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鳴樂器Idiophone)是薩克斯樂器分類法H&S分類法)中的其中一個主要分類。所使用的編號為「1」。絕大部份的敲擊樂器均可歸納於此類別內,較常見的例子有三角鐵木魚響板木琴等。其字源來自古希臘語中的「自身、個人、明顯的」(idio)[1]及「聲音」(phone)[2]

Thumb
同屬體鳴樂器的鐘琴鐃鈸

定義

根據H&S分類法的定義,但凡一件樂器,它產生聲音的方法是透過自身樂器的震動(不論是從固態性(solidity)或是彈性(elasticity)的狀況),而非藉着其他的介體:例如絃線空氣(後來加入了第5類時也包括了電流)來發聲,皆可稱為「體鳴樂器[3]。因此,如按一般樂器分類法的角度來講,管樂絃樂及除鋼片琴外的絕大部份鍵盤樂器皆全不符合上述定義,只有敲擊樂器才能符合;當中,所有類樂器又因其發聲原理主要藉助膜的震動來發聲,樂器本體或會製造聲音、但遠不及由膜所產生般顯著,因此也不符合要求。

體鳴樂器下共可分為6個的子類:當中撞擊類(struck idiophones,11)佔最多,其餘的5類分別是撥奏類(Lamellaphones,或稱plucked idiophones,12)、摩擦類(friction idiophones,13)、氣動類(blown idiophones,14)、金屬片類(Metal sheets ,15)及伸延式膜類(Flexed diaphragms,16),其中14, 15及16子類下的樂器十分稀少,15和16子類更是兩人死後,由其他人重新編制定的,當中,原來的雷鳴器彈音器都是由原來111子類及112子類轉至15子類。

歸類方法

子類

注意:以下列表並未有列出所有類別

11子類

  • 樂器是因撞擊而發聲
  • 111 透過自身撞擊或藉助其他物件敲打而發出聲音
  • 111.1 由兩塊可產生渾鳴的組件互相撞擊而發聲
  • 111.2 藉助非發聲體(如、棍或其他物件)去敲打任何可產生渾鳴或非渾鳴的物件
  • 111.21 棍狀類
  • 111.22 板狀類
  • 111.23 管狀類
  • 111.24 皿類
  • 111.241 鑼類(頂部的震動最強烈)
  • 111.241.1 單獨型的鑼
  • 111.241.11 單獨型、單音(
  • 111.241.12 單獨型、複音(油筒鼓英語Steelpan)、手碟也歸這類,雖然其開口向下
  • 111.241.2 組合型的鑼
  • 111.242 鐘類(頂部的震動最弱)
  • 111.242.1 單獨型的鐘
  • 111.242.11 靜止狀態形、咀口向上、置於手上或咕𠱸粵語cushion
  • 111.242.12 懸掛式(由頂尖部份穿過)
  • 111.242.121 外敲式,以獨立的撞擊物敲打,如中國、日本寺院內的
  • 111.242.122 內敲式,以獨立的撞擊物敲打置於鐘內,如教堂鐘樓內的鐘
  • 111.242.123 外敲式,但用來敲打用的物件是作為鐘的一部份
  • 111.242.2 組合型的鐘(下屬定義跟111.242.1相同,基本上只要把111.242.1內的樂器數目變成複數,便可直接歸入本子類)
  • 111.242.211 定音牛鈴
  • 111.242.221 樹鈴
  • 111.242.222 樂鐘
  • 111.243 木頭鼓英語Slit Drums一類備有中空式凹槽的樂器,非全開口形
  • 111.244 其他備有中空式凹槽的樂器,全開口形,如拉篥鼓英語Lali (drum)
  • 111.25 巨石類,如石鑼英語Rock gong
  • 112 樂器非由演奏者直接於樂器作出敲打而發聲,而是借用非敲打式的動作,使其發聲[4][5][6]
  • 112.1 搖晃式體鳴樂器或類(演奏者採用搖晃的動作)
  • 112.11 懸架式鞀類
  • 112.111 串形鞀類,如頸鏈一類將貝殼、寶石、或其他物件串起來的各式環鍊類
  • 112.112 棒形/環形鞀類,如附有鈴片的叉鈴英語sistrum馬鈴
  • 112.12 框形鞀類
  • 112.121 下垂形鞀類,如加上了發聲環的祖魯族舞盾
  • 112.122 推拉形鞀類(以不發聲物件在發聲物件的凹槽上前後滑動令其發聲,或相反),如印尼昂格隆英語Anklung鐵沙鈴或竿形叉鈴、顫音器英語Vibraslap
  • 112.13 管形鞀類,例如沙鎚貝努埃葫蘆搖鈴(Benue gourd rattles)、卡揚博英語Kayamb卡西西沙鈴英語Caxixi甘薩英語Ganzá
  • 112.2 刮式體鳴樂器,演奏者以直接或間接方式、以一個不發聲的工具,在一個附有凹糟的發聲物件套用刮的動作(或相反原理),令樂器發聲
  • 112.21 棒形刮類:使用小形棒類於附有凹糟的棒形樂器上操作
  • 112.211 沒有共鳴箱的凹糟形棒,如Reque reque
  • 112.212 有共鳴箱的凹糟形棒,例如中國的
  • 112.3 分置式體鳴樂器,此類樂器備有2個彈弓型的伸延,並利用後座力原理令樂器震生震動,例如中國「huan t'u」(??)及伊朗的「qašik」

