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第4屆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選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後的第4屆立法會選舉,於2008年9月7日舉行。與上屆一樣,是次選舉重選立法會全數60個議席,包括30席由地區直選產生之議席及30席由功能界別產生之議席。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8年8月4日) |
| |||||||||||||||||||||||||||||||||||||||||||||||||||||||||||||||||||||||||||||||||||||||||||||||||||||||||||||
30席地方選區議席 30席功能界別議席 (香港立法會全部60席議席) | |||||||||||||||||||||||||||||||||||||||||||||||||||||||||||||||||||||||||||||||||||||||||||||||||||||||||||||
---|---|---|---|---|---|---|---|---|---|---|---|---|---|---|---|---|---|---|---|---|---|---|---|---|---|---|---|---|---|---|---|---|---|---|---|---|---|---|---|---|---|---|---|---|---|---|---|---|---|---|---|---|---|---|---|---|---|---|---|---|---|---|---|---|---|---|---|---|---|---|---|---|---|---|---|---|---|---|---|---|---|---|---|---|---|---|---|---|---|---|---|---|---|---|---|---|---|---|---|---|---|---|---|---|---|---|---|---|---|
| |||||||||||||||||||||||||||||||||||||||||||||||||||||||||||||||||||||||||||||||||||||||||||||||||||||||||||||
選舉後立法會議席分佈 | |||||||||||||||||||||||||||||||||||||||||||||||||||||||||||||||||||||||||||||||||||||||||||||||||||||||||||||
|
泛民主派在地區直選取得19席,較上一屆地方選區多取1席,但功能界別減至4席,惟成功保留立法會的三分之一以上、亦即是21席的關鍵議席數目[1],惟激進民主派社會民主連線取得3席,從而左右溫和民主派。
民建聯整體上席位沒有增減,自由黨在地方選區全軍覆沒,黨正副主席連任失敗,跌到第三大黨;選後4名原屬自由黨的功能界別立法會議員退黨,實力大輻下降,民建聯取代自由黨,成為建制派第一大黨。
選舉情勢與四年前有所不同。自董建華下台及曾蔭權上台後,香港社會出現結構性的變化,經濟向好,通漲問題日益嚴重,副局長國籍風波、梁展文事件等等議題在政壇風波不斷。
