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依筆畫順序列於下面。

Thumb
周朝(前10世紀至前9世紀)的青銅禮鍾
Thumb
一把來自戰國時期(前403年-前221年)韓國的青銅,這類型的武器自中國新石器時代以來就已經存在
Thumb
米酒容器
Thumb
商朝的鹿紋裝飾玉器
  • 玉禮器:在整個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都有大量的玉器出土。最早的玉器來自位於遼河流域的興隆窪文化(前6200–前5400年);玉石雕刻工藝在紅山文化(前3500–前3000年)時期達到了頂峰,如牛河梁遺蹟;在長江下游地區,玉器首先出現於馬家浜崧澤文化(前5000–前3200年),並盛行於良渚文化(前3200–2000年);在長江中游地區,玉器在大溪文化中期與屈家嶺文化(前4000–前2600年)出現,到了石家河文化(前2600–前2000年)時期得到了普及化;在黃河下游地區,玉器年代可追溯到大汶口龍山文化(前4300–前2000年)時期,[4]但在更早的後李文化(前6500–前5500年)遺蹟中也出現過玉器。[5]安徽凌家灘遺蹟,還發現了玉版八卦圖,年代可追溯到前2500年。[6]後世人將不同形狀的玉器稱之為圭、璋、璧、琮、琥、璜六種禮器,在《周禮》中陳述過;[7]最早的璧、璜型玉器皆在紅山文化牛河梁及東山嘴遺蹟中出土;琮型玉器在良渚文化反山及瑤山遺蹟中大量被發現;圭型玉器也在龍山文化大量被發現,如大城山遺址;璋、琥型玉器出現最晚,在商遺蹟的二里崗殷墟曾各發現一個。[8]
  • 長方形棺槨:目前最早的木棺殘餘的證據是在陝西寶雞北首嶺4號墓發現,可追溯到前5000年。而明確的長方形木棺證據可於半坡遺址152墓里發現。半坡棺的主人是一位4歲大的女童,長1.4米,寬0.45-0.55米,木板厚度為3-9公分。至少在前3000年,在山東諸城呈子大汶口文化(前4100年-前2600年)的12座墓葬中發現了有木槨者10例。[9][10]根據在《禮記[11]、《荀子[12]、《莊子[13]中的記述,木棺往往使用超過一層以上的木材加厚以彰顯死者的身分地位;且這樣的木棺已在許多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目前所見時代最早的有雙重木質棺槨(一棺一槨結構)為浙江普安橋良渚文化(前3400年-前2250年前);棺槨由兩重發展到三重,成為地位、權力和身份的指示物,最早的三重棺(一棺二槨結構)是於山東臨朐西朱封與泗水尹家城龍山文化(前3000年-前2000年)遺址所發現。[14]雙層棺結構到了戰國時期(前403年-前221年)仍舊使用,這樣的例子有曾侯乙墓出土的雙重木質漆棺,[15]內蒙古匈奴貴族墓葬中也發現了雙重結構棺。[16]
  • :戈是在新石器時代從從農業石器發展而來。考古學家在河南苗店鎮龍山文化(前3000年-前2000年)遺址發現石制的戈。自安徽凌家灘遺址出土的兩件可追溯到前2500年的玉制武器顯示戈在當時,亦有象徵權力的禮儀之器。[17]第一個青銅戈出現在青銅時代早期二里頭遺址,[17]是截至2002年為止被發現超過200個青銅文物中的兩件,[18]在同一地點還發現了3個玉戈。[19]總共有72件青銅戈在安陽侯家莊1004號墓被發現,[20]而有39件玉戈在婦好墓以及50多件玉戈在金沙遺址被發現。[17]戈是(約前1600年-前1050年)(約前1050年-前256年) 時期步兵基本的武器,雖然它有時為古戰車打前鋒的乘員所使用。該武器可向下或向內揮甩,分別可鈎或砍傷敵人。[21]在早期漢朝(前202年-220年),軍事用途的青銅戈發展已受到限制(主要是禮儀上點綴);它在漢朝由於鐵製的降臨慢慢被淘汰。[22]
