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日治台灣行政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緱廳(日語:阿緱庁〔阿緱廳〕/あこうちょう Akō chō */?)為台灣日治時期行政區劃之一,設立於1901年11月至1920年9月間。其設立當初稱為阿猴廳,於1905年3月改稱「阿緱廳」。阿猴廳位於臺灣南部,範圍東至潮州斷層,西至高屏溪鄰鳳山廳,北至荖濃溪接蕃薯藔廳,南隔四重溪接恆春廳,西南側臨臺灣海峽。阿緱廳於1909年10月合併蕃薯藔廳和恆春廳,並於1920年10月被劃為高雄州的一部分。
1901年11月,因辨務署負責地方政務,而縣及廳介於總督府與辦務署之間的行政區劃造成行政事務上的不靈活,「三縣四廳」被廢止,改為「二十廳」之行政區劃,「廳」下設「支廳」。阿猴廳因此成立,其下初設阿里港、內埔、萬丹、東港、潮州莊、枋藔等六支廳,後廢止內埔和萬丹支廳。
萬丹支廳的設立是為了管理閩粵械鬥事件,隨著民情日趨穩定,遂無設置萬丹支廳的必要性,萬丹支廳於是在1903年4月廢止,併入阿猴廳直轄[1]。1904年4月15日,阿猴廳將原有街庄整併,並設立30區[2];同月15日,潮州莊支廳改稱「潮州支廳」,鹽埔區亦同時改編入阿里港支廳[3]。1905年3月,阿猴廳改稱「阿緱廳」。另外,內埔支廳所管轄的六堆地區,亦因械鬥事件在日本領台後不常發生,且內埔支廳管轄的人口和土地面積相較其他支廳少,內埔支廳於是在1905年4月1日併入潮州支廳[4];同時,阿緱廳直轄的「鳳山厝莊、溝仔墘莊」改編入潮州支廳[5]。1907年10月12日,「四林莊」從萬巒區改隸潮州區,「五溝水莊」從佳佐區改隸萬巒區[6]。
1909年10月,台灣總督府將原有之二十廳,廢止合為十二廳,阿緱廳合併蕃薯藔廳及恆春廳,並將阿里關支廳改稱「甲仙埔支廳」[7];阿緱廳的範圍至此包括廳直轄以及阿里港、甲仙埔、六龜里、蕃薯藔、潮州、東港、枋藔、枋山、恆春、蚊蟀等10支廳,地區涵蓋港西中里、港西上里、港西下里、楠梓仙溪東里、羅漢外門里、羅漢內門里、嘉祥內里、崇德東里、港東上里、港東中里、港東下里、新園里、琉球嶼、善餘里、嘉禾里、宣化里、至厚里、德和里、仁壽里、興文里、咸昌里、永靖里、安定里、長樂里、治平里、泰慶里。1910年10月3日,龍肚區區長役場位置改至中壇莊[8]。1913年6月13日,蚊蟀支廳併入恆春支廳[9]。1919年10月8日,林仔邊區長役場從竹仔腳莊搬到林仔邊莊[10]。1920年3月21日,港西中里的「火燒莊」改為「長興莊」[11]。
大正9年(1920年)7月,時任台灣總督田健治郎為提高地方官的權限,廢西部十廳,實施「五州二廳」制度,阿緱廳與臺南廳南部(阿公店、楠梓坑、打狗、鳳山等原鳳山廳區域)、澎湖廳合併為高雄州,州治設於高雄街,阿緱街則更名為屏東街。高雄州設立後,屏東失去區域中心的地位,重心漸移至高雄。原阿緱廳範圍的在州制實施後,劃為旗山、屏東、潮州、東港、恆春等五郡。
1895年5月 | 1895年8月 | 1896年4月 | 1897年6月 | 1898年6月 | 1901年5月 | 1901年11月 | 1909年10月 | 1920年9月 |
---|---|---|---|---|---|---|---|---|
台南縣 | 台南民政支部 | 臺南縣 | 臺南縣 | 臺南縣 | 臺南縣 | 蕃薯藔廳 | 阿緱廳 | 高雄州 |
鳳山縣 | 阿猴廳 | |||||||
恆春廳 | 恆春廳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