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衛戰
1941年12月日軍攻佔英屬香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香港保衛戰(英語:Battle of Hong Kong;日語:香港の戦い,又稱香港戰役或香港攻防戰) ,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大日本帝國發動太平洋戰爭的首天,日軍入侵英屬香港的一場戰役,戰役爆發於1941年12月8日清晨,亦即日軍偷襲珍珠港約6小時後,日軍在12月10日攻破醉酒灣防線,12月13日佔領九龍半島,日軍於12月18日晚上成功登陸香港島,香港守軍(駐港英軍、香港義勇防衛軍、香港華人軍團、加拿大陸軍)展開頑強抵抗[9],攻守兩軍在黃泥涌峽、淺水灣及赤柱等地爆發激戰[10]。因為香港守軍作戰失利而且孤軍無援,身兼香港三軍總司令的總督楊慕琦於12月25日下午決定投降,當日時值聖誕節,因而被稱為「黑色聖誕」[2]。香港日佔時期歷時「三年零八個月」[11],至1945年8月30日英國皇家海軍艦隊抵達維多利亞港,佔領香港的日軍向英軍投降,香港重光,香港恢復由英國管治[12]。
香港保衛戰 Battle of Hong Kong | |||||||||
---|---|---|---|---|---|---|---|---|---|
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的一部分 | |||||||||
左上,日軍士兵試圖接近香港守軍的裝甲車 右中,日軍經廣福橋向大埔墟推進 下,侵入香港島北角附近的日軍士兵 | |||||||||
| |||||||||
參戰方 | |||||||||
![]() 情報協助及撤退支援: ![]() |
![]()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 ![]() ![]() ![]() ![]() ![]() ![]() ![]() ![]() ![]() 情報協助及撤退支援: ![]() |
![]() ![]() ![]() ![]() ![]() ![]() ![]() ![]() ![]() ![]() ![]() ![]() | ||||||||
兵力 | |||||||||
|
主要裝備[b]:
| ||||||||
傷亡與損失 | |||||||||
英軍統計[c]: 1,679人死亡 1,042人失蹤 10,818人被俘 |
日軍統計[d]: 692人死亡 1,662人受傷 | ||||||||
|
英國的遠東戰略部署及香港佈防策略沿革
日軍戰略部署(1936至1941年)
戰前雙方的軍事部署
日軍入侵過程
後續及紀念
相關條目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