  • 鼉鼓:由黏土製成、可追溯到前5500年-前2350年之前的鼓已在東起山東西至青海這廣闊地域裡的諸多新石器時代遺址里為考古學家們所發現。在古文紀錄里,鼓是用來擔任迎神驅鬼的功能,並常常用於祭祀與禮儀。[23]以鼉皮(即揚子鱷鱷魚皮)制鼓作為儀禮用途紀錄可見於《詩經·大雅·靈台》篇。[24][25][26]在古代,揚子鱷可能居住於中國東部沿海,包括山東南部。最早的鼉鼓,由木框以鱷魚皮覆蓋而成,是在大汶口文化(前4100年-前2600年)遺址、以及於許多山東龍山文化(前3000年-前2000年)遺址、山西南部陶寺文化(前2300年-前1900年)遺址為考古學家所發現。[27]
  • 米酒:考古學家在河南賈湖文化遺址發現了位於陶罐中有9,000年之久的殘餘發酵酒。[28][29][30][31]化學試驗(包括氣相液相色層分析質譜、紅外光譜、以及穩定同位素分析)顯示發酵酒成分為山楂和野生葡萄、蜂蠟蜂蜜、以及稻米。考古學家發現5,000年後密封在商朝與西周青銅容器里的藥草酒及篩選稻或粟飲料,經分析鑑別出包含了特製或粟、以藥草、花、以及有可能放鬆香調味。[31][32]考古學家發現這些樣本的化學組成類似中國現代米酒葡萄酒等里的稻米、蜂臘、單寧酸、多種草藥及山渣。[33]
Thumb
宋朝紅色鑲金箔漆盤,12到13世紀早期
  • 生漆:生漆自新石器時代以來即為中國人所利用,它的來源是漆樹樹皮乳膠。[34]河姆渡文化(約公元前5000-前4500年)遺址出土[35]的木胎紅漆碗,是考古學家目前所知最早的漆器。[36]學者魯維一(Michael Loewe)表示,許多在青銅時代早期遺址發現的棺材似乎皆已上漆,且漆器在當時可能也已經很普及,但是最早保存良好的漆器樣品是在東周(前771年-前256年)遺址里發現。[37]然而,學者王仲殊不同意魯維一的觀點,他表示最早保存良好的漆器物件是1977年在遼寧夏家店下層文化(約前2000年-前1600年)遺址所挖掘出土者。該物件為紅漆酒樽,外表為商朝古銅酒樽形狀。[35]王仲殊指出,許多為考古學家發現的商朝時期(前1600年-前1050年)漆盒漆盤殘片有著外覆紋與饕餮紋黑漆,以紅漆作底的設計。[35]商朝王后婦好(死於前1200年)亦以漆木棺下葬[38]漢朝時期(前202年-220年)有三個官方作坊專為漆器雕刻而設計;對史學家來說幸運的是,漢朝漆器物件皆題獻有其作坊製造地點與日期,例如在今朝鮮平壤樂浪郡遺址所發現漆碗題獻顯示它來自四川成都,製造日期精確至55年。[39]
  • 餐叉:叉在中國的使用遠較筷子年代更為久遠;考古學家在屬早期青銅時代的齊家文化(前2400年-前1900年)墓地發現骨叉,且在商朝(約前1600年-前1050年)及後來朝代的墳墓陪葬品里皆發現叉子。[40]
Thumb
山東龍山文化晚期的陶鬹,約前2500—前2000年
  • 三足陶器:三足陶為獨特的陶製容器,其主要在中國北方的新石器時代的裴李崗文化商朝(約前1600年-前1050年)遺蹟中發現。[41]三足陶碗、罐在數個裴李崗遺蹟(前7000–前5000年)中出土,包括裴李崗、及賈湖、水泉、石固、北崗遺蹟。[42][43]三足烹調器,如空心足鬲與實心足鼎,和飲罐如鬹,都有三個短而粗的構架支柱。在中國大陸以外地區,新石器時代的三足陶容器僅在台灣中南半島被發現。如在班考遺址中的發現,被專家提出了有關於新石器時代的中南半島與其他中國大陸三足陶器文化的關係。[44][45]在陝西華縣發現的鳥型三足陶器,[46]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所發現的鬹可能與傳說中的三足烏或金烏有關。[47]最早的三足烏描畫出現在河南廟底溝文化(前4000–前3000年)的陶器上,[48]在後來的《淮南子》與《史記》中亦有描述。[49]
