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扎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麻扎村(維吾爾語:مازار كەنتى),全稱為麻扎阿勒迪買里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鄯善縣吐峪溝鄉的古老維吾爾族自然村落,行政區劃上屬於吐峪溝村。麻扎村守護着基督教與伊斯蘭教都提到的聖人洞穴,因穆斯林會前往朝拜,故被視為「中國的麥加」。因為保留了吐魯番維吾爾族生土建築群的風貌,被視為「中國第一土莊」。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截止2016年,村內有1450人,65戶具有歷史的民居,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吐峪溝石窟也位於麻扎村內。
地名來源
麻扎村源自1984年劃分行政區劃時對其的命名,全稱為麻扎阿勒迪買里村。麻扎為陵墓之意,麻扎阿勒迪買里村意為「陵墓前的村莊」。這裡的陵墓指麻扎村西北的艾蘇哈卜·凱赫夫麻扎,在當地也被叫做霍加木麻扎或聖人墓。[書 1]:28[刊 1]艾蘇哈卜·凱赫夫則是阿拉伯語اصحاب الکهف(aṣḥāb al kahf)的音譯,意為山洞人。是基督教所提到的以弗所之七聖童,伊斯蘭教《古蘭經》之山洞章有相對應的記載。講述的是一群人為躲避宗教迫害或國王的迫害進入洞穴,數百年後重現於世的故事。伊斯蘭教版本提到了有犬伴隨着他們進入洞穴。[網 1]
伊斯蘭教版本並未明確洞穴的具體位置,所以傳說傳播到穆斯林世界各地後,有了多個以艾蘇哈卜·凱赫夫命名的山洞,麻扎村的艾蘇哈卜·凱赫夫麻扎是其中之一。[網 2]吐魯番的版本則是在伊斯蘭教誕生前,麥加西某國的五人前往東方尋求「天意」,經過吐魯番時遇到攜犬的牧羊人並結伴同行。進入吐峪溝的洞穴後,終為聖,後人尊稱「七聖賢」。雖與記載的大不相同,但麻扎村及艾蘇哈卜·凱赫夫麻扎也一度成為中國境內的伊斯蘭教聖地,麻扎村村民多是曾經的守墓人的後代,而中國穆斯林前往朝聖前會先前往麻扎村朝拜。[刊 2][書 2]所以這裡也被稱為「中國的麥加」。[刊 3]
地理環境
麻扎村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鄯善縣吐峪溝鄉火焰山腳下,村東西兩側為火焰山山體和山前洪積扇坡地。向南3千米是洋海村,向北與蘇貝希村隔火焰山相鄰,高昌國遺存高昌古城位於村西南13千米,西北有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東南20千米有曾經東漢戊己校尉駐地柳中古城遺址,東北40公里是庫木塔格沙漠。[書 1]:8
麻扎村所處溫帶大陸性乾旱荒漠氣候,年均氣溫14.4攝氏度。夏季時間可達160天,平均氣溫超過40攝氏度,極端高溫近50攝氏度。年均降水量不足17毫米,年蒸發量超過3200毫米。冬季會降雪,但年均降雪量3.5毫米,不會形成穩定的積雪。麻扎村日照充足,光能豐富,無霜期可達224天,年日照時長超過3200小時。[書 1]:12蘇貝希河是麻扎村的主要水源,發源於天山山脈,以雪融水河降水為主要水源,源頭海拔4110米,山區河段超過44千米,集水面積超過530平方千米。徑流量每秒20立方米,春秋流量大,冬季流量小。另外也有水量較小的泉水分布於麻扎村一帶。地表水總量每年2.71億立方米。[書 1]:14-16