自從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後,建制派的議席漸漸與泛民主派的議席接近,泛民主派側重於政治議題的政綱開始不及建制派強調民生的政綱吸引選民。面對泛民重量級議員的相繼引退,能否保住立法會21席的關鍵少數對泛民十分重要[1]。李柱銘、陳方安生、鄭經翰等重量級泛民議員宣佈不再連任,民主黨世代交替、公民黨正式出戰、社民連積極擴展、建制派壯大等等跡象顯示,這次選舉十分激烈。
汲取了上次立法會選舉泛民主派於新界東選區放在1張名單內失敗經驗,今次的立法會選舉,無論是泛民主派,還是建制派,都不再事前協調,各派出多張名單參選。
是次選舉最受關注的是地方選區增設一席的九龍西選區,有13張名單參選,而該區只有5個議席,競爭激烈程度為各選區之冠[2]。
今年的選舉特色是,很多候選人都在網上社群(例如Facebook、YouTube)開設社群與上載競選影片。但放上YouTube的大部份的點擊率都很低,只有兩段黃毓民批評對手的片段點擊率較高[3]。
是次選舉中,全港共分為五個地方選區,共選出30位立法會議員。每個選區均採用比例代表制,以最大餘額法及黑爾數額點票。以下是地方選區的議席分配:[4]
與上屆相比,隨著各區人口之轉移,九龍西選區增加一席至5席,而九龍東選區相應減少一席改為4席。除此以外,地方選區的選舉制度與上屆相同。
功能界別的選舉制度及議席分配與上屆相同。是次選舉共有28個功能界別(完整列表見下文的候選人名單),共選出30位立法會議員。除勞工界有三席外,其餘功能界別均各有一席。鄉議局、漁農界、保險界及航運交通界採用按選擇次序淘汰制;勞工界採用全票制;其餘功能界別採用單票制。[5]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畫一如以往為選舉進行滾動調查,由香港有線電視及now寬頻電視贊助。滾動調查以電話訪問市民假如明日進行選舉會投哪張候選名單。不過,兩者的預測結果表達方式不同,前者包括不投票或未決定等的百分比,後者則先除去不投票或未決定的百分比。
投票於2008年9月7日(星期日)07:30至22:30舉行。政府當局開放全港532個投票站供337萬名已登記選民投票。投票結束後,大部份投票站改為點票站,以點算地方選區的選票。功能界別的選票則運往位於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的中央點票站點算。各地方選區和功能界別選舉的最終結果,在國際展貿中心內的新聞中心由選舉主任宣佈。
地方選區 | 登記選民人數 | 累積投票人數 | 累積投票率 | 2004年累積投票率 |
---|---|---|---|---|
全港 | 3,372,007 | 1,524,249 | 45.2% | 55.64% |
香港島 | 627,657 | 314,870 | 50.17% | 57.62% |
九龍東 | 540,649 | 237,936 | 44.01% | 56.46% |
九龍西 | 440,335 | 207,765 | 47.18% | 54.74% |
新界東 | 820,205 | 362,959 | 44.25% | 56.42% |
新界西 | 943,161 | 400,719 | 42.49% | 53.48% |
功能界別 | 登記選民人數 | 累積投票人數 | 累積投票率 |
---|---|---|---|
所有需投票功能界別 | 212,227 | 127,973 | 60.3% |
保險界 | 144 | 113 | 78.47% |
航運交通界 | 178 | 161 | 90.45% |
教育界 | 90,693 | 55,354 | 61.03% |
法律界 | 6,111 | 3,933 | 64.36% |
會計界 | 22,276 | 14,143 | 63.49% |
醫學界 | 10,606 | 7,016 | 66.15% |
衞生服務界 | 36,968 | 17,406 | 47.08% |
