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洛克希德AC-130空中砲艇(Lockheed AC-130 Gunship)是一個由美國空軍所操作的重型對地攻擊機系列,是以洛克希德C-130「大力士型」(Hercules)運輸機為基礎所進一步改裝而成,主要用於密接空中支援與武裝偵察等用途。AC-130裝置有各型口徑不同的機砲,乃至於後期機種所搭載的波佛斯40公釐高射砲與M102 105公釐榴彈砲等重型火砲,對於零星分佈於地面、缺乏空中火力保護的部隊有毀滅性的打擊能力。在接近半世紀的服役期間,AC-130迄今共出現過六種不同的版本,分別是洛克希德負責改裝的AC-130A/E/H三型,與由洛克威爾(Rockwell)操刀的中期版本、AC-130U「幽靈II式」(Spooky)。至於最新一代的則為洛克希德負責改裝的AC-130W「螫刺II式」(Stinger II)與AC-130J「幽靈騎士式」(Ghostrider),新加入了導向飛彈與精準炸彈的發射能力,成為具有視距外作戰能力的機種。
此條目需要更新。 (2013年12月18日) |
AC-130的發展源起於越戰。從越戰早期的戰場經驗中,美國空軍意識到他們需要一架能快速地飛抵戰場,並以集中火力殲滅零星地面抵抗的工具。最早的空中砲艇一代(Gunship I)改裝,是以一架道格拉斯C-47運輸機為基礎所改良,綽號魔法龍帕夫(Puff, the Magic Dragon)的AC-47「幽靈」式(Spooky)空中砲艇,裝備3挺M134迷你砲機槍,之後美國空軍又以費爾柴德C-119「飛行篷車」(Flying Boxcar)運輸機為基礎開發了AC-119G「暗影式」(Shadow)與AC-119K「蟄刺式」(Stinger)空中砲艇[1],前裝備4挺M134迷你砲機槍,後加裝2門M61火神式機砲。
1965年時,美國空軍的航空系統部(Aeronautical Systems Division)開始將第13架次的量產型C-130A(機身編號54-1626)改裝成空中砲艇二代標準,改裝範圍包括加裝4門20公釐M61火神式機砲、4挺7.62公釐M134火神炮、熱焰彈發射裝置及改良過的目視瞄準系統,這架試驗機在1967年末於越南進行實測成功之後,LTV電子系統(LTV Electrosystems)立刻獲得一紙合約,將7架JC-130A飛彈追蹤機改裝為AC-130A,實際量產版本的AC-130A擁有與試作機相同的火力設定,但多了包括APQ-133信標追蹤器、AN/APQ-136移動目標顯示雷達(MTI radar)與新式的類比式電腦及其他感測設備。在1968年底之前,已有4架AC-130A開始在駐紮於泰國烏汶(Ubon)的第14空中突擊大隊(14th Air Commondo Wing)服役。之後,空軍試驗性地在一架C-130上裝上兩具電腦火控的M1 40公釐70倍徑機炮,以取代原本的20公釐M61火神式機炮(Surprise Package,「驚喜套件」計畫),並又在「快速鋪路」計畫(Pave Pronto program)中根據前述標準追加改裝了9架C-130A,並加強其雷達與火砲控制系統[1]。
由於AC-130計畫的成功,美國空軍在「鋪路鬼怪」(Pave Spectre)計畫中將11架C-130E改裝為空中砲艇,而成為AC-130E「鬼怪」式(Spectre)。新的規格包括更重的裝甲、包括APQ-150信標追蹤雷達在內的更優異航電功能、與更大的載彈量。自1973年起,10架在戰火中倖存的AC-130裝上了升級版的艾利森(Allison)T56-A-15渦槳發動機,成為AC-130H。AC-130在越戰期間的最後一次改良,是在「鋪路神盾」(Pave Aegis)計畫中,換上了火力驚人的105公釐M102榴彈炮與雷射瞄準定標器。
在越戰結束之後,所有倖存的AC-130A與AC-130H型機全都返回美國本土,由駐紮於佛羅里達州艾格林空軍基地(Eglin AFB)的第1特殊任務大隊(1st Special Operation Wing)操作。原本機上所裝的前射與後射機砲陸續被撤除,並在1978年時加裝空中加油口。在1990年代前期的「特殊任務火力加強」(Special Operations Force Improvement, SOFI)計畫中,這些AC-130H改裝了最現代化的各種感應器、火控電腦、電子反制裝置(ECM)與導航、通訊設備。
在越戰之後AC-130曾陸續參與過包括1983年10月時美軍出兵格瑞納達的緊急狂暴行動(Operation Urgent Fury),1989年出兵巴拿馬的正義之師行動(Operation Just Cause),與1991年的沙漠風暴行動(Operation Desert Storm)。有5架AC-130H曾參與過沙漠風暴行動,負責在夜間任務中攻擊地面目標,但不幸折損了其中一架。之後,又有另一架AC-130H在1994年美軍出兵索馬利亞時折損。除此之外,AC-130H也曾在波士尼亞的北約維和任務中,進行過夜間巡邏任務[2]。