麻扎村位於火焰山吐峪溝大峽谷南部谷口,蘇貝希河流出火焰山形成山南洪積扇赫礫石戈壁,麻扎村地處洪積扇泥質沙土的綠洲之上。麻扎村依靠火焰山南坡而建,地勢北高南低,海拔100米到500米之間。植物主要分布在河谷兩岸的坡地上。[書 1]:11-14麻扎村北部因氣候乾旱切植被稀少,腐殖化過程較弱,所以當地以棕色荒漠土為主。蘇貝希河將黃紅色土壤衝向河谷南側,使麻扎村南側覆蓋着黃黏土。黃黏土易板結,有機質含量較少,不宜耕作種植。黃黏土以顆粒小於2微米的可塑硅酸鋁鹽為主,另也有少量鎂、鐵、鈉、鉀等元素。黃黏土是麻扎村生土建築的主要原材料,也是村民製作陶器的主要原材料。[書 1]:14-16
歷史發展
麻扎村的具體建村時期難以考究,但麻扎村一帶自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的痕跡。[書 3][書 1]:8-11姑師人之後,車師前國、漢朝西域都護府、高昌國、唐朝西州、高昌回鶻等政權在此前後交替。禿忽魯帖木兒建立東察合台汗國後,其子黑的兒火者將其勢力擴張至今吐魯番境內,這一時期麻扎村被稱為禿由,即吐峪溝,當地人開始信仰伊斯蘭教。清康熙年間,清軍平吐魯番,麻扎村歸屬清朝。在經歷隨額敏和卓東遷、平達瓦齊之亂後麻扎村村民返回麻扎村。清朝末年起到新疆和平解放時,麻扎村先後經歷了台站制、區村制、鄉鎮保甲制等戶籍管理制度。[書 1]:8-11
新疆和平解放後,麻扎村先後隸屬於吐峪溝區吐峪溝鄉、鄯善縣第四區公所、紅星人民公社、吐峪溝人民公社等。麻扎村雖是自然村,但也一度成為行政村。1984年,恢復鄉鎮村建制,吐峪溝人民公社改吐峪溝鄉,其下二大隊分設出獨立行政村——麻扎村。2004年開啟強村並組工作,麻扎村、吐峪溝夏村、英買里村合併為吐峪溝村,屬吐峪溝鄉。雖然劃歸吐峪溝村,但麻扎村原村村設置和管理未變,麻扎村黨支部和麻扎村下設三個村民小組保持至今。[書 1]:8-11
隨着人口增加,麻扎村無法提供足夠的房屋和土地。為保護麻扎村傳統風貌和解決麻扎村發展困境,鄯善縣先後三次對其開展扶貧搬遷工作。1997年,在麻扎村西南七千米處成立火焰山村。1998年,38戶150名麻扎村村民搬遷到火焰山村。2004年,縣鄉兩級在麻扎村東南建設百餘套抗震安居房,麻扎村搬遷36戶141人。2014年結合傳統村落保護項目,27戶村民搬遷入新建的麻扎新村。[書 1]:194-195
人口組成
麻扎村一帶歷史上先後有車師人、柔然人、烏孫人、突厥人、回鶻人、蒙古人等人生活過。新疆和平解放後,從內地前往鄯善縣的支邊青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前往麻扎村一帶開發建設,直至20世紀70年代,麻扎村一帶生活有少量漢族、回族。麻扎村劃為行政區劃後,先後實施數次整體搬遷,截止2016年,麻扎村有300餘戶,1450人,皆為維吾爾族。[書 1]:16-17
村莊建築
艾蘇哈卜·凱赫夫麻扎也被稱為吐峪溝麻扎,墓葬和禮拜堂組成了該麻扎。艾蘇哈卜·凱赫夫麻扎墓葬部分為土木結構建築,頂部有圓拱,室內四壁懸掛匾額錦帳,東北側為禮拜堂,同有圓拱形頂,內有高1米的仙人洞,洞口有木柵欄,內有木棍,相傳為聖人遺物。麻扎建築由橢圓形夯土圍牆,院子大約2.3萬平方米,院內有多座時代為清代的穆斯林墓葬。麻扎部分牆體有坍塌脫落的情況,可能的原因包括自然風化和人為損壞。[書 4]:853-864[書 5]
除艾蘇哈卜·凱赫夫麻扎,麻扎村一帶還分布有南北朝時期到高昌回鶻時期的墓葬,分布在溝兩側海拔約60米的斷崖上,崖下便是麻扎村民居建築。共發現墓葬超過15座,墓門開在斷崖上,向後挖出墓室。墓主有的有陶棺葬具,有的沒有。大部分墓口由土坯封住,但一些因為山崖倒塌,墓室外露。其中一座無墓具的墓葬,墓室為券頂,券頂殘,平面為長方形。墓主為仰身直肢個體。這些墓葬因與吐峪溝石窟相距不遠,墓葬可能與其存在聯繫。墓葬因地震損毀較重,因住宅區入侵墓葬區,對墓葬亦有破壞。[書 4]:842-844[書 5]
