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非預期懷孕(Unintended pregnancies)也稱為意外懷孕、非計劃懷孕或非期望懷孕,是在受孕時,女方沒有預期會懷孕(或是不希望懷孕),卻發生的懷孕[1][a],沒有預期要懷孕的原因可能是時機不宜或不在計劃內[2]。非預期懷孕也可能是因為強姦(強姦後懷孕)、近親性交或是其他強迫或非情願的性行為的結果。
沒有進行避孕(可能是選擇性的不避孕,或是刻意不避孕)的陰道性行為是造成非預期懷孕的主要原因。沒有用正確的方式避孕[2]或是避孕方式失效也可能造成非預期懷孕。可以使用的避孕方式包括避孕丸、避孕套、子宮環(IUD、IUC、IUS)、避孕植入物(implanon/nexplanon)、避孕貼、NuvaRing、宮頸帽、避孕隔膜、殺精劑或是結紮[3]。女性會依照其避孕效果、醫療建議、副作用、方便性、是否容易取得、家人或是朋友的經驗、宗教觀點等因素而選擇使用的避孕方式[4]。不同文化或是群體對於避孕有不同的觀點,有些會因著道德或是政治因素,限制或是不鼓勵提供避孕用品[5],或者認為不適合無限制的提供避孕用品(例如提供避孕套給未婚者)。
非預期懷孕可能是不適當時機下出現的懷孕,也可能是根本不希望發生的懷孕[6]。1999年全世界有38%的懷孕是非預期懷孕,共計有八千萬人[7][8]。非預期懷孕是墮胎的主要原因[6],因此1999年約造成四千二百萬的墮胎[7],也不是所有的非預期懷孕都是以墮胎結束。非預期懷孕曾認為和許多母親和小孩的健康問題有關係[6]。
預期懷孕(intended pregnancy)是指在受孕時有懷孕的意願[6]。臨床上判斷預期懷孕或非預期懷孕會以女性的意願為準。
對於是否要懷孕的想法可能會隨著懷孕過程而改變。例如一開始是預期懷孕的懷孕,可能會因為外在環境的變化而不希望繼續懷孕,反而希望中止妊娠,另一方面,一開始是非預期懷孕的懷孕,也可能後來男方及女方會希望將孩子生下來。
非預期懷孕有許多不同的原因。有可能是因為避孕失效(正確的使用避孕方式,但仍然懷孕)[7],現今已有許多效果很好的避孕方式,因此由於避孕失效而導致的非預期懷孕比例不高[11]。另一種可能是依錯誤的方式進行避孕[7],例如因為對於避孕方式不瞭解而誤用錯誤的避孕方式,或是使用的保險套在性交時破裂,其實無法達到避孕效果。或是在泌乳期無月經,就認為是安全期[12][b]
另一種原因是因為沒有進行避孕或是家庭計劃[7]。有可能是因為對性、生殖或是避孕方式的認識不足,因此沒有避孕,也有可能是因為避孕工具需要處方才能取得而未避孕,另一種可能是誤以為女方不會受孕,例如是在停經期,或是之前曾診斷為不孕。
沒有進行避孕的另一種原因是違背女方意願的性行為,或是違背女方意願,刻意不在性行為中避孕,其中包括強制性交、強姦,或是可能在家庭暴力中出現的強制避孕。和預期懷孕相比,非預期懷孕比較可能和虐待有關[13]。這也包括生育控制破壞,是刻意破壞伴侶生育控制的方式,以降低甚至消除其避孕的效果。
非預期懷孕也會有懷孕的風險及懷孕併發症。因為事先沒有預期要懷孕,非預期懷孕本身的影響會較一般懷孕要大。假如孕婦未婚,是仍在學中的青少年,則這也屬於青少年懷孕,可能會對其生理及心理層面造成影響。若懷孕是因為夫妻之間未避孕或是避孕失敗所造成,非預期懷孕仍可能會影響家庭中的經濟能力[14]。
懷孕的結果有幾種:孕婦生產、胎兒在子宮內死亡、孕婦因為流產或墮胎等原因中止妊娠等。後面兩種的影響主要是在孕婦本身,若是孕婦生產(非預期分娩),非預期分娩會影響母親、嬰兒及母嬰關係。根據美國2012的統計報告,在1982年以後出生的美國人,有超過1/3是因為非預期懷孕而出生[15][16]。
平均而言,非預期懷孕對母親會有負面影響,若嬰兒出生,對嬰兒也比較容易會有負面影響。非預期懷孕之前一般不會經過孕前諮詢及孕前護理,有時也會延遲開始產前檢查的時間[17]。非預期懷孕是墮胎主要的原因[6]。
非預期懷孕的預防方式包括全面的性教育、可以取得家庭計劃服務的資訊、性禁慾、及可以利用各種有效生育控制的方式進行避孕。大部份的非預期懷孕是因為在性行為時未進行避孕所造成,也有許多是因為沒有持續性避孕,或是避孕方式錯誤所導致,不過進行性行為比率的增加也是非預期懷孕的原因之一[18]。
長效可逆避孕裝置(像是子宮環或避孕貼布)錯誤使用的機率不高,因此使用這類避孕方式可以減少非預期懷孕的機率。現代有些避孕方式效果良好,失效率較低,而比較大的問題反而是無法取得這類的避孕方式