工程界 | 8,323 | 5,641 | 67.78% |
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 | 6,147 | 4,035 | 65.64% |
社會福利界 | 12,519 | 8,756 | 69.94% |
旅遊界 | 1,261 | 906 | 71.85% |
商界(第一) | 1,040 | 691 | 66.44% |
紡織及製衣界 | 3,710 | 2,101 | 56.63% |
批發及零售界 | 6,074 | 3,177 | 52.3% |
資訊科技界 | 5,749 | 4,134 | 71.91% |
區議會 | 428 | 406 | 94.86% |
建制派在是次選舉的贏家,特別是功能界別奪得23席,當中全體自動當選議員均為建制派。選舉過後它們繼續控制議會的過半數議席,但仍未能成功控制議會三分之二的絕對多數[1]。
民建聯於九龍東及新界西分拆名單、加上香港島又被葉劉淑儀名單分票,結果在總得票上損失了五萬多票,在香港島損失一席(即港島區議員蔡素玉之一席),但同時也奪回功能界別區議會的席位,結果在議席上沒有增減,繼續保持第一大黨的地位。如果把以工聯會名義參選同時為民建聯成員的黃國健、王國興及潘佩璆計入民建聯的議員名單中,更會由原本10席增加至13席。
自由黨是各大黨派中的大輸家。它在地方選區全軍覆沒,而功能界別也被搶去1席,只剩下7個議席,由第二大黨跌至第三大黨。選舉結束後,主席田北俊及副主席周梁淑怡為此雙雙請辭,並由劉健儀暫時代行主席職務,而周梁淑怡亦正式宣佈退出行政會議。另一方面,由於有黨員身份的新界鄉議局主席劉皇發曾為民建聯參選人、新界鄉議局副主席張學明助選,而自由黨內部人士把田北俊及周梁淑怡落敗的原因歸咎於劉皇發拒絕把鄉事派票源配給自由黨。於是黨內人士要求劉皇發作出解釋,甚至要求他退黨。最後劉皇發在9月11日遞信以鄉議局要建築新大樓,無暇兼顧繁重黨務為由申請退出自由黨,同日獲自由黨接納;2008年10月8日,自由黨內部分裂,林健鋒、梁君彥、梁劉柔芬突然集體宣佈退黨。[6]
此兩次退黨事件令自由黨在會期開始時由原本7席急跌至只剩3席,頓時喪失大黨地位,有被泡沫化的危機。
泛民主派今次已預料自己在大選中沒有了七一效應,泛民總議席數會倒退,所以他們今次定下的目標只是21席,有些評論更認為泛民最終只能17至19席,有泛民成員亦估計泛民今屆只能奪取14至18個直選議席,將失去三分之一的關鍵議席數。再加上今屆選舉出現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情況,社民連同其他泛民出現搶票及互相攻擊的情況,情況更為悲觀[7]。結果卻令泛民喜出望外,雖然是倒退了(比原先的26席少了3席),但卻比預期出色,泛民比原本的目標取多了2席,取得23席。泛民在地方選區分拆名單的策略也見湊效,除了九龍西的毛孟靜敗於梁美芬,多名現任泛民議員取得最後一席連任,令泛民取得19個地方議席。
民主黨疑因低投票率、公民黨與社民連兩個光譜激進的政黨參選下,在地方選區總得票上大跌十二萬多票,雖然香港島只能保住一席,但新界東黃成智重奪失去的議席。民主黨也有參選功能界別,但卻沒有像公民黨般受到社民連主席黃毓民猛烈批評,單仲偕放棄參選資訊科技界,資訊科技界則以新人莫乃光出戰譚偉豪,但以35票之差失敗。剩下教育界張文光1席。整體上雖然損失了1席,但因為自由黨議席減少,所以能晉身為第二大黨。