新疆三大佛教石窟之一的吐峪溝石窟位於麻扎村北部。分東、西兩個區域,存94個石窟,留有壁畫的石窟有8個。石窟始建於公元4世紀,自高昌北涼起到麴氏高昌一直是建寺鑿窟的高潮期,並且作為皇家寺院的所在地,到高昌回鶻時期依然有洞窟在開鑿或改鑿。[書 4]:933-934唐代《西州圖經》對當地描述為「丁谷窟有寺一所,並有禪院一所……寺依山構,揆巘疏階,雁塔飛空,虹梁飲漢」。[刊 4]直至13世紀伊斯蘭教的傳播,石窟才逐漸廢棄。20世紀初,西方和日本的探險隊在此盜掘,攜很多文物離開當地。1916年,吐峪溝經歷地震,導致三分之二的石窟損毀。吐峪溝石窟形制包括中心柱窟、方形窟、長方形窟等。壁畫內容包括本生故事、因緣故事、立佛、千佛等。個別窟有漢字題記。洞窟形制和壁畫受龜茲石窟和中原石窟的影響。從吐峪溝石窟出土有包括漢文、粟特文、藏文、回鶻文、婆羅米文等文字文書,也包括絹畫、木器、陶器、雕塑、文具等生活用品。吐峪溝石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2010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書 4]:933-934[刊 3][網 3]
吐峪溝村北清真寺(也被稱為艾蘇哈卜·凱赫夫清真寺)占地3000平方米,清真寺主體是禮拜堂,坐西朝東;清真寺院落則是按南北方向建設,院內敞擴。清真寺整體以綠色維護,南面是左右對稱傳統清真寺布局,有穹窿圓頂,南立面矗立有四座封閉結構的邦克樓,表面有簡單幾何圖案的彩繪。[刊 5][刊 6][書 6]
麻扎村是古老的的維吾爾族聚居地,村裡有65戶具有歷史的民居[書 7],因為麻扎村的生土建築群,麻扎村也有「中國第一土莊」的稱譽。[刊 3]其中斯迪克·阿不都民居是有300年以上歷史的民居,斯迪克·阿不都民居緊鄰蘇貝希河西岸,與馮·勒柯克故居相連。在斯迪克·阿不都家族至少傳承五代。斯迪克·阿不都是村中較為富裕的村民,民居保存較好,一樓為廚房、儲物間等設施,二樓為客廳、臥室等。建築的廊檐等均有精細的裝飾。馮·勒柯克故居為兩層生土建築,門上有太陽形狀庫巴。一層保存相對完整,房屋牆壁有整齊但大小不一的壁龕,民居二層大部分房頂已經坍塌。德國冒險家阿爾伯特·馮·勒柯克曾兩次在此居住,並對吐峪溝石窟進行發掘。[書 4]:894[書 1]:50-55村內另有1戶有250到300年歷史的民居,3戶有150-250年歷史的民居,4戶100年到150年歷史的民居。[書 7]
艾蘇哈卜·凱赫夫麻扎位於村落北偏西的高地處,地勢高於麻扎村超過50米,可俯瞰整個麻扎村。而清真寺是麻扎村的中心,村落建築多沿火焰山而建,背依艾蘇哈卜·凱赫夫麻扎,朝向不定,皆隨坡就勢建造,整體呈長條狀分布。村莊主要水源蘇貝希河由北向南穿村而過,河旁是與河平行的主街道,主街道與村外公路相連,也是通向艾蘇哈卜·凱赫夫麻扎的道路。村中內部道路則是由圍繞清真寺的不規則環形路、連接各組團的小道、室外場地組成。河流和主街道將村落分為兩大部分,狹窄陡峭的小道以及忽高忽低的地形將村落民居大致分為五個組團,不同組團因山、水、路的區別,導致內部結構不同。[書 1]:30-34[刊 5]
清真寺地處麻扎村最好的地塊,臨近清真寺是全村最大的平地。麻扎村民居建築有着戶戶相連,室室相通的特點。按地勢分為五個組團的第一個組團沿蘇貝希河水道分布,住宅面路開門,背靠坡度大的山坡地。該區域各院高差明顯,地形複雜。院落後部因用地侷促常用作堆積雜物或牛羊圈。組團二是緊背靠山,深面水,用地較為平整。民居是類似街巷的對街布置。組團三位於清真寺後部,因高差較大導致該區域民居廢棄率最高,這裡的民居建於坡地間的台地上,地勢起伏明顯,具有明顯的山地民居特點。組團四位於清真寺南部,民居部分面水,民居保持有零星耕地。為了與主街道相接,修建有橋、深巷道、過街樓等建築。組團五主體位於村莊東側兩座小山間的谷地內,因為地處谷地,具有避風、遮陽的效果。民居沿道路向順山體等高線向村莊邊緣發展。[刊 5]
