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Somebody to Love》是一首英國搖滾樂隊皇后樂隊的歌曲,由主唱弗雷迪·默丘里創作。它被收錄於1976年的錄音室專輯《A Day at the Races》和精選輯《Greatest Hits》中[1]。這首歌和樂隊之前的熱門曲目《Bohemian Rhapsody》一樣有複雜的和聲與吉他獨奏,並模仿了福音音樂風格的合唱。它在英國榜上排名第2位,在美國告示牌百強單曲榜上排名第13位[2][3]。這首歌向歌迷們表明:「皇后樂隊抓住了福音音樂的靈魂,他們搖擺起來能和做搖滾一樣好。[注 1][4]」
這首歌旋律複雜,音軌眾多,編排類似於一支福音合唱團[5]。它是專輯《A Day at the Races》中的第一首單曲,主唱默丘里、吉他手梅和鼓手泰勒的歌聲被多軌錄音,以創造出一百人合唱團的效果。貝斯手約翰·迪肯沒有在此歌中獻聲。歌詞受到了福音音樂的影響,內容和信仰、絕望、靈魂相關。歌手訴說生命中缺少愛的經歷,探尋神扮演的角色和存在性[1]。該曲在A♭大調上,最低音為唱「Can anybody find me?」和聲中的F2,最高音為真聲C5和假聲A♭5,都由默丘里完成[6]。
“ | 「《Somebody to Love》受了艾瑞莎·弗蘭克林的影響。弗雷迪對她的音樂很着迷。我們試圖把這首歌做成鬆散的、福音音樂風格的感覺。我認為這是我們做過的最鬆散的歌。[注 2] | ” |
——羅傑·泰勒[7] |
該曲的音樂視頻採用了在薩爾姆東錄音室的錄音過程視頻(專輯《A Day at the Races》的錄製地點)和同年九月樂隊在海德公園的現場演唱視頻。皇后樂隊的巡演工作人員領導彼得·赫恩斯(Peter Hince)在Mojo雜誌的採訪中回憶道:「從視頻的美學角度上來說,你得讓四名樂隊成員都圍着話筒唱,但約翰(迪肯)並沒有參與唱歌。他自己承認他沒有好聽的聲音。他的確在現場演唱時參與和聲,但工作人員總是知道把他的話筒音量控制得很小。[注 3][8]」
在1977至78年間,這首歌幾乎在每場演唱會上被表演[9][10]。在《Jazz》和《Live Killer》巡演期間,該曲也是必備曲目[11]。在《The Game》巡演中,它僅在巡演前期被演唱。在之後的《The Work》巡演中,該曲的縮短版被編入一段混合曲中,後接歌曲《Killer Queen》[12]。1984/85年巡演中的一個現場版的錄音和視頻被收錄進1985年發行的演唱會視頻《Final Live in Japan》中[13]。
默丘里在現場唱這首歌時經常更改它的旋律,但一般總會完成高音A♭4。歌詞「can anybody find me」這一句高潮處的「me」在錄音室版本中為A♭4,不是默丘里原本的旋律,而是另一樂隊成員認為這樣比他的原版更好後的更改。默丘里在現場唱的這句是他自己的原版旋律。這首歌也是少數幾首約翰·迪肯在現場參與背景和聲的歌。他的聲音能在兩個盜版錄音中被清晰地聽見,一個是1977年6月樂隊在伯爵宮展覽中心的演唱會,另一個是同年9月在休斯敦頂點宮的演唱會[9]。
自默丘里於1991年去世後,這首歌在現場被剩餘的樂隊成員梅和泰勒演唱,或是與其他主唱合作完成。在弗雷迪·墨丘里致敬演唱會上,喬治·邁克爾唱了這首歌。邁克爾的《Somebody to Love》現場演繹被稱讚為「致敬演唱會中最好的表現之一」[14][15],甚至使皇后樂隊認真考慮讓他來成為新的全職主唱[16]。這一版本後來被收錄在專輯《Five Live》中發行,在英國榜上拿到冠軍。它也被收入1999年發行的《Greatest Hits III》中[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