  • :在中國北方所發現的多種高粱狐尾粟種可追溯到前8500年之前,這表明了粟種植可能比在亞洲許多區域的稻作更早。[50]粟開始種植的明確證據在早於前6500年的磁山文化裴李崗文化、以及賈湖文化等遺址發現。[51]從磁山出土的考古遺蹟總共超過300個儲藏坑,有80個有粟的殘留物,據估計該遺址的總共約可儲存100,000公斤的糧食。[52]到了前4000年,大多數仰韶地區採用密集式粟種植,有著完善的儲存坑且精心準備用來掘土收割作物的農具。中國早期種粟農民祖先的成功仍反映在今日許多東亞人種的DNA上,如研究顯示這些農民祖先大約於距今30,000到20,000年前間到達該區域,且其細菌的單倍體基因型在今日整個東亞地區人種里仍皆到處可見。[53]
  • 麵條:2005年,在齊家文化(前2400年-前1900年)喇家遺址的考古發掘發現4000年前以(而不是傳統的麵粉)製成的麵條。由於麵條被保存在翻轉過來的陶器碗裡,在它與它被發現的沉積物間創造出一種真空狀態而保留了下來;根據BBC新聞報導,該麵條類似於傳統中國手拉麵[54]
  • 龜卜:考古學家從賈湖遺址所發現的龜殼是最古老的骨卜證據。這些殼內含有大小不一、色澤不一、數目不等的鵝軟石,並鑽有小孔,顯示原本這些小石原本是成對綁在一起的。在約可追溯到前4000年-前3000年的大汶口文化遺址、甚至到湖南、四川江蘇、及陝西皆有類似的發現。[58]這些由龜殼骰大部分由陸龜(考古學家鑑別為食蛇龜[59])的殼製成。[60] 這些骨卜骰出土數量眾多,例如在賈湖遺址發現70個,江蘇邳縣大墩子大汶口文化遺址及山東柳臨、王因標準遺址發現52個。[1]考古學家認為這些殼骰在祭祀慶典里用來作為節拍伴舞、或作為醫療的工具、甚或作為一連串傳統占卜的引物。[61]
  • 三角犁:在太湖附近馬家浜文化發現的三角形石犁可追溯到大約前3500年。在附近的良渚和馬橋遺址也發現了大致同時期的犁。學者大衛·R·哈里斯(David R. Harris)說,這表明在固定、可能是在江邊修築的田地上較密集耕作技術在當時已經開發了。根據學者牟永抗與宋兆麟的分類和使用方法,三角犁被認為許多種,是從河姆渡和羅家角發現的圓鍬分離而來,而松澤文化發現的小犁則介於其中。後良渚犁使用畜力牽引。[62][63]
Thumb
位於廣西龍脊種的梯田
  • 稻穀:2002年,一群中日聯合考古小組的報告指出於中國東部發現馴化稻種的植物化石似乎可至少追溯到前11,900年。然而,植物化石年份數據由於潛在的污染問題在某些方面有爭議。[64]該數據顯示稻米很可能在前7000年就已經在長江流域中部種植,一如湖南承德八十壋彭頭山文化出土所示。到了前5000年,稻米於靠近長江三角洲河姆渡文化所馴化,當時先民們已知在鍋里煮飯。[65]雖然直到明朝末年(1368年-1644年),粟類仍是中國北方的最重要的農作物,然而早在1世紀就曾嘗試將稻米從南方地區引入北方的渤海灣地。據Brook (2004)的研究,明清時期的北直隸地區的稻米生產量以隆慶崇禎雍正年間為最高。直至17世紀清代學者朱彝尊還注意到,稻米在北方社會仍很不受歡迎,北方人不喜歡吃稻米,認為吃了稻米會生疾病。[66]目前,稻米仍是主要華南東北以及韓國日本的主食。
Thumb
商朝晚期象牙雕刻文物上的饕餮圖形
  • 饕餮:饕餮為出土文物上的裝飾圖形面具。最早的饕餮原型在湖南高廟遺蹟(前5400–前4800年)中於1991年發現。饕餮圖形亦在河姆渡文化(前5000–前4500年)、山東龍山文化(前3000–前2000年)、石家河文化(前2500–前2000年)、夏家店下層文化(前2200–前1600年)的陶器、玉器文物上出現。[67]最複雜的新石器時代饕餮圖形來自良渚文化(前3000–前2000年)反山及瑤山遺蹟的玉禮器上。[68]山東龍山文化、二里頭青銅文化出土文物上所見的饕餮為晚商(約前1600年-前1050年)的中間發展過程圖形。[67][68]儘管饕餮圖形在晚商青銅器上皆可見,到了西周中期(前1050年-前771年)便迅速的從文物上消失了。[68]「饕餮」一名最初在《左傳》出現,而最早對饕餮的文字上描述與其它在青銅器上的出現來自《呂氏春秋》。[67]
