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蝸牛
旋蜗牛科蜗牛属的一种软体动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羅馬蝸牛(學名:Helix pomatia),又名蓋罩大蝸牛,屬於大蝸牛科,是一種大型的陸生蝸牛。它們是可食用的蝸牛,故此經常被養殖,被煮食時會被稱為「法國蝸牛」。
繁殖及生命周期
羅馬蝸牛是雌雄同體的,故此很少選擇配偶的問題。它們每年會繁殖2-6次,產8-30隻幼蝸牛。妊娠期約為3-4星期。它們要2-4歲才能達至性成熟。


羅馬蝸牛交配時會先抬起頭互相纏繞以觸角感覺對方。受到刺激後,其中一隻蝸牛就會將鈣質的射器放入另一蝸牛的蹠部。當完成後,雙方會交換重覆此動作。休息過後,它們會將生殖孔重疊,再一次刺激對方。兩隻蝸牛會扭曲自己的身體纏繞對方,讓陰莖及陰道相連。其中一隻蝸牛會接受精子,時間約需4-7分鐘。最後會移走陰莖,但兩隻蝸牛可能會繼續纏繞幾小時。[2]
羅馬蝸牛的卵約有8.6 × 7.2毫米大。[3]
分佈
羅馬蝸牛分佈在奧地利、比利時、捷克、法國東部、義大利北部、德國、匈牙利、荷蘭、波蘭、俄羅斯西部、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烏克蘭、巴爾幹半島、波羅的海國家、喀爾巴阡山脈及英格蘭。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