機齡老舊的5架AC-130A在1995年9月10日時全部除役,軍方還正式替它們舉辦了一場紀念儀式。在5架退役的飛機中,機尾編號53-3129、暱稱為「第一夫人」(The First Lady)的AC-130A其實是以1953年時第一架從洛克希德位於喬治亞州的廠房滑出的C-130原型機改裝而來。在除役後第一夫人號被安置在艾格林空軍基地武器博物館中,作為永久展覽用途。
但較新穎的AC-130H則在改過編號的第16特戰中隊中繼續服役,駐紮於佛羅里達州赫伯機場(Hurlburt Field)。
自從升級為AC-130E並取消了前向與後向的機砲之後,AC-130的武裝就全都集中在機身左舷側。因此,當AC-130在進行攻擊時,是以逆時針方向圍繞著欲攻擊的目標繞圈旋轉,以便施予定點目標集中且來自四面八方的密集砲火,瞬間將地面武力瓦解。在越戰期間,AC-130機群共擊毀超過10,000輛的敵軍車輛。
相較於越戰時代開始發展的幾型AC-130前期版本,AC-130U「幽靈II式」(Spooky)空中砲艇是在1980年代中期才開始發展。為了活化特殊任務部隊的作戰能力,1987年7月洛克威爾獲得合約開始新機種的建造,以13架新出廠的C-130H為基礎進行武裝化,而第一架AC-130U是在1990年12月20日首度試飛,並自1991年9月起在加州的愛德華空軍基地(Edwards AFB)進行密集測試。
同樣是使用四具艾利森T56-A-15渦輪螺旋槳發動機,AC-130U的武裝包含了1門側向的M1博福斯40公釐70倍徑機炮(Bofors cannon)與M102 105公釐榴彈砲,但原本在AC-130H上的2門M61火神式機砲被單一的一門25公釐GAU-12平衡者機炮所取代,擁有3,000發彈藥,這門新機炮裝置在一具有學習功能的砲座上,擁有高達每分鐘1800發的自動填彈能力,射程超過12,000呎(3657公尺)。
除了強大的火力外,新版的空中砲艇也在電戰能力上擁有大幅的提升,主要的設備包括休斯AN/APQ-180主要火控雷達(是F-15E打擊鷹式戰鬥轟炸機上的APG-70之衍生版本),德州儀器AAQ-117前視紅外儀(FLIR),波爾航太(Ball Aerospace)附有雷射定標儀與測距功能的全主動微光夜視攝影機(All-Active Low-Light-Level TV,裝置在機首下方突起的砲座上,擁有360度的環景視野)與洛克威爾ALQ-172電子干擾器及其他反制干擾物(熱焰彈等)的發射裝置。以4架IBM IP-102任務電腦串連起來的主控單元讓AC-130擁有同時攻擊兩個目標的能力,而組合了慣性導航系統與美國國防部的導航之星(NAVSTAR)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提供AC-130U全天候的任務飛行能力。由於設有加壓艙,AC-130U能巡航於較高的空域以降低巡航時的油耗,進而提升最大航程[3]。
由於機上裝置有大量的武器與設備,AC-130是美國空軍所擁有有攻擊武力的機種中操作人員數最多的一架。其中AC-130U需要13名人員,包括5名軍官(駕駛與副駕駛、導航員、火控官與電戰官)與8名士兵(飛航工程師、微光夜視系統操作員、紅外線偵察設備操作員、4名砲手與1名填彈手)。至於AC-130H則因為多了一具機砲,因此成員數也比AC-130U還多,為14人[4]。
為了強化AC-130砲艇的攻擊火力與戰場生存率,2005年起空軍特種作戰司令部(AFSOC)也開始評估在AC-130上換裝120公釐火炮系統。除了擁有更遠的攻擊距離與較佳的破壞力/重量比之外,120公釐的主砲能與美國其他軍種所使用的彈藥擁有更高的通用性(例如陸軍的M1主力戰車的M256戰車炮)。除此之外,軍方也在評估替AC-130裝上例如AGM-65飛彈、AGM-88反輻射飛彈、AGM-114飛彈之類擁有視距外打擊能力的武裝系統,提升該機種的使用彈性與戰力[5]。另外,為了簡化目前同時配置有20公釐與40公釐兩種火砲系統所造成的彈藥補給問題,軍方也正在實際測試以GAU-13機砲、Mk 44機砲機砲同時取代20、40公釐兩種火砲的可行性[6]。
迄今為止,美國空軍共有22架各型AC-130處於服役狀態。其中包括8架AC-130H,與13架配屬到美國空軍第16特種作戰大隊第4特戰中隊的AC-130U[4]、1架新生產的AC-130J。
參考資料:USAF Fact Sheet[4]
基本信息
性能
武器
(2000年前)
(2000年升級後)
航電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