麻扎村民居是採用黃黏土作為原材料的生土建築,黃黏土和麥草混合使民居牆體足夠堅固。民居形態變化較少,但建造工藝卻在進步,大致可分為掏、挖、干壘、混壘、砌等。掏指從地面掏出豎穴,也被稱為地洞、地窖。豎穴一般空間較小,其上會架木製棚架蓋頂,棚架略經加工即可成為地窩子。既能夠儲藏糧食,也能在夏天提供避暑場所。挖是緊挨火焰山處民居處常用的工藝,將山體挖出方形或拱形的橫穴,即洞窟,作為房屋後半部分,結合土坯修建為完整建築。[書 1]:34-38
干壘是指將黃黏土按比例加入沙粒或礫石,放入預製好的夾板槽中,後夯實製成。加高時會先提高夾板,再夯實,循環往復直至形成牆體。待牆體晾乾堅固後,鑿出門、窗、洞口。使用此法洞口較小,一些民居會在門、窗、洞口處預先埋入梁,再進行夯實以提升洞口的堅固程度。濕壘是指將黃黏土、砂石、麥草加水攪拌形成築房原材料,從地面層層疊壘製作而成。待壘到一定程度後,需等其干硬後才可繼續加高。濕壘所建牆體下寬上窄,完成壘牆並將牆鏟刮平整後,鑿出門、窗、洞口。[書 1]:34-38砌是將生土摻水後加入麥草攪拌,放入規格為30厘米×20厘米×8厘米(規格並不固定)的土坯模板中,土坯每塊重量8到10千克,晾乾後結合泥漿即可逐層修砌房屋。房間大小、高低、多少,民居的形體、凹凸等均可按需求砌築。砌築而成的牆體厚在80厘米到120厘米之間。[書 1]:34-38
麻扎村民居屋頂多為土拱頂或木密肋平頂。土拱頂常用工藝為土塊拱砌,是利用黃黏土的黏性,利用模具支撐將土坯砌成拱形房頂。一般拱形房頂房間面寬3米,可連續砌築。木密肋平頂是先將直徑15厘米以內的梁架於牆上,上鋪葦席,再用細泥覆蓋。[書 7]另外,麻扎村的民居修建也會使用到搭建、糊、蓋等輔助工藝。[書 1]:34-38
麻扎村民居的建築大多以土黃色的本色為主,建築外立面唯一彩色部分是較新的門扇,色彩以綠色、紅色、黃色、藍色、白色為主,有些門扇有繪製的彩色圖案。麻扎村民居門扇早期以簡約的掛鎖木門為主,原材料以桑木、松木為主,早期多以木本色為主。民居大門下有門檻、上有門框。民居建築主門框設置有木雕庫巴,也被稱為戶頭。木雕樣式包括花卉形狀、幾何圖形、果實圖形、太陽星星圖形等。一些民居宅內的小門也有庫巴木雕。過去可以通過庫巴判斷民居主人的身份:果實、花卉的形狀代表着戶主經商,幾何形狀則代表戶主從仕。[書 1]:39-44[書 3]
窗櫺花窗在吐魯番歷史建築中較為常見,麻扎村的窗櫺多為木質合扇窗和鏤空花格窗,常見圖案包括長方形、正方形等幾何圖案,也有十字格、斜方格、冰裂紋、卍字型等不同樣式組合的窗櫺。但吐魯番民居常見的雙交四碗菱花窗櫺卻鮮有體現,這可能是因為這種窗櫺出現於麻扎村成為聖地之後。壁龕也是麻扎村民居特色之一,每戶民居都會有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壁龕,形狀包括方形、拱形、菱形等。正面牆上的大壁龕一般用於放置被褥;兩側壁龕會用於放置衣物、針線、書本、工藝品等;灶旁的較大壁龕用於放置不同的調料罐、廚具、餐具等,小壁龕則用於放置油燈等物件。輔助用房的壁龕可用於放置生產生活器具等。另外,少數民居保留有土坯砌成的壁爐。[書 1]:39-44[書 3][刊 5]
麻扎村的民居從功能上大致可分為基本生活單元、輔助用房、走廊和廚灶、院落四大部分。民居基本生活單元多為直上直下的兩層建築,鮮有屋檐。樓梯設於屋前明顯處,一般由客廳、過廳、臥室等組成,一般二層由於採光好會作為居住場地。不過也有單層民居,但都包涵生活必要的客廳、過廳、臥室等單元。輔助用房是包括儲存物品、存放農具、停放車輛的房屋。一般情況下輔助用房面積較小,位於底層,多為窯洞的形式。單層民居也有與輔助用房功能類似的空間,一般安排在距離大門較近的地方。另外,每戶民居會有從地面挖出的深1.5米到2米的地窩子,用於夏季避暑。[書 1]:38-39