公民黨漸漸成為泛民主派的主流,亦是泛民第二大黨,挑戰民主黨的地位,派員參戰5個地方選區,而在香港島把余若薇排在第二位,選舉結果公民黨在港島區大勝,黨魁余若薇在排第二的情況下險勝連任,帶同排第一的新人陳淑莊一同加入立法會,連上屆與余若薇拍擋的公民起動何秀蘭也成功重返立法會。在九龍西以些微票數落敗,在新界西則以五千多票之差落敗。九龍東與新界東也保住一席,但得票不如預期,梁家傑的得票在眾當選名單之末,而湯家驊得票也只是排第六位,已敲響了公民黨的警號。公民黨積極參選功能界別,卻惹來社民連主席黃毓民連番批評。他們在功能界別表現失色,由原本3席跌至1席,社福界未能派員參選接棒,喪失了會計界的席位,只能守住法律界的議席。
公民黨最終得到5席,比上屆少了1席。因為自由黨內部分裂議席大跌,令公民黨晉身為立法會第三大黨。
成立不足兩年的社民連是泛民剛冒起的新勢力,在5個選區中贏得3席,比原先增加1席。社民連的長毛梁國雄排在新界東順利高票連任,另一成員陳偉業則在新界西得票比上屆低,為當選名單之末而連任。新人方面,有「癲狗」之稱的主席黃毓民第一次出戰迎擊其他泛民主派,在九龍西以第二高票姿態當選。落選者方面,港島區的曾健成得票比上屆有近倍的增長,但依然比對手相差甚遠;九龍東的陶君行點票時雖然一度逼近曾參與特首選舉的梁家傑,然而最後與梁家傑的得票差距超過1萬票。[8]
《基本法》第六十八條訂明,「立法會的產生辦法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際情況和循序漸進的原則而規定,最終達至全部議員由普選產生的目標。」 以下議員於第三屆立法會循功能界別當選,今屆轉戰地方選區爭取連任。
政治陣營 | 地方選區 | 功能界別 | |||
---|---|---|---|---|---|
議員 | 總數 | 議員 | 總數 | ||
建制派 | 民建聯(7席)-曾鈺成、李慧琼、陳鑑林、譚耀宗、張學明、劉江華、陳克勤 工聯會(2席)-黃國健、王國興 獨立(2席)-葉劉淑儀、梁美芬 |
11 | 自由黨(7席)-劉皇發、劉健儀、林健鋒、梁君彥、梁劉柔芬、方剛、張宇人 民建聯(3席)-黃容根、黃定光、葉國謙 工聯會(2席)-潘佩璆、葉偉明 勞聯(1席)-李鳳英 獨立(12席)-陳健波、李國寶、詹培忠、霍震霆、謝偉俊[9]、何鍾泰、劉秀成、石禮謙、陳茂波、黃宜弘、林大輝、譚偉豪 |
25 | |
泛民主派 | 民主黨(7席)-甘乃威、涂謹申、李華明、李永達、何俊仁、黃成智、鄭家富 公民黨(4席)-陳淑莊、余若薇、梁家傑、湯家驊 社民連(3席)-黃毓民、陳偉業、梁國雄 民協(1席)-馮檢基 街工(1席)-梁耀忠 職工盟(1席)-李卓人 公民起動(1席)-何秀蘭 前綫(1席)-劉慧卿 |
19 | 民主黨(1席)-張文光 公民黨(1席)-吳靄儀 社總(1席)-張國柱[10] 獨立(1席)-李國麟 |
4 | |
中間派或其他 | 0 | 獨立(1席)-梁家騮[11] | 1 |
政黨 | 地方選區 | 功能界別 | 總議席 | ± | |||||
---|---|---|---|---|---|---|---|---|---|
票數 | % | ± | 議席 | ||||||
民建聯 | 347,373 | 22.92 | ▲ 0.19 | 7 | 3 | 10 | ▲ 1 | ||
工聯會 | 86,311 | 5.7 | ▲ 2.73 | 2 | 2 | 4 | ▲ 1 | ||
自由黨 | 65,622 | 4.33 | ▼ 2.39 | 0 | 7 | 7 | ▼ 3 | ||
獨立建制派 | 103,162 | 6.81 | 2 | 13 | 15 | ||||
建制派總計 | 602,468 | 39.75 | ▲ 2.46 | 11 (36.67%) |
25 (83.33%) |
36 (60%) |
▲ 2 | ||
民主黨 | 312,692 | 20.63 | ▼ 4.56 | 7 | 1 | 8 | ▼ 1 | ||
公民黨 | 207,000 | 13.66 | 4 | 1 | 5 | ▼ 1 | |||
