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一种东亚官员配饰制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魚袋是中國、日本、朝鮮、越南一種官員配飾。它始於唐朝,按《宋史·輿服志》:「其制自唐始,蓋以為符契也。其始曰魚符...因盛以袋,故曰魚袋」[1]。魚袋在中國至明朝時廢除[1],在朝鮮始於新羅,歷經高麗王朝,至朝鮮王朝時廢除,在越南則出現在李朝、陳朝。在日本,至今仍用於一些宮廷或皇室相關儀式,如日本天皇即位及賀茂祭等,儀式人員穿著束帶時會佩魚袋。
按《事物紀原·魚袋》記載,魚袋制度其實可以追溯到夏商周三代,張岱在《夜航船·日用部》中說即是將魚符放在皮革袋子(古稱「韋」)裏,曹魏時改爲龜形,到了唐高宗時才成爲魚形,用絲製袋子。其制為:「三品以上,其飾金,五品以上,其飾銀」。如《唐會要》說在高宗咸亨三年五月三日,「始令京官四品、五品職事佩銀魚」。其作用主要是在官員出入宮門時驗證其身份[2]。武則天時曾改回原來的龜形,但旋即又恢復魚形。如久視元年十月十三曾定三品以上用金,四品用銀,五品用銅。神龍初年時不限品軼,「賜紫(紫色服飾)則給金魚,賜緋(緋色服飾)則給銀魚」。[1]
宋朝基本沿襲唐朝制度,但也有創新,如宋仁宗又加用玉制,宋神宗時曾賜予岐、嘉二王玉魚及玉帶。《懶真子》的説法是宋朝的魚袋其實只是一個魚形的袋子,內已無魚符:「唐人用袋盛此魚,今人乃以魚為袋之飾,非古制也。」[1]
日本於奈良時代引進唐代服飾制度,至平安時代初期亦參照唐代官服制度,以魚袋作為朝服配件之一,規定親王、諸王、公卿(品秩為三位以上)佩金魚袋,殿上人(品秩為四、五位)佩銀魚袋[3],用作標識身份,袋子用與位袍(官服)材質、顏色相同的絲綢製成。後來失去了標識身份的功能,變成官員在新嘗祭、節會等宮中重大場合、儀式配襯束帶的一種威儀具。後來又出現鍍金、鍍銀魚符,現代儀式所用的魚符是在一塊以鮫魚皮包裹的木材上鑲上金屬魚[4]。
朝鮮魚袋制度始見於三國時代的高句麗,由於史料不足,實際情況不明[5]。新羅於統一新羅末期開始定立魚袋制度[6]。
高麗時代模仿宋朝官服制度制定各級官員服飾。魚袋制度自仁宗時期實施,分為金、銀兩種魚袋[5]。毅宗時公服制度完備,規定文官四品以上佩金魚袋,常參六品以上佩銀魚袋,獲國王特賜者則例外。都護牧、判官、知州以上皆帶魚袋,材質按照本身品秩而定[7][8]。朝鮮王朝初期沿用高麗制度,官服佩魚袋,世宗時期廢除。
越南魚袋制度始見於李朝,《歷朝憲章類誌·禮儀志》記載,李朝仿效宋朝章服制度,賜緋魚袋、金魚袋予官員。陳朝沿襲李朝制度,有不少文獻記載當時官員獲賜緋魚袋和紫金魚袋,陳朝後再無關於魚袋的記載[9]。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