關於臨終關懷的決定通常會包含有關醫療、財務和道德的考慮。[3][4][1]

在大多數已開發國家,人們生命最後12個月的醫療支出約佔其一生總醫療支出10%,而其生命最後3年的醫療支出可能佔其一生總醫療支出達25%。[5]

醫療護理

預立醫療照護諮商

過去幾十年的醫學進步提供了更多延長生命的選擇,並突顯了確保個人在臨終護理中偏好與價值觀的重要性[6]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dvance care planning, ACP)提供任何年齡的個體能夠表達其偏好,並確保未來的醫療決策符合其個人價值觀與生活目標[7]

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通常是持續性的,包括與患者討論當前的預後及病情,並且交流對醫療決定上的兩難和治療選項[8]。患者通常會與其醫生進行這些對話,最終將該患者的偏好記錄在醫護事宜預立醫囑(Advance Health Care Directive, AHCD)中[9]。醫護事宜預立醫囑是一種法律文件,用於記錄患者對治療的決定,或指定由誰代表其進行醫療決策[10]。主要的預先指示類型包括生前遺囑和醫療法定代理人。生前遺囑記錄患者對未來護理的決策,多數內容涉及復甦和生命支持的選擇,也可能涵蓋對住院、疼痛控制及其他特定治療的偏好。生前遺囑通常在患者處於末期病況且康復機率低時生效[11]。而醫療法定代理人允許患者指定某人,根據特定情境替代其做出醫療決策。一些指引結合了生前遺囑與醫療法定代理人的特性,正在逐漸被採用[12]

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通常包括對心肺復甦術(CPR)、營養供應方式(如管餵)以及是否使用機器維持呼吸、心臟或腎臟功能的偏好選項[6][13]。多項研究表明,完成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患者在溝通滿意度方面有所提升,並減少了臨床醫師的壓力。然而,關於患者的具體結果改善,仍缺乏實證數據,這是由於進階醫療計畫的構成和結果測量的差異所致[14]。儘管如此,進階醫療計畫仍是一項未被充分利用的工具。研究人員提出以新型基於關係的支援決策模型,來提升其使用率並最大化其效益[6][15]

中國大陸

梅學良與妻子在山西陽泉一家民營醫院建立臨終關懷項目,培訓專門的醫務護理人員。他的團隊幫助患者和家人面對死亡。

美國人梅學良(Eric Miller)與妻子李若霞在參加2010年美國友愛會創立100周年活動中,與山西陽泉友愛醫院院長李有權相識。2012年他們在山西陽泉開始從事臨終關懷工作[16][17]。2018年,醫院在中國率先註冊成立「臨終關懷科」[18][19]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