社民連 | 153,390 | 10.1 | 3 | 0 | 3 | ▲ 1 | |||
街工 | 42,441 | 2.8 | ▼ 0.53 | 1 | 0 | 1 | |||
職工盟 | 42,366 | 2.8 | ▼ 1.15 | 1 | 0 | 1 | |||
教協 | 42,211 | 2.79 | ▼ 1.39 | 1 | 0 | 1 | |||
前綫 | 33,205 | 2.19 | ▼ 4.7 | 1 | 0 | 1 | |||
公民起動 | 30,887 | 2.04 | ▼ 0.05 | 1 | 0 | 1 | ▲ 1 | ||
獨立泛民主派 | 37,515 | 2.48 | 0 | 2 | 2 | ||||
泛民主派總計 | 901,707 | 59.5 | ▼ 2.43 | 19 (63.33%) |
4 (13.33%) |
23 (38.33%) |
▼ 2 | ||
中間派或其他 | 11,304 | 0.75 | 0 | 1 (3.33%) |
1 (1.67%) |
||||
總計 | 1,515,479 | 100 | 30 | 30 | 60 | ||||
投票率:45% |
廢票是指無效的選票[12],如白票、填寫不當、塗污了的選票等,算法是把總投票數字減去有效票數的數字;而廢票率則是廢票數量佔總投票數字的百分比,公式如下:
對每個選區而言:
有效票數 = ∑(各候選人票數) |
廢票量 = 總票數 - 有效票數 |
廢票率 = 廢票量 ÷ 總票數 × 100% |
所有原始數據均摘自香港政府立法會選舉網站[13],依以上定義運用前述公式作簡單計算而得出下表:
2008立法會選舉分區廢票統計 | ||||
---|---|---|---|---|
選區 | 投票人數 | 有效選票 | 無效選票 | 廢票率 |
全港 | 1,524,249 | 1,515,499 | 8,750 | 0.57% |
香港島 | 314,870 | 313,429 | 1,441 | 0.46% |
九龍西 | 207,765 | 206,603 | 1,162 | 0.56% |
九龍東 | 237,936 | 236,245 | 1,691 | 0.71% |
新界西 | 400,719 | 398,292 | 2,427 | 0.61% |
新界東 | 362,959 | 360,930 | 2,029 | 0.56% |
未公佈結果前已預期今次立法會選舉的投票率會下跌,主要是因為民怨高企的董建華時代過去,沒有了七一效應也消失了,又沒有太大政治議題吸引市民去投票。各政黨預測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而得票下降,當中又以泛民影響較大,因為在高選投票率下選民多投給泛民,故低投票率對泛民不利,泛民還擔心會失去三分之一的關鍵議席數[1]。結果本次選舉的總投票率、各區投票率及各時段投票率屬比2004年下跌,地方選區的總投票率只得45%,比上屆低大約10%,泛民的選情亦不像早前票站民調所顯示的那麼悲觀[19]。
另外,分區比例代表制度令到民意基礎較少的人能夠當選的情況。例如九龍東的法定門檻約為六萬人票,而九龍西法定門檻只有四萬人票。九龍西梁美芬雖然當選,但所得票數僅為19,914票,全港落選者中,有六人所得票數比她為多;甚至於教育界當選的張文光,所得票數也比她多。
香港島有三位現任議員放棄連任,另外民主黨的楊森、公民黨余若薇把自己放在所屬名單的第二位,希望提攜新一代政治明星。結果公民黨名單中陳淑莊、余若薇名單得票成為第一名,而余若薇也能險勝保住議席,但楊森的票源不及公民黨黨魁余若薇再加上比例代表制增添排名單第二位當選的困難,無法連任。
