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綰(1480年—1554年),字宗賢,號久庵,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台州府黃岩縣(今浙江省台州市黃巖區)人,侍郎黃孔昭之孫,明朝政治人物,官至禮部尚書翰林院學士

Quick Facts 黃綰, 族裔 ...
黃綰
大明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
族裔漢族
字號字宗賢,號久庵
出生成化十六年(1480年)
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台州府黃岩縣
逝世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
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台州府黃岩縣
親屬黃孔昭(祖父)
黃俌(父)
黃承文(子)
著作
《四書五經原古明道編》、《石龍集》、《石龍奏議》、《思古堂筆記》、《家訓》、《論刑獄疏》
Close

生平

黃綰因祖廕而官至後軍都督府都事,曾經求學於謝鐸王守仁嘉靖初年,曾任南京都察院經歷。大禮議事件中,因上疏支持明世宗立生父為皇考,而受到重視,後改為南京刑部員外郎。嘉靖六年六月,召為光祿寺少卿,參與修撰《明倫大典[1]

王守仁因被嫉妒,雖然被封伯爵,但不給於誥券歲祿;其他宸濠之亂中有功的人如知府邢珣徐璉陳槐,御史伍希儒謝源等,多以考察名義罷免。黃綰多上疏請求改變,之後王守仁得到賞賜,而邢珣等人也被錄用。同年,張璁桂萼驅逐大量翰林人士去朝外,而引自己人進入,於是升用黃綰晉升爲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講學士,直入經筵,此為明朝歷史前所未有。次年,明倫大典書成,晉升為詹事府詹事。當時,錦衣衛僉事聶能遷,最初因依附錢寧得官,此後依附張璁桂萼,當初書成後大量官員晉升,而唯獨沒有他。於是聶能遷大怒,囑咐被罷免閒住的主事翁洪上奏,誣陷王守仁能被召用是因為賄賂席書,其中詞語牽連至黃綰與張璁。黃綰抗辯,並乞求引避。世宗優旨留用,而罷免聶能遷入三法司、並貶至戍所,翁洪被貶為民。隨後張璁與黃綰深為相交,張璁欲升用其為吏部侍郎,且令典試南京,卻被楊一清抑制,並稱其是南方口音,不能參與經筵。此後黃綰上疏斥責楊一清,世宗也因此指責楊。同年十月,黃綰出任南京禮部右侍郎。嘉靖十二年,拜為禮部左侍郎[2]

最初,黃綰與張璁關係密切,至此夏言進入禮部後,世宗重用夏言,黃綰於是改為依附他,而與張璁相左。其擔任南京禮部侍郎時,禮部郎中鄒守益生病辭職,世宗命他複查。但是黃綰久不上報,而鄒守益竟然離去。吏部尚書汪鋐按照張璁旨意去舉發此事,世宗下詔奪取鄒守益職位,並命汪鋐複查,汪鋐遂彈劾黃綰欺瞞。恰逢禮部用人,世宗留用黃綰。而汪鋐不息再次攻擊他,黃綰上疏自辯且詆毀汪鋐為張璁鷹犬,並請求罷黜以避禍。世宗仍然念及黃綰在大禮議的功勞,而留用。黃綰於是與張璁的矛盾公開化了[3]

當初,大同發生兵變,士兵殺死總兵官李瑾,並佔領城池拒守。總制侍郎劉源清、提督郤永商議屠城,城中恟懼,於是與塞外的蒙古勾結為外應,塞外大亂。巡撫潘倣請求停止用兵,而引起劉源清大怒,劉源清上疏詆毀潘倣。張總與朝廷大臣一同支持劉源清,唯獨黃綰稱此為策略。當時劉源清被罷免,侍郎張瓚代任,張瓚未抵達時,郎中詹榮已經平定叛亂。因未徹底平定,請朝廷派遣大臣安撫。奏摺進入禮部後,夏言認為可以,並極力詆毀當初的用兵策略的謬論,言語涉及張璁。張璁大怒,堅持己見而不欲派遣。世宗委曲諭解,並特命黃綰趕往調查軍情,考核功罪,並便宜用事。黃綰抵達大同後,一無所問,以安其心,併集合軍民,曉之以禍福;同事逮捕通謀的官員,製造防禦和教育,使得城中大安。黃綰回朝後,上疏文武將吏功罪,並極力詆毀劉源清、郤永。黃綰因此增俸一等,張璁和兵部因庇護劉源清,而在私下詆毀黃綰。黃綰連續上奏,世宗於是堅持逮捕劉源清、郤永。隨後黃綰因母喪丁憂。嘉靖十八年,世宗派遣黃綰為禮部尚書兼翰林學士、擔任正使,張治為副使,一同出使安南。黃綰在路上稱病,不能前行。此後世宗改為派遣他人。隨後黃綰因上奏為父母請贈,而使得世宗大怒,被奪去尚書,而改以禮部侍郎閑住,出使的事情竟停止。久之,黃綰死於家中[4]

延伸閱讀

[]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明史卷一百九十七》,出自《明史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