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龍屬(屬名:Yunnanosaurus)是蜥腳形類恐龍的一屬,生存於侏儸紀早期到中期;雲南龍是最晚存活的基礎蜥腳形亞目恐龍之一。雲南龍目前已知兩個有效種,其中最大的一種身長可達7公尺,而高度可從2公尺到3公尺。

事实速览 科學分類, 模式種 ...
雲南龍屬
化石時期:侏羅紀前期, 201–168 Ma
Thumb
黃氏雲南龍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總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亞目: 蜥腳形亞目 Sauropodomorpha
演化支 悍龍類 Bagualosauria
演化支 板龍類 Plateosauria
演化支 大腳類 Massopoda
演化支 蜥腳型類 Sauropodiformes
屬: 雲南龍屬 Yunnanosaurus
Young, 1942
模式種
黃氏雲南龍
Yunnanosaurus huangi

Young, 1942
  • 黃氏雲南龍 Y. huangi
    Young, 1942
  • 楊氏雲南龍 Y. youngi
    Lu et al., 2007
关闭

發現

雲南龍的第一個標本發現於中國雲南省祿豐組下層,是由王存義楊鍾健所發現。目前已在當地發現超過20個骨骸,包括2個頭顱骨。

齒列

雲南龍的牙齒呈現出自行磨尖的現象,這在基礎蜥腳形亞目中相當獨特。雲南龍的頜部有超過60顆匙狀的尖銳牙齒。科學家們認為雲南龍的牙齒比其他原蜥腳類的牙齒先進,具有蜥腳下目的特徵[1]

然而,科學家們認為雲南龍在種系發生學上並沒有與蜥腳下目較為親近,因為牠們的身體構造明顯地屬於基礎蜥腳形亞目。雲南龍與蜥腳下目的齒列相似處,可能是個趨同演化的例子[1]

分類

模式種黃氏雲南龍Y. huangi),是由楊鍾健在1942年所命名,他建立了雲南龍科來包含雲南龍,但這科目前只有雲南龍一屬,有時還有金山龍[2]。在1951年,楊鍾健命名了第2個種巨碩雲南龍(Y. robustus[3],但這個種已被包含於模式種之內。這個分類上的混淆導因於最早的標本是未成年個體,而巨碩雲南龍的標本是完全成長的個體[1]

在2007年,呂君昌與他的同事敘述了另外一個種楊氏雲南龍Y. youngi),種名是紀念楊鍾健為名。除了骨骸上的差異,楊氏雲南龍身長13公尺,大於身長僅7公尺的黃氏雲南龍;在化石記錄中,楊氏雲南龍晚於黃氏雲南龍,約生存於中侏儸紀[4]

faviconfavicon
3 sources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