民建聯曾鈺成空降港島,希望拉抬蔡素玉當選。而民調則顯示,另一名建制派參選人葉劉淑儀,可以連第二名史泰祖也帶進立法會。葉劉淑儀曾公開表示不會與別的名單合作,於是建制派兩張名單相持不下,結果建制派兩張名單也是60,000多票,只能夠由曾鈺成及葉劉淑儀當選,無法壓倒公民黨,兩者的餘票亦輸給泛民公民起動何秀蘭,她得以重返議會,使香港島議席由2004年的泛民建制各三席,變成泛民四席、建制兩席的局面。
九龍西是屆增加一席至五席,隨即引來多方參選,包括公民黨的毛孟靜、社民連的黃毓民、自由黨的田北辰、傳統左派支持的梁美芬[23]等。各有各的策略。但泛民也同時針對著這四年來表現欠佳的劉千石。結果社民連的黃毓民因為憑火爆言論,最後可以擊潰劉千石及毛孟靜,奪取一席。民建聯曾鈺成空降香港島,由接班人李慧琼領軍出選。建制派支持梁美芬以獨立人士身份出選,計劃以2004年曾鈺成的餘票,另外以其專業人士的身份希望吸取游離票。田北辰亦以自由黨的支援,吸取中產游離票。所以梁田二人也不時針鋒相對。
多年選情被認為「超穩定」的九龍西[24],今屆因為增加了一個議席,令九龍西競爭激烈,最後一席變了兵家必爭之地,三候選人也有機會問鼎最後寶座,包括自由黨田北辰、建制派梁美芬和公民黨毛孟靜。期後受整個自由黨支持度下滑所拖累,田北辰支持度急挫,變相為建制派梁美芬和公民黨毛孟靜競爭[24]。但公民黨及毛孟靜卻受到社民連黃毓民不斷抨擊拖累了她的選情[25][26],原本被看高一線的毛孟靜最終以2000多票左右的差距,敗給梁美芬。新增的一席落在建制派的手上。
社民連與公民黨的關係跌至冰點,選舉完結後,毛孟靜撰文批評黃毓民[27],直指黃違反對市民承諾,最初說要對葉劉淑儀「去到邊殺到邊」,自己本身於黃封咪出事之後多次義務當「撐毓民燭光晚會」主持,現在黃卻攻擊自己盟友。黃毓民於參選後態度緩和,雖然對功能界別立場維持不變,但願意與公民黨修好,希望公民黨不應再斤斤計較,嘲笑「公民黨真是小器」,還說「選舉還選舉,選舉完後一筆勾銷」,要求合作[28]。
九龍東今次減少了一席,鄭經翰退選,改為支持陶君行。工聯會陳婉嫻把自己排在第二位,希望以自己的聲望可以令黃國健入局。而公民黨的競選口號「一條心,拿多席」亦顯示希望搶到第二席,民主黨在該區進行N+1的策略,成功說服無意參選的黃大仙區議會「票王」胡志偉分拆多一張民主黨名單。結果公民黨卻是該區最低得票的當選者。民建聯則陳鑑林得票第一。四席結果一如外界所料,由民建聯、工聯會、民主黨、公民黨平分。陳婉嫻終於得償所願退下火線。而爭取得票第五名是為了來屆增加一席[32]而作出準備,首次在首名出戰的社民連陶君行得票第五。而由民主黨分拆出來的胡志偉。只得一萬票得票第六。
新界西有十位原任議員參選,最多只有八位可以連任。被稱為「人人有希望,個個無把握」[35]的選戰。民建聯與工聯會正式分拆名單出選。由勞工界別的王國興分拆為工聯會名單排首名出戰,王國興經常強調自己是代表工聯會出選。譚耀宗雖然沒有工聯會的名義。但譚耀宗卻在自己的職業寫明為「工聯會副會長」。民建聯與工聯會被學者認為是進取的選戰策略[36]。而民主黨在原有兩張名單中,再分拆第三張名單,由落選區議員的張賢登領軍出戰,連同何俊仁、李永達二人合共三張名單。而公民黨社福界的張超雄則轉戰新界西,而張超雄的主要目標,其實是針對立場同樣激進的陳偉業[37]。
選戰中途,王國興與張超雄的民調一直低落,後來二人急起直追,曾壓倒陳偉業,但李永達及周梁淑怡的民調亦有下滑的現象。結果人人也告急,包括李永達、何俊仁、譚耀宗、王國興、陳偉業等人。結果民主黨的選民自行配票支持李永達,使何俊仁的得票被拉到第六位,在危險邊沿,李永達與何俊仁也當選。民建聯與工聯會的總得票增加一萬,譚耀宗、王國興、張學明三人成功當選。街工梁耀忠及職工盟李卓人也成功當選。而新界西最後一席,也落在社民連陳偉業的手上。張超雄也只得到兩萬多票而落選。自由黨的周梁淑怡因為手上的中產選票及鄉郊選區票源流失,只得兩萬多票而落選,為十位現任議員的得票之末,選後自由黨指責劉皇發全力為張學明助選。是次選舉過後,新界西亦維持泛民五席、建制派三席的局面。