走廊一般會修的較深,走廊扶手、廊檐等有時會裝飾有木工雕刻。夏季廚灶會被安排在庭院內,冬季則會使用室內的灶台。民居院落一般分為用於生活起居的前院和用於圈養牲畜和堆積肥料的後院。前院會搭建涼棚和鏤空花牆。21世紀之前,前院會有土坯堆砌的土炕,21世紀之後多改為一張或兩張彩色的寬大鐵床,天熱時用於休憩。大部分民居會在房頂修建曬制葡萄乾的曬房。[書 1]:38-39麻扎村曬房由錯位、疊加砌築而成的磚塊構成,形成長方形、十字形等不同形式的鏤空牆體。[刊 7]
宗教習俗
一些當地虔誠的穆斯林有着向麻扎朝拜的傳統,形式上包括跪拜、誦經、祈禱、布施、扎彩條等。朝拜動機除了兒女婚事、求病治癒、家庭平安、生兒育女、改善生活等傳統目的外,還包括考上好學校、找到好工作、升職當官、生意興隆等新興目的。前往朝拜時間也從過去封齋、除夕、巴拉特節等傳統節日專門前往麻扎村呆一周或一個月用於朝拜,逐漸變為了周末、休假日的短期朝拜。[刊 8][刊 2]
保護措施
2008年起,負責文物管理和保護的吐峪溝麻扎村工作站由鄯善縣文物局專門建立。這一年,鄯善縣文物局、城建局、吐峪溝鄉人民政府、文管所和麻扎村村民組成「吐峪溝鄉麻扎村古村落保護協會」。保護協會負責村內石窟看護、村落保護、古桑樹保護等。工作站和保護協會修繕年久失修的房屋並修舊如故,修繕以廚衛設施為主的內部設施設備,並將其中三座民居用於旅遊開發。截止2016年,共搶救危房15戶。2011年,開始投資保護維修麻扎村基礎設施,對道路、給排水管網、電力、消防、環衛設施等設施進行改造和建設。2014年,開始維修麻扎村的水渠,解決人畜安全用水問題。並安裝太陽能路燈等。同時新建近140套抗震房作為麻扎新村。麻扎村還對村內24株百年以上的桑樹進行登記,對所有古樹名木進行摸底調查。建立以政府主導、村民為主的管理機構,對古樹名木進行共同保護措施。並安排專業人員對古樹的生態環境、生長發育情況、保護現狀進行監測和監督。[書 1]:58-59
所獲稱號
2005年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將麻扎村列為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網 4]
2012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公布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村落名單》,麻扎村位列其中。[網 5]
2014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命名首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其中包括麻扎村。[網 6]
當代發展
麻扎村是多部影視劇的取景之地,包括電影《火焰山來的鼓手》《七劍》等,電視劇《阿娜爾罕》等。麻扎村也是畫家、攝影家的創作靈感來源之地,新疆攝影家協會、新疆國畫院先後將麻扎村作為創作基地和採風寫生基地。[書 1]:116-1172022年,為發展和服務新疆鄉村振興,新疆大學與中山大學共建了「新疆歷史文化與旅遊可持續發展重點實驗室吐峪溝工作站」。[網 7]
葡萄產業是麻扎村民的傳統產業之一,經過開墾耕地、擴大葡萄種植面積後,村民從人均不足半畝葡萄地增加到人均一畝有餘。同時對當地葡萄種植進行架式改造、科學管理、技術人員跟蹤服務等,村民的葡萄畝產從20世紀末的不足千元人民幣增至2014年的5千到1萬元人民幣。旅遊業也是麻扎村村民的收入來源,村民在吐峪溝大峽谷景區設民族特色涼棚,經營特色農家樂、經營農副產品和旅遊紀念品等。另外,麻扎村村民收入還包括桑杏園在內的林果業、畜牧養殖業、電子商務、民族特色服裝業、勞務輸出等。[書 1]:187-188麻扎村人均年收入從2004年的1827元人民幣增至2016年的超過9626元人民幣[書 1]:194-195。
參考來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