Thumb
鄭州商城二里岡遺蹟(前1600—前1400年)出土的帶鋸痕頭顱器皿
  • 用鹽:學術界仍在爭論山西運城可追溯到前6000年前的發現是否為鹽最早的使用記錄。[69],在羅馬尼亞,人們使用一種叫 briquetage的陶器煮鹽泉水制食鹽,並有製鹽場[70]而關於製鹽有力的考古證據則歸重慶中壩遺址,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歷史記錄顯示,鹽鐵壟斷往往會提供國家大量的財政收入;且一直到20世紀為止,仍然是重要的國家財政來源。[71][72]西漢桓寬於前1世紀所著《鹽鐵論》,寫的正是涉及國家壟斷鹽鐵生產與分配的辯論。
Thumb
仰韶文化(約前5000年-前3000年)用於烹調的陶製
Thumb
拉麵,與在喇家遺址發現有4,000年之久的麵條類似
  • 大豆種植:大豆種植始於紀元前2000年中國東北,但學者幾乎肯定實際上更早。[75]學者劉克順(Ke-Shun Liu)等人於1997年研究指出,大豆最初起源於中國,並於約紀元前3500年自野生馴化。[76]到5世紀,大豆大量在亞洲東部栽培,但一直到20世紀為止該作物都沒有超越這一地區。[77]中國大豆種植及使用的書面記錄可追溯到至少西周[78]
  • 蒸鍋:考古發掘顯示,中國先民利用蒸氣做飯作菜是始於陶製炊具:甗(與眼睛的眼同音)。甗是由兩個器皿組成。上為底部帶孔的乘器甑(與贈送的贈同音),覆蓋在有三袋足基座、乘水、稱之為鬲(與直立的立同音)的鍋上並附鍋蓋。目前最古老的甗是於半坡遺址出土,於前5000年前製造。[79]在長江下游區域,甑首先於河姆渡文化(前5000年-前4500年)與良渚文化(前3200年-前2000年)出現,被用來蒸飯;在許多良渚文化遺址亦有許多甗出土,其中3個在江蘇南部綽墩與羅墩村遺址里發現。[80]山東臨淄田旺龍山文化(前3000年-前2000年)遺址亦發現3個大型甗。[81]商朝(約前1600年-前1050年)時期,代表不同炊具 — 包括甗 — 的符號皆被雕刻在銅製器皿表面。[82]這種情況在公元前13世紀的婦好墓里所發掘出的甗亦是如此。[83]
Thumb
來自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約前5000年-前3000年)自陝西出土的瓮棺蓋子,主要用於埋葬小孩
  • 舟形木棺:又稱獨木棺。船棺是華南地區最常見最主要的一種安葬方法。最早為數不多的舟形木棺是在浙江嘉興崧澤文化(前4000年-前3000年)遺址的92座墳墓里為考古學家所發現,而在東部沿海的大汶口文化(前4100年-前2600年)中期遺址亦有類似的發現。[14]2006年,四川成都出土了一套長6.84米的船棺,年代可追溯到戰國時期(前403年-前221年)。[84]
  • 瓮棺:最早的瓮棺證據是在前7000年前賈湖早期遺址所發現,一共有32個瓮棺出土[85],另一個早期發現則在陝西老官台[14]。在仰韶文化(前5000年-前3000年)區域,大約有700個瓮棺出土。這些瓮棺樣式與形狀超過50多種。這些瓮棺主要是用來埋葬小孩使用的,不過偶爾也會有大人,如河南伊川魯山鄭州出土所示[9]。後來內含小孩大人葬喪瓮棺是在河南洪山廟發現[86]。大部分瓮棺上皆鑽附小孔,考古學家認為是讓靈魂進出之用[87]。根據《禮記》記載,入殮陶土製棺材是在神話時代所使用[88],瓮棺埋葬一直延續到漢朝(前202年-220年)才逐漸消失。[14]大部分始於戰國時代(前403年-前221年)的瓮棺皆在河北遼寧出土[89]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