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馬來西亞華語規範理事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馬來西亞華語規範理事會(英語:Chinese Language Standardization Council of Malaysia馬來語Majlis Pembakuan Bahasa Cina Malaysia),也稱為大馬華語規範理事會,簡稱語範,是馬來西亞官方規範當地馬來西亞華語的組織,隸屬於馬來西亞教育部

發展沿革

馬來西亞華語規範工委會於1997年1月12日召開第一次會議,秘書處設在董教總;因是民間團體,推行華語規範工作方面有相當阻力,而在2003年11月9日解散、由馬來西亞新聞部接手。馬來西亞新聞部於2004年2月12日成立馬來西亞華語規範理事會,下設5個小組,即譯名組、語音組、語法組、文字與詞語組及出版組。創設當時理事會成員涵蓋了馬來西亞新聞部、內安部出版管制組、教育部屬下的課程局、考試局及課本局和高教部代表等官方機構;民間組織則有華總、董教總、翻譯協會、廣播界、出版界及東西馬各華文報章的代表。[1][2]

2004年2月13日由馬來西亞新聞部副部長拿督林祥才宣告成立,並於當天舉行第一次會議,以統一馬來西亞國內各個政府部門、地方及非華裔領袖之中文名字。第一次會議在馬來西亞聯邦政府政府行政中心布城舉行。同年4月28日召開第二次會議,通過及公佈馬來西亞內閣包括首相、副首相、部長、副部長和政務次長的統一華文譯名。

首任主席為新聞部副部長拿督林祥才。2006年2月改隸教育部華人副部長兼任主席,其副部長拿督韓春錦於同年3月15日受委為第二任主席[3],並設置常務委員會由副主席擔當委員長。隨着內閣更替,教育部副部長拿督斯里魏家祥在2008年3月29日接下第三任主席。2017年1月1日,教育部副部長拿督張盛聞為第四任主席[4]2018年馬來西亞大選後政黨輪替,張盛聞於該年5月31日請辭[5],教育部副部長張念群接下第五任主席職務。2020年3月,慕尤丁內閣教育部副部長拿督馬漢順擔任現任主席。

Remove ads

工作大綱

理事會成立迄今推動多項活動,如於2004年4月完成聯邦政府部門和部長名字統一譯名,5月舉辦由3位中國教授主講的華文規範講座,6月,10月和12月份統一各州地方及政府機構名稱等,已發行《華文譯名手冊1》(2005年)、《華文譯名手冊2》(2010年)及《華文譯名手冊3》(2021年)。譯名工作大綱如下:

國家首長,政府行政結構和政黨中文譯名

  • 馬來西亞最高元首、蘇丹及州元首
  • 內閣結構及成員名表
  • 政府部門機構(中央、州、縣及地方政府)和官員職銜名稱
  • 各政黨和領導名稱

馬來西亞地理中文譯名

  • 州、市、縣、鎮名稱
  • 海洋、河流、湖泊、山脈、山名稱
  • 主要公路名稱

國內主要建築物中文譯名

  • 各地主要建築物、橋梁
  • 各地大專院校及其他

日常事物中文譯名

  • 本地水果、海產、蔬菜、動物、植物、飲料、食物等

翻譯原則

  1. 精簡,即簡單和扼要;
  2. 符合馬來西亞的環境和社會的需求;
  3. 學術銜頭都不譯,如醫生、學士、碩士、博士和教授等;
  4. 考慮到譯名的國際化,如國內安全部簡稱國安部,這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稱國安部)是類似的。

成員

2017年的理事會和常務委員會於2017年生效,至2019年。(截至2017年2月13日 (2017-02-13)[6]

理事會

更多信息 延伸內容 ...

常務委員會

更多信息 延伸內容 ...

參考資料

Loading content...

類似機構

外部連結

相關條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