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35毫米膠片是一種廣泛用於活動影像拍攝和化學成像攝影的膠片尺寸規格。在攝影中也稱爲135膠片。尺寸的命名指明了這種膠片的寬度,其介於34.98±0.03毫米(1.377 ±0.001英寸)之間[1][2][3][4][5][6]。標準的電影膠片規格是四個齒孔一幀,因此是每尺16幀畫面[7]。 而對於攝影,標準的一幀兩側分別有八個齒孔。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2015年9月9日) |
此條目部分內容或許離題或與主題關聯稀疏。 (2023年8月1日) |
從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早期,大量的照相機和投影系統分別發明、使用了很多不通用的尺寸,比如說13毫米到75毫米膠片[8]。這種情況導致照相機、投影儀和其他設備必須校準到每種尺寸。而35毫米寬度的膠片規格,最早定格爲1.375英寸,是在1892年由威廉·迪克森和托馬斯·愛迪生發明的,使用在了喬治·伊士曼生產的膠片上[5]。電影膠片每四個齒孔一幀的標準獲接受作爲國際標準則是在1909年[9],並由於35毫米膠片相對而言在膠片成本和圖像質量之間更好的衡量,這種規格獲保留作爲長期以來最主要的膠片尺寸,直到數位攝影技術和電影製作技術的興起。
膠片規格在應用中向來多樣化。比如可以修改用於錄製音軌,重新設計以創造出更安全的片基,重新配方以捕捉特定的顏色。伊士曼柯達公司,富士軟片,和愛克發·吉華是三家著名的提供35毫米膠片的公司。在21世紀數位電影技術興起之前,35毫米的電影膠片的流行讓它幾乎可以在全球任何一家電影院播放。
1880年喬治·伊士曼在紐約的羅切斯特開始製作乾式明膠底片。在 W. H. 沃克的合作下,伊士曼爲承載圖像的明膠塗層發明了一種紙質底層。雖然1887年漢尼拔·古德溫發明的的硝化棉片基是世界上第一種透明柔性的膠片[10],伊士曼的發明卻是第一種由大公司大量生產的產品。在1889年伊士曼意識到乾明膠和溴化物的乳膠混合可以作爲這種透明片基的塗料,從而消除使用紙張的必要[11]。
伴隨軟膠片的到來,托馬斯·愛迪生很快開始了他自己的發明,電影放映機。該發明最初現於布魯克林藝術科學研究所1893年5月9日的展覽上[12],這臺電影放映機是給單人觀看的膠片循環投影系統[13]。 愛迪生,在助手 W. K. L. 迪克森的協助下,緊接着又發明了聲音放映機,同時結合了愛迪生的圓筒留聲機和電影放映機的技術。從1892年三月開始,1893年到1896年,由紐約布萊曼相機有限公司和愛迪生合作,向他提供了伊士曼生產的膠片。最初布萊曼公司本只提供40毫米的原始電影膠片給愛迪生,這些膠片會在愛迪生的實驗室裏受剪裁和打孔用以製作1+⅜英寸(34.925毫米) 尺寸的膠片條,但在1894或1895年的某個時候,布萊曼開始給愛迪生寄送恰好符合所有標準的成品[4][14]。愛迪生的光圈將每四個齒孔定義爲一幀的寬度[15],他還宣稱對他設計的35毫米電影膠片的全部專利權。也就是,每四個齒孔爲一幀,強迫他的膠片製作競爭對手,美國比沃格拉夫公司不得不使用68毫米,借用摩擦力餵片而非齒孔設計的膠片。1902年三月的一次法庭判決駁回了愛迪生的聲明,讓其他製造商也能開始無償使用愛迪生的35毫米膠片設計。在英國和歐洲大陸的膠片製造商,則因爲愛迪生申請專利失敗,已經開始投入生產了[16]。
這一時期的電影膠片基本上不打齒孔,而是由電影製作人自己打出適合他們設備的孔。盧米埃兄弟就使用了一種每幀單齒孔的設計,兩側分別對齊畫面中間的水平線[17]。然而只有愛迪生設計的規格成為了第一種主流設計,並作為新成立的電影專利公司(愛迪生自己成立的商業信託公司)的「官方標準」。1909年公司同意成立如下標準:統一使用35毫米規格膠片,並採用愛迪生發明的齒孔和1.3倍的寬高比[18]。
攝影用的乳膠裡面有數百萬感光的鹵化銀晶體,每個晶體是由銀和鹵素(比如說溴,碘或氯)的化合物因為靜電作用結合在一個立方結構內形成的。當晶體受到光的能量,自由移動的銀離子就會產生一股不帶電荷的原子流。這些小到在顯微鏡下也不能觀察到的銀原子集合,就構成了潛影。沖洗技術利用這些小顆粒來調整照片的密度,足夠多的金屬銀就能呈現出可見的圖像[19]。
乳膠用一種透明的粘合劑叫底膠層(subbing layer)粘附在膠片片基上。有些膠片在片基底下會塗一種抗光暈塗層,主要是吸收光線的染料或是一層銀或碳的薄膜(彩色負片上稱為炭黑層)。如果沒有這層塗層,高光亮點會滲入周圍的乳膠(高光溢出),在片基的內層表面反射開,重曝乳膠,在明亮區域周圍產生一圈光暈。抗光暈塗層也能處理靜電堆積的問題,這在一些老黑白膠片上曾經是個大問題。當膠片以每秒460毫米以上的速度通過照相機時,會堆積出能量足夠大的靜電,產生一次足以使膠片感光的電火花。抗光暈塗層解決了這個問題。彩色膠片有多層溴化銀乳膠,分別記錄紅、綠、藍三種顏色。每一種溴化銀微粒都有一種對應的顯色劑微粒(除了柯達克羅姆膠捲,它的顯色劑是在沖洗過程中加入的)。乳膠的最頂層對藍色敏感,下面是黃色濾光層來阻止藍光;再往下兩層分別對綠色和紅色敏感。
在黑白成像技術中,顯像的第一步是將受曝光的溴化銀微粒轉化為銀粒子 — 除此以外等量的色彩染料也會形成。藍色敏感層中的顯色劑會形成黃色的染料,綠色敏感層中會形成洋紅色,而紅色敏感層中會形成藍綠色。而漂白步驟會將銀粒子還原為溴化銀,然後在定影和沖洗的步驟中將它們和未曝光的溴化銀一起沖洗掉,最終只剩下色彩染料[20]。
在1980年代伊士曼·柯達發明了T-顆粒(T代表「Tabular」,指扁平的顆粒),這種銀鹽顆粒擁有更大、更扁平的表面,相比傳統不規則立方體的銀鹽結晶,同樣數量的T-銀鹽顆粒可以接收更多光照,從而柯達解決了高速膠片(需要更高感光度——參照膠片速度)提高感光度而不會最終增加膠片的顆粒感的問題。同時膠片的寬容度也變得更好。有了T-顆粒技術,柯達重新調整了「EXR」生產線上的所有電影膠片[21],後來這條生產線整合到「MAX」攝影膠片項目。富士膠片緊跟發明了他們自己的顆粒技術,並將扁平顆粒技術應用在他們的SUFG(超細顆粒)Super F系列負片的生產上。1991年柯達因為將T-顆粒技術成功應用到電影膠片上獲得了一項奧斯卡金像獎。伊爾福的Delta系列膠片也使用了類似的技術,稱為核殼晶體技術。但乳膠顆粒技術相對而言只是決定膠片顆粒感的因素之一[22][23][24]。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