由於上屆泛民鑽石名單浪費了不少餘票,故泛民今次分拆名單上陣。民主黨的黃成智也分拆名單排首名參選。而民建聯的第二位則以陳克勤取代李國英,在沙田當選區議員新論壇成員龐愛蘭,亦以無黨籍的專業人士出戰。選戰中途,公民黨的湯家驊與民主黨鄭家富在泛民報章的力挺下,打著「使第二名的也入局」的口號。希望得票壓倒民建聯,擊潰陳克勤。
選戰結果。民建聯劉江華為首的名單成為票王,更帶領第二位的陳克勤當選,成為香港回歸後歷屆立法會最年輕的議員。民主黨黃成智得票壓倒鄭家富,二人雙雙當選、社民連的梁國雄成新東泛民票王順利連任,湯家驊、劉慧卿則只拿到第六席及第七席。由於泛民今次分拆名單策略成功,以56%的選票取得5席〈新界東議席共有7席〉。至於龐愛蘭以專業人士出戰及民建聯搶走不少鄉事票,分薄了自由黨的票源,結果導致自由黨主席田北俊只以5,000票之差落選。
整體而言,泛民主派與建制派的得票大致維持六四之比。而兩大陣營以外的其他人士只對選舉有著微不足道的影響。
今屆共有14個議席自動當選,比上屆11席為多。泛民只能保住法律界、教育界、衛生服務界及社會福利界四個穩勝的席位,並於工程界、建築界及旅遊界競逐失敗。
所謂票站調查,是指調查機構於投票當日於票站出口詢間已投票選民的選擇,選民可選擇自願回答有關問題。根據立法會選舉指引,選民無須向任何人(包括進行票站調查的人士)透露自己的選擇,任何進行票站調查的機構均不得於投票結束前向公眾公佈票站調查結果。但這次選舉的票站調查安排惹起爭議,令人擔心票站調查資料的準確性。[48]
泛民主派投訴,懷疑部分於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進行票站調查的機構有政黨背景,並繼續於今次選舉進行票站調查。除了香港大學民意調查計劃、香港調查研究中心、萬國宣道浸信會盛恩基督教社會服務中心外,其他參與民意調查的組織均拒絕向傳媒披露其調查目的,而這些民調組織的名稱雖異,但調查範圍卻覆蓋了全港大部分票站,而部份參與民調的的調查員,也與傳統左派學校的師生名字相同。輿論普遍認為能夠發動如此大規模的人手及資源去做民意調查,是有親中方候選人利用票站調查收集選情,並即時調整競選策略,影響選舉的公平。[48][49]
泛民主派因此要求選舉管理委員會澄清此舉有否違反選舉指引,但選舉管理委員會並未正面回應,亦以確保學術及言論自由為由,表明不會要求進行票站調查的機構申報其政治聯繫資料。[50][51][52]泛民主批評選舉管理委員會縱容票站調查成為影響選舉結果的工具,並呼籲選民杯葛所有機構的票站調查。[53]另一方面,亦有市民自發呼籲向調查員說謊,以防票站調查被政黨利用。[54]
另一方面,香港大學民意調查計劃因應歷年以來都有傳媒要求提早向他們發放最新票站調查結果,亦本來計劃提早於中午12時半及下午5時向5間贊助傳媒提供最近票站調查結果。惟此舉遭各大政黨批評,擔心此舉會增加資料泄漏風險;選舉管理委員會並指,此舉可能違反不得提早公佈票站票站調查結果的選舉指引。[53]最後港大民意調查計劃決定改變初衷,只於晚上八時才交給有關傳媒的主管,作為內部參考,傳媒亦承諾不會提早發放票站調查結果。[55]
1.
2.
3.
4.
5.
7.
8.
9.
10.
1.
2.
4.
5.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6.
1.
2.
3.
4.
7.
8.
9.
10.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