12子類

  • 樂器是以彈撥方式發聲,如塊形、條形金屬薄片[7]
  • 121 框形(彈性簧片於框架或圈內震動)
  • 121.1 簧片置於果殼外,以果殼為共鳴體
  • 121.2 口簧類(簧片置於棒形或版形框,依靠演奏者的口腔共鳴箱
  • 121.221 單個式(一般的口簧琴均屬此分類)
  • 121.222 複數式(一個框架內有多於一個口簧片)
  • 122 板形,可以是發聲條加裝在板上,又或者發聲條是從板上切割成梳狀或鋸齒狀,彈撥琴英語Mbira(Mbira,又可稱Kalimba)屬這分類
  • 122.1 用繩或釣將簧片固定
  • 122.11 沒有共鳴箱
  • 122.12 有共鳴箱
  • 122.2 預製式簧片(有後綴 -8-9 ,但暫時未有實際樂器歸入)

13子類

  • 因摩擦而產生震動
  • 131 摩擦棒類
  • 131.1 單獨摩擦棒類,如砂紙板(Sandpaper blocks)
  • 131.2 複數摩擦棒類
  • 131.21 直接於棒上摩擦,如釘子提琴英語Nail violin
  • 131.22 棒狀發聲體透過其他介面的摩擦,不慬是橫向或縱向產生的震動發聲,如 恩斯特的棒形琴(Euphon)
  • 132 摩擦板類
  • 133 摩擦皿類

14分類

  • 藉風力或空氣的流動令樂器產生震動而發聲
  • 141 棒型
  • 141.2 複數式,如風力鋼琴英語Aeolsklavier
  • 142 板型

15分類

  • 由一塊可活動式的金屬薄片所發出的震動
  • 151 藉摩擦力,如鋸琴
  • 152 藉撞擊,如劇場式雷鳴器(使用
  • 153 藉搖動,如手提式雷鳴器(不使用
  • 154 藉搖動而間接敲擊,如彈音器

16分類

  • 以一塊具伸縮性的隔膜,中央有一條幼繩穿過其中心位而引發震動

後綴

H&S分類法於每一分類下再設有後綴,提供部份樂器的一些補充資料。就體鳴樂器而言,設下了以下後綴:

  • -1 空氣的震動通過放大器揚聲器增強。(只限原設計或發聲上本未有考慮擴音的需要,電子樂器歸入另一分類內。)
  • -8 附有鍵盤
  • -9 由機械推動

外部連結

注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