在美國,曾經非預期懷孕的女性之後再有未計劃懷孕的比例比較高[19]。因此不論是在產前、產後甚至是墮胎之後,進行家庭計劃及教授避孕都有助於減少未計劃懷孕的再次發生。
提供避孕方式及家庭計劃的成本不高,不過可以避免一些非預期懷孕的出現。許多有非預期懷孕風險的人其收入不高,即使如此,避孕方式對他們仍然相關具有成本效益[20],只是前期成本會是阻礙。補貼家庭計劃服可以增進人口的健康,而且節省了醫療[17]、教育及其他社會的成本,節省了政府及保險公司的支出。
在開發中國家有二億女性有非預期懷孕的風險,而且無法取得避孕方式,提供她們現代的避孕設備,每年約需要美金39億元[21],此項支出每年預計可以減少5200萬個非預期懷孕的個案,每年減少150萬孕產婦及嬰兒死亡的案例,並且減少64%的墮胎(每年2500萬起案例)[21]。因為減少了懷孕相關的疾病,可以減少了2700萬的質量調整壽命年,代價是健康的人每年要付美金144元[21]。
註:以下的數量及發生率都是針對有檢測到懷孕的個案。有些情形可能會在婦女知道懷孕前,胎兒就已經流產了。
全球2008年非預期懷孕的數據是,每一千名15至44歲的婦女中,有55名非預期懷孕,其中有26名後來墮胎[23]。相對的,每一千名15至44歲的婦女中,有79名婦女預期懷孕[23]。2008年統計2.08億位孕婦,最後有1.02億名是如預期分娩(在符合孕婦意願的情形下分娩)、4100萬名進行墮胎、3300萬名非預期分娩(在不符合孕婦意願的情形下分娩)、3100萬名流產[23]。
整體而言,已婚婦女進行避孕的比例由1990年的54%提昇到2003年的63%[23]。 全球非預期懷孕的比例在1995年時是每一千人有69人,後來比例已有下降[23],在已開發國家下降的最快[23]。
1999年全球非預期懷孕的比例佔懷孕人口的38%(約有8000萬人)[7][8]。在已開發國家約有49%的懷孕是非預期懷孕,在開發中國家則佔36%[8]。
根據2013年的研究,比利時懷孕的婦女中,有16%是未計劃的懷孕、55%是預期懷孕、29%對懷孕的反應是矛盾的[24]。
根據2004年俄羅斯的研究,受訪的孕婦中,有58%的孕婦是「想要生小孩,目前也是合適的時機」、有23% 是「想要生小孩,但目前其實不是合適時機」、19%的孕婦是「不想要生小孩」[26]。
美國非預期懷孕的比例比全球平均要高,也比其他工業化國家要高很多[27]。美國幾乎有一半(49%)的懷孕是非預期懷孕,每年非預期懷孕數量超過三百萬[11][20]。墮胎案例中有超過92%是因為非預期懷孕而墮胎[28],每年因為非預期懷孕的墮胎人數有80萬人[7]。2001年的非預期懷孕婦女,有44%最後將小孩生下來,另外有42%進行墮胎,剩下的則是自然流產[27]。
2008年由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所舉行的「第10次家庭與生育力」調查,在20至49歲已婚婦女中,有77.2%曾經非計畫懷孕,非計畫懷孕婦女中,有20%至40%是用人工流產的方式終止懷孕[29]。
早期在進行性行為時避免懷孕的方式包括體外排精(射精前將陰莖從女性陰道抽出)等方式,這些方式的避孕效果比完全不避孕要好一些,但很難正確使用,和現在的方式相比較,避孕的失敗率要高很多[9][30]。早期也曾使用過許多認為可以殺死精子、避孕或是造成流產的設備或是藥物。
在古代時,墮胎就已用來避免生下非預期懷孕的嬰兒[6]。在最早期的一些醫學文獻就有提到墮胎的方式[30]。
殺嬰或遺棄兒童也是古代處理不想要的嬰兒(或是家中無力養育嬰兒)的作法[30]。有些這類作法道德性及可行性的意見也隨著時代而改變。
在一些現代醫療不普及的地區,有時會用墮胎作為避免嬰兒出生的主要作法。例如1980年代在東歐及前蘇聯共和國內,一般理想的家庭人口數不多,但現代的避孕方式還不普及,因此許多夫婦用墮胎來控制生育,是當時合法、安全及可取得的作法[9]。在許多國家,在1990年代隨著現代避孕方式的普及,非預期懷孕及墮胎的比例都快速下降了[9]。
在十九世紀及二十世紀,因為嬰兒及兒童的死亡率下降,嬰兒順利養育到成年的機率提高,因此理想的懷孕次數也隨之下降。而且因為女性的教育程度及工作機會的提昇,家庭中子女的理想個數也隨之下降[9]。因為子女的理想數量減少,因為夫婦在生育年齡中需要花更多心力來避孕,避免非預期懷孕的出現[9]。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