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條目介紹的是俗稱為「塘鵝」的鵜鶘科動物。關於另一種
鰹鳥科的海鳥,請見「
塘鵝」。
鵜鶘科(學名:Pelecanidae),又稱鴮鸅(音同「烏澤」)、淘河,俗稱塘鵝、布袋鵝(臺灣話:pòo-tē-gô)[1]、布袋鳥(臺灣話:pòo-tē-tsiáu)[2],在動物分類學上是屬於鳥綱鵜形目。鵜鶘科下只有一個屬鵜鶘屬(Pelecanus),包括8種。鵜鶘是零散分布在除南極洲以外所有大陸的大型水鳥,最明顯的特徵是嘴下帶有一個喉囊,可以自由伸縮,是儲存食物的地方。除了美洲褐鵜鶘和秘魯鵜鶘外,一般都是蒼白色的羽毛為主。在繁殖季節之前,所有物種的喙,喉囊和面部皮膚的裸露部分會變得顏色鮮豔。
|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 改善本條目或在 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 此條目 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3年3月27日) |
|
事实速览 科學分類, 種 ...
鵜鶘屬
|
|
科學分類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鳥綱 Aves
|
目:
|
鵜形目 Pelecaniformes
|
科:
|
鵜鶘科 Pelecanidae
|
屬:
|
鵜鶘屬 Pelecanus Linnaeus, 1758
|
種
|
- 白鵜鶘 Pelecanus onocrotalus
- 褐鵜鶘 Pelecanus occidentalis
- 秘魯鵜鶘 Pelecanus thagus
- 紅嘴鵜鶘 Pelecanus erythrorhynchos
- 卷羽鵜鶘 Pelecanus crispus
- 粉紅背鵜鶘 Pelecanus rufescens
- 斑嘴鵜鶘 Pelecanus philippensis
- 澳洲鵜鶘 Pelecanus conspicillatus
|
关闭
鵜鶘可以單獨覓食,但大多更愛用群體捕魚的方式。只有美洲褐鵜鶘和秘魯鵜鶘會從空中插水捉魚。
大型白鵜鶘在繁殖條件下在納米比亞鯨灣飛翔
在牙買加褐鵜鶘入海潛水抓魚
澳大利亞鵜鶘築巢集落(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此物種在地面上築巢。
美國馬里蘭州切薩皮克灣鵜鶘與其幼鳥。
褐鵜鶘入海潛水抓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