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1939年列支敦士登大選於4月4日舉行。[1]儘管政府為了安撫選民並應對鄰國納粹德國威脅引入了新的比例代表制,但這一制度並未實際實施。由於此次選舉沒有進行真正投票,因此被稱為「沉默選舉」。執政黨進步公民黨與反對黨愛國聯盟達成聯盟,按大致相等的比例分配席位,旨在阻止納粹組織德意志民族運動在議會中獲得席位。[2][3]

事实速览 列支敦士登議會的全部15席 獲得絕對多數需要8席, 政黨/派系 ...
1939年列支敦士登大選
列支敦斯登
← 1936年 1939年4月4日 1945年 →

列支敦士登議會的全部15席
獲得絕對多數需要8席
政黨/派系 領袖 % 議席 ±
進步公民黨 約瑟夫·霍普英語Josef Hoop 8 -3
愛國聯盟 奧托·舍德勒英語Otto Schaedler 7 +3
此為贏得議席的政黨列表,詳情請見下文。
各選區結果
前任首相 當選首相
約瑟夫·霍普英語Josef Hoop
進步公民黨
約瑟夫·霍普英語Josef Hoop
進步公民黨
关闭

背景

1938年3月31日,德奧合併後不久,弗朗茨一世任命其侄孫弗朗茨·約瑟夫二世為攝政,自己則移居捷克斯洛伐克費爾德貝格。他最終於7月25日在家族城堡之一費爾德貝格城堡去世,弗朗茨·約瑟夫二世則正式即位為列支敦士登親王[4][5]與此同時,列支敦士登當地的納粹組織「列支敦士登德意志民族運動」成立,主張將該國併入納粹德國[6]

在弗朗茨·約瑟夫的倡議下,進步公民黨和愛國聯盟開始就組建聯合政府進行談判。[7][8]該聯盟旨在避免列支敦士登政局在納粹德國持續威脅下陷入僵局。[9][7]聯合政府成立後,進步公民黨成員安東·弗羅梅爾特的副首相職位將由愛國聯盟成員阿洛伊斯·福格特接任。[10][11]此外根據聯盟協議,第二次約瑟夫·霍普內閣也將被新內閣所取代,新內閣包含兩黨的多名成員。[12]

聯盟協議所達成的一項妥協是引入比例代表制,儘管三年前該制度在全民公投中被否決[13][14],但是這項制度最終還是於1939年1月18日獲得聯盟一致通過。[13][15]1939年3月11日,弗朗茨·約瑟夫在與兩黨達成協議後解散了議會並提前舉行選舉。[3]選舉僅用於在兩黨之間分配大致相等的議會席位,因為沒有進行實際投票,因此此次選舉被稱為「靜默選舉」。這樣做的法理依據是新比例代表制法第30條,該條款允許一個或多個在上次選舉中得票總計占至少80%選票份額的政黨提出聯合候選人名單,並在排除其他政黨的情況下直接宣布名單上的人當選。[15]制定該條款是因為兩黨都希望不舉行會危及新聯合政府的競選活動,因為這樣會導致德意志民族運動獲得民眾支持。[3]

1939年3月24日列支敦士登發生了一場政變,大約40名德意志民族運動成員從內恩德恩出發並向瓦杜茲進發,計劃挑起他們與政府之間的衝突。這樣從費爾德基希出發的德國軍隊便可響應政變者求助進入列支敦士登,將該國併入德國。在德國入侵後,其他政變參與者本應關閉特里森-巴爾策斯公路和瓦杜茲-塞沃倫萊茵河大橋但卻沒有這樣做。這是因為在阿洛伊斯·福格特的干預下,阿道夫·希特勒下令封鎖了大橋。[16][17]這場政變最終在其反對者的阻止下以失敗告終,大多數德意志民族運動成員或被捕或逃跑。這場政變不被大多數列支敦士登國民支持,甚至還激發了民眾強烈的愛國團結意識。[16]政變行動促使數月前成立的列支敦士登忠誠協會加強了針對對德意志民族運動的行動,並發起了一場重申列支敦士登獨立性的簽名運動,此次運動共收到2492個簽名。[18][19]

選舉內定被認為是政變的主要動機,這是因為德意志民族運動內部的許多人認為這是取得政權的最後希望。[20]選舉過程可以通過全民公投來質疑和討論,需要至少400個簽名才能強制要求選舉通過全民普選舉行。[3]然而這一嘗試並沒有成功,兩黨最終於4月6日公布了預先確定好的國會議員名單。[3]

Remove ads

選舉結果

進步公民黨在議會中保持多數席位,約瑟夫·霍普英語Josef Hoop仍擔任列支敦士登首相。然而該黨和愛國聯盟在議會所分到的席位數量大致相等。[12]兩黨聯盟一直持續到1997年。[7]

更多信息 政黨, 席數 ...
Thumb
政黨席數+/–
進步公民黨8–3
愛國聯盟7+3
總共150
資料來源:Nohlen & Stöver[21]
关闭

各選區選舉結果

更多信息 選區, 席位數 ...
選區 席位數 黨派 黨派 當選人員 替補
高地選區英語Oberland (electoral district) 9 愛國聯盟 5
  • 約翰·貝克
  • 弗洛里安·金德爾
  • 奧托·舍德勒
  • 約瑟夫·塞萊
  • 巴西爾·福格特
  • 魯道夫·阿曼
  • 海因里希·安德烈亞斯·布倫哈特
  • 邁因拉德·舍德勒
  • 約翰·韋希特爾
進步公民黨 4
  • 路易斯·布倫哈爾特
  • 弗朗茨·埃貝勒
  • 安東·弗羅梅
  • 費迪南德·里施
  • 約翰·貝克
  • 阿道夫·弗羅梅
  • 古斯塔夫·耶勒
  • 伯恩哈德·里施
低地選區英語Unterland (electoral district) 6 進步公民黨 4
  • 奧斯瓦爾德·比勒
  • 約翰·格奧爾格·哈斯勒
  • 弗朗茨·克薩韋爾·霍普英語Franz Xaver Hoop
  • 歐根·舍德勒英語Eugen Schädler
  • 菲利普·埃爾庫奇
  • 卡爾·馬克瑟
  • 魯道夫·馬克瑟
愛國聯盟 2
  • 約翰·格奧爾格·哈斯勒
  • 康拉德·沃爾文德
資料來源:Vogt[12]
关闭

參